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花生大量上市的黄金季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花生产业在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繁荣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2021年花生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其市场表现稳健,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不断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
花生期货对产业链及市场相关产业主体带来怎样的影响?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来到花生主产区——山东青岛,实地探访花生期货如何影响产业链上下游,揭示期货市场对农业产业的积极影响。
图①工人正在装卸花生 图②工人精细化筛选花生 图③机器人进行花生打包装载 图④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 田耿文/摄
青岛是山东花生主产区之一,当地花生产业繁荣发展。
“花生期货上市之后,我们是第一批参与交割服务的机构。”在位于青岛市洋河镇的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负责花生采购的经理贾建平向记者介绍,“随着花生行业受关注度不断加大,期货市场交易空前活跃,我们工厂也顺应行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工厂经常通过花生期现结合,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贾建平进一步表示:“过去由于缺乏远期价格指导,花生现货市场贸易模式较为初级,高买低卖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大家不仅关注现货市场的价格,还密切关注期货盘面的价格,通过综合的价格趋势,来指导大家的买卖交易。同时,在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在盘面上进行买货或卖货,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益海嘉里拥有“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等众多知名品牌,产品涵盖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食品饮料、餐饮产品、食品原辅料、饲料原料、油脂科技等诸多种类。与此同时,益海嘉里在国内建立了网点广泛、点面结合、渠道畅通的营销网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通过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避免花生价格波动影响企业发展。”在位于青岛平度市的胶平花生集团,企业副总经理田强介绍,有了花生期货的保驾护航,公司花生原料的采购量翻了一番,由原来的3万吨增长到现在的7万吨左右。目前,胶平花生集团的主要业务涵盖育种、食品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花生期货上市以来,产业企业对花生期货的热情持续高涨,并有序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在全国贸易和消费前10名的企业中,分别有8家和9家参与花生期货交易。产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有序参与,促进了期现货市场的有机融合,为引导产业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花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主产区农户的收入来源之一。然而,作为完全市场化的农产品,花生也面临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风险。作为花生产业的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期货”的顺利开展不仅有效保障农户收入,让农户有了种植的底气和信心,还提升了花生粮油供给能力,进而促进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在位于平度市的廉家村万亩花生育种基地,记者看到一大片堆积如山的带壳花生和正在装载花生往返穿梭的大型农用车。“这是今年新采收的花生,是用来做种子的。我们基地是花生良种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即育、繁、推一体化),集试验、示范、繁育、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专业生产基地。”基地负责人李洪远指着不远处成堆的花生介绍说。
“去年,基地有440多亩花生参加了‘保险+期货’项目,项目在原来保产量的基础上,还对收入进行保障。后因天气原因导致花生减产,最终我们获得了8.9万元的赔付款。”谈及基地参加花生“保险+期货”的情况,李洪远娓娓道来。
“今年,基地不仅增加了种植面积,还扩大了投保亩数,有700多亩花生参加了该项目。”李洪远说,“希望以后能全部参保。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更有信心做好良种繁育的事业了。”
据悉,该基地与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常年繁育经营的常规品种30多个、特色花生品种20多个,放种繁育优质花生种5万余亩,年经营花生新品种及常规品种、特色品种1万余吨,年营业额可达约1.2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青岛市加大对花生“保险+期货”的财政补贴力度,在去年每亩缴纳12元保费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农户负担,只需每亩缴纳11.2元即可,推动广大农户积极踊跃参加项目。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晓告诉记者:“近几年,花生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入和种植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参与花生期货交易、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能够保障农户收益、提振种植农户信心,为贸易商采购带来持续并且质量稳定的货源,确保花生产业链长期平稳有效运行。”
青岛不仅是花生主产区,还是贸易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国内外市场供需对接的关键角色。
“对于我们花生进口贸易商而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价格下跌风险、汇率风险、进口政策变化以及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等。有了花生期货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有效减少货物到港后价格下跌的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农益(青岛)商贸有限公司花生产品负责人李秀娥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企业,主要经营花生、芝麻、坚果等。
“我们通常在11月至2月进行花生采购,会参考远期的花生盘面价格,综合判断未来现货的价格走势。每年集中到货期是在3月至7月,而这个时候反而是市场需求单一的季节,有了期货工具之后,我们可以结合现货头寸在期货盘面进行套保。”李秀娥告诉记者。
谈及花生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为花生进出口贸易企业及产业带来了哪些变化,李秀娥表示,有了花生期货后,进出口贸易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国外的不少出口商也纷纷开始关注我国的花生期货价格走势,花生期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郑商所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花生期货成交1758.77万手,成交额7716.28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花生期货为花生产业带来了质量标准统一、贸易定价模式多元、市场信息交流加速等新变化,同时还促进了贸易的活跃,物流仓储业务的增加。另外,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运用,也增加了金融人才和融资等方面的需求,这也进一步助力花生产业稳健可持续发展。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田耿文
制作|张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