今天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闭馆的前两天看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正是5月18🌞的博物馆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所以人特别多。
人多的博物馆必然会影响我们对待艺术的感受,看到象征着大国风范的权杖和面具,我仿佛有时候感受不到三千年前的文明。
但好在三星堆带给我过的震撼远不止这些,恰逢身边人问了个问题:你说古蜀人做了那么多面具,怎么这个文明就消失了几千年直到前几年才震惊世界的呢?
这突然让我想到去年去昆明看到的滇文化,当其他文化侵入,无人传承之时,文明也就没落于历史长河。
当代的文化自信,也正是靠本国人的熟悉和传承才能延续下去啊!
前段时间去韩国国立博物馆的时候,我想韩国历史有什么值得那么多外国人去看的,而国内那么多博物馆却没有几个外国人。
我在进入上海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的时候,面对繁琐的安检是有一些不舒适,想到在韩国什么都不需要安检,这自然让我想到:也许就是人挤人和这种安检把外国人挡在门口吧!
也许也是这些人心中本能对规则的不满让我们向往“外国的月亮”,转念一想,如果本国人都对这些文化不了解,甚至把汉服认成和服,那我们的文明岂不是要和古蜀文明或滇文化一样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蜀”,上面是眼睛,下面是龙,我们也可以发现三星堆最有名的面具是以眼睛为凸点和重点,不只是眼观四路,也可以是古蜀人用眼与天地交融、与神明交流的含义。
⚡️其他很有意思的点:
1. 青铜器制造技术之中,有先制模,再制范的说法,模就是模具,范就是铸造工艺中外面的一层,我们现在所说的“模范”,好像也是各种道德层面的标准,产出也就从“模范”当中来,这也是“格物致知”的魅力所在吧!
2. 我逐渐发现,博物馆中的文字,有时候结合英语看会更有感触,比如vessel可以是觥,觚等一系列中国的青铜器,且英文实际上更容易将含义展示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