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京、上海国际创新中心的一种思路

文摘   2024-11-16 17:28   北京  

各位学界朋友,各位同学,下午好!
感谢京沪论坛,感谢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两个很好的报告,使我受益,给我这次说话的机会。过去与人大国发院有过切磋,与首发院结缘还是第一次。
今天要向大家请教的,就一句话: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需要新思路。我的意思是说,要打破思维惯性,在大的历史和国际背景下来考虑什么是国际创新中心,怎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45年前,我们能够提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吗?不能,那时我们主要是引进技求,超越亚洲“四小龙”,解决温饱问题;20年前,我们能够提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吗?不能,那时我们主要是自主创新,减少对外技术依赖,向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迈进。
今天,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论文、专利产出总量全球第一,研发投入总量全球第二,面临的任务是建设国际性的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背景变了,思路就要变,不能刻舟求剑。过去的思路是什么?一是搞量,扩大规模,翻番式发展,用小平同志的话说,“发展是硬道理”。二是跟进,找到别人的研究前沿,然后学习、改进,准备质变的基础。用周总理的话说,就是一学、二用、三改、四创。这个思路是符合当时的发展阶段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需要新思路。新思路是什么?我从四个方面讨论。
第一,建设国际生态

建设国际创新中心,从现象上看,就是要有多少一流一才,多少一流成果、多少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多少头部企业和新兴产业。现象是一种结果。但结果是怎么来的?这要从原因上分析。结果摆在那里,不能改变;但原因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前摄的,可以努力的。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国际生态。我说的国际生态,是指世界一流的国际性的社会生态。这里强调的是世界一流,国内一流不算数;二是国际性,就是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都能兼容并包,社会具有极高的包容度、扁平度和诚信度,社会成本极小,社会弹性极大
北京、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首先就要发挥这一优势,建设国际性的社会生态。提高社会的包容度。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科学自信,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新兴的社会观念、个性化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存在,不同观点、不同思想都可以表达、沟通和质疑、讨论,各种奇思妙想能得到鼓励和支持。扩大社会的扁平度。破除一切位子、帽子、奖项、资历等等层级限制,为每一个创新者提供平等机会,保持创新环节畅通、创新路径最短。增加社会的诚信度。虚假课题、虚假实验、虚假技术路线、虚假成果比较罕见,诚实科研、诚实创新、诚实创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成为基本准则。
我这里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创新生态的重要性。由于包容度不够,电话的发明人曾被视为骗子,受到打压。电话是1876年发明的,但1875年美国的报纸是这样报道的:“昨天逮捕了一名男子,他被指控试图以虚假的理由获取银行贷款。他声称能够制造出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由两个不大的装置和一根长长的金属丝组成。在这种设备的帮助下,一个人能够与几里之遥的另一个人谈话。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骗子和毫无良心的奸商,我们必须向这种人表明,我们美国人是很聪明的,是不会被这种廉价的小诡计所欺骗的。即使这个荒谬的想法能够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它也找不到用武之地。看来只能用它在马戏团的舞台上来表演魔术了……”
第二,带动全国创新

建设国际创新中心不是北京、上海的地方战略,不是建设两个巨型区域创新中心,不是建设两个超强城市。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目的是发挥北京、上海在全国的头雁作用,带动整个国家向上跃升。因此建设国际创新中心不能憋在北京、上海的区县,而应该开展全国性布局。作为一个城市,北京在北京,上海在上海;作为国际创新中心,北京和上海在祖国各地,甚至在世界各地。
北京、上海是中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方,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就要充分释放这些资源,带动全国创新发展。北京、上海要与国家创新资源对接。开发、放大国家创新资源的效能,向全国转移扩散开创性思想、开创性成果和种子企业、种子产业,提高创新引领性。把北京、上海定位为创新策源地是适当的。与全国各大区域、经济带、都市圈、城市群和创新型城市对接。向外围辐射人才、技术、数据、资本等创新要素,提高区域创新关联度。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各地建了许多分中心,这个路子是对的。与全国各大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数字产业、绿色产业对接。建立全国本地化和全球本地化的创新链,总部和研发主要在北京、上海,生产创新主要在各地,带动我国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第三,依靠人才引领

在追赶阶段,主要是技术引领,即把人家已经掌握而我们尚未攻克的技术,作为引领创新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2322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基础研究存在题目从国外学术期刊上找、仪器设备从国外进口、取得成果后再花钱到国外期刊和平台上发表的‘两头在外’问题。”今天我们仍然有不少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需要追赶,如高端材料、精密仪器、装备制造等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但同时在局部优势领域也出现了科学和技术的无人区。在无人区,目标技术消失,技术引领失灵。就是在需要追赶的咽喉技术、国家安全技术等领域,目标技术虽然存在,但被屏蔽,引领信号消失。这就必须要靠人才引领,即靠人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创意引领未来方向。
北京、上海是中国人才密度最大、高层次人才最多的地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必须率先实现人才引领。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和STEM教育。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青少年,下决心改革逻辑与历史脱离、知识与体系脱离、数理与人文脱离的教材结构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科研、人才分离的教师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出台未来人才成长计划。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十年为周期培养一批中坚力量,在未来大国创新竞争中发挥他们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研究人员为核心的资助体系。实施科研定制项目、非共识项目、科研举荐项目、科研自荐项目等,资助一切开创性人才。建设高质量人才团队。坚决破除科层制的科研模式和科研小圈子的潜规则,采取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的团队模式。
第四,促进科学繁荣

科学繁荣是科技强国的根本特征,也是国际创新中心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的普及和研究能力的强大,对人类知识体系有较大贡献。科技强国有三大要素,即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目前我国创业能力比较强,但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特别是研究能力落后,鲜有研究者能够提出世界级的科学问题,也缺乏世界级的科技成果,影响到我国创新发展的后劲。如果没有科学繁荣的局面,话语永远是高斯定理、麦克斯韦方程、普朗克常数这样一些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重大发现,即使站在讲台的中央也是边缘的;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名字比较多地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联在一起,即使躲在角落里不吭声,也拥有世界中央的话语权。
北京、上海是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城市,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必须率先促进科学繁荣。大力发展公众科学。积极推动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坚持理性逻辑、观察实验和自由探索,把科学精神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上升为民族精神的优先选项。建设现代科学共同体探索先进的同行评议机制,特别是积极探索国际小同行评议、非共识评议、开创性研究评议等先进的评议机制,克服同行评议中的行政化、“圈子”化、平庸化和走过场等问题。实行基本需求与高阶需求相结合激励机制。在充分满足人才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把对杰出人才的激励重点放在使命感、价值观等高阶需求上,而不是名利感这样一些低阶需求上,广泛发挥他们参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建立新兴的科研组织方式。改革跟踪式的科研组织,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体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会聚研究,鼓励原始创新、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
我的话说完了,请予批评指教,谢谢。

这是大国创新战略研究组组长、历史唯物主义学部研究员郭铁成老师,2024年11月16日在首届京沪论坛上的演讲,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修改定稿。

活思想
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