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中,许多人将目光投向古代哲人,希望能够经世致用并且安顿心灵。
深入阅读后不免发现,儒家关注伦理,法家关注功利,佛家关注解脱,而“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家,所谓的“道”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小北最近看了北大哲学系知名学者、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的新作《虚无与自然:道家哲学的精神》 才明白,原来理解道家思辨理论和实践智慧的关键在于——“无”。
北京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提到:PKU不是PK You,是PK Yourself,真正的强者是能战胜自我。
“无”不是单纯的“空”或“无所作为”,而是直面自己的欲望、冲动和执念。通过自我约束和内在超越,个体能更有力量地面对外界的纷扰。
“无”的内涵还不止于此,小北今天要分享的,正是书中对其精髓的一些解读。读懂了道家的“无”,你就读懂了其中自由的理想、宽容的气质和节制的品格,也就能活出更从容的人生。
/01/
无形无名
所以能够“无为无不为”
王博老师指出,在道家看来,诸子的思考大都局限在物或有的世界,没有意识到无的存在以及“有生于无”的真理。
“有生于有”不难理解,然而未免流于表象,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物质上关注形、精神上关注名,然而任何有形有名的事物,在呈现自身的同时,也把形名的有限性暴露无遗。
这是因为,有此形则与彼形异,有此名则与彼名异,形名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要突破这个局限,就必须看见背后的“无”,回到“无”是为了成全有。
万物之宗不再停留于有,而是追溯到无。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作为,正如王博老师在书中所指出的,《道德经》本是面向君主的统治术,为此它的预设读者毫无疑问是强者,而无能的谦虚只能是很滑稽的东西,“无为”是一种态度和视野,是为了“以无为用”。
儒家的德的观念表现为不断的形名建构,最终落实为礼乐制度,而老子则针锋相对认为这些是“下德”。儒家倡导仁义等的目的,在于闲邪、息淫、绝盗、止讼、治巧伪、敦薄俗、兴事用等,其用心不可谓不善,但其方向和路径却适得其反,导致求仁而不得仁,求功而不成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早在殷周之际,德之有无已经被视为人君能否受命的关键。德的内涵主要是政治道德,尤其与君主有关。道家论德,与儒家针锋相对。
老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揭示出“善复为妖”的实践后果。在老子看来,有为则难免“以方导物”,通过立形名、明赏罚、尚美善来确立治理的标准,以引导和规范万物,必将导致弃人、弃物的后果。
图/元《孔子见老子》
/02/
无己无彼
所以能够见微知著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是因为当局者的视野受到局限。事实上,不同的宇宙秩序观都会对当局者产生影响。
中国哲学诞生于三代礼乐崩坏的时期,正是亟需重建秩序的时代。然而,秩序不仅是维持万物关系的框架,还确立了万物的角色与地位,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由此做出的决策。
儒家的秩序设计,以仁义为核心价值,以亲亲和尊尊为根本原则,以礼乐为基本制度,最终形成一个涉及伦理、政治和宇宙的整体性解释框架。图/《四书章句集注》。
《秋水》中指出了三种观物方法:以道观之、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寻常人大多以物观之,即从某个具体事物出发,将物之美好看作内在的、属于自己的,这种视角容易陷入自贵而相贱的对立中;稍微有所反思的人以俗观之,超越了个别事物的范围,但仍被世俗的贵贱标准所限制,贵贱的判断依赖于外界的认同。
而以道观之也就是以无观之,则完全摆脱了物质和相对的视角,超越了个别或整体事物的界限,进入“无物无己”的境界,使彼是、贵贱等概念不再有意义。以无观之,贵贱大小的差别消解,万物平等。这种无分别的境界,是一种超越对立的方式,通过“无观”理解万物,达到道的层次,从而进入了无穷的自在之境。
道家认为万物虽在变化,但皆复归其根,本根是虚静而无形的道。庄子认为物的本质状态是“寄”与“化”,而非自我固定的存在。
变化让每一个事物都不停留于自身,而是随时转化为他者。事物的真实存在状态不过是“寄”与“化”,即《齐物论》所谓“物化”。图/明代陆治《幽居乐事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通过“归根”的观物方法,人在无形无名中重新理解万物,使一切区分被融化在道中,达到“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混沌之境。
若能以道观之,每一个小鸟都会成为大鹏,每一个河伯都会成为海若,看到一个无待的新世界。
/03/
无知无欲
所以能够不失本色
儒家是在善恶的框架之中思考人性,以塑造一个适应礼乐秩序的伦理生命。道家以自然价值为中心的政治秩序,要求的是无知无欲、自在自得的素朴生命。
孟子代表了儒家对“性善”论的推崇,认为心具备仁义礼智,通过自省可以知性知天。荀子则主张“性恶”,强调通过修习礼义来化性起伪,最终也是为了塑造适应礼乐秩序的伦理生命。在儒家看来,心的活动及其与性之间的互动是人性之根本。
大体说来,儒家是在善恶的框架之中思考人性,以塑造一个适应礼乐秩序的伦理生命。图/《孔子教学图》。
道家思想则以自然和朴素的生命状态为核心,提倡“无知无欲”的纯朴生存方式。道家认为,仁义等伦理规范并非人性的本质,相反,道家主张以自然的德性为基础,让生命顺其本性,不为外物所扰。
老子主张“虚心”以观照万物,而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和“坐忘”,通过涤除成心和追求“无己”来获得内心的安宁,使个体与道相通。但道家并不止步于此,心灵的虚静不限于个人的成圣,成圣之后乃是对于物的成就。
“无”的原则意味着,任何一个物都不具有塑造或改变其他事物的合理性,因此,也不具有超越的地位。由此出发而来的新的秩序精神不是要求事物符合某种先在的超越的秩序,而是要求秩序最大限度地贴近和顺应事物。在无的原则所产生的秩序中,事物是自我规定,也因此是自我命名的。
你怎么理解道家哲学的精神?
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佳作
虚无与自然:道家哲学的精神
王博 著
深入剖析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探索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End-
观点资料来源:《虚无与自然》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