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特色产业兴,县域经济活

民生   2024-11-23 15:01   广东  

打造县域产业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阶段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百千万工程”部署,突出做强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园区平台,持续抓好招商引资,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县域经济活力迸发。前三季度,全市县域(普宁、揭西、惠来)GDP1060.20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321.44亿元、增长2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4亿元、增长45.92%;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强化产业链招商,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2023年度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考核获评全省“优秀”等次。

01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放眼惠来沿海经济带,产业链条多点开花,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医药制造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国家电投惠来火电项目、广东纳塔碳纤维及差别化腈纶项目等一批项目顺利开工;广东粤电惠来电厂5、6号机组、广东能源揭阳大南海热电联产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巨正源(揭阳)新材料基地项目先行工程、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材料项目、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蓝水深远海装备等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年底前建成中交;揭阳亨通装备生产基地已完工……

惠来县聚焦绿色石化下游、海工装备上游“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一超多强”产业新格局,前三季度,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4.4亿元,增长37.5%,成为我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火热实践。

阶段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县域经济专班紧紧围绕市委对各地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推动各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仅惠来县“一枝独秀”,其他县(市、区)产业发展也各美其美、“春色满园”——

榕城区以古城活化示范牵引,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带,建好先行示范路,抓实新业态植入,截至9月底活力古城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揭东区全力优化国家级经开区、中德产业园、揭阳产业园功能布局,谋划建设进出口商品和跨境电商产业园。以竹笋、茶叶、油茶三个农业园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全区特色农产品,截至9月底,3条市级产业链累计建设项目57个、投入资金3.1亿元,吸引从业人员2.8万人;普宁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制造、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1~9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揭西县形成以电线电缆和生物制药两大产业为主,电子电器、食品加工、五金塑料等产业蓄势发展的工业体系。1~9月电线电缆制造业产值25.84亿元,塑料制品产业产值6.25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2.23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制定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投用)”三张排行榜并实行动态排名,有力推动各县(市、区)竞标争先、赛龙夺锦,促进产业项目抓得准、落得下、建得好。2023年全市新签约项目646个、合同投资总额1420.9亿元,分别是2022年的6.5倍、1.5倍;其中,来自珠三角的签约项目57个,投资总额268.4亿元。前三季度,全市签约项目383个,投资总额721.79亿元,其中来自珠三角的签约项目32个,投资总额110.83亿元。

02
产业平台提标提质
激活县域发展活力

打造高水平产业集聚平台,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布局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核心,惠来临港产业园、揭阳高新区为重点的“一核双区”主平台,组织园区和企业等与珠三角地区开展产业对接,强化产业链招商,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充分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力。前三季度,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96.94亿元,增长18.9%。

我市坚持“三贡献一高一强”,促进产业项目抓得准、落得下、建得好。

2023年以来,我市加强与东莞市对接,共同推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度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考核获评全省“优秀”等次。主平台2023年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额251.68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15个),其中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完成6个,揭阳高新区完成7个,惠来临港产业园完成4个。

今年来,我市再接再厉推动一系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主平台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7.12亿元,增长46.2%,约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8%;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85.77亿元。其中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完成3个,高新区完成10个,惠来临港产业园完成1个。

在推动莞揭对口帮扶协作过程中,我市积极推动莞揭合作区建设,目前园区管委会已经挂牌运作;3月份莞揭合作园平台公司正式组建成立;莞揭科智园项目已完成86.27亩土地竞拍,项目计划总投资4.55亿元;1月份我市首个“反向飞地”揭阳(东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在东莞设立。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莞揭指挥部和各工作队协助各县(市、区)新引进签约项目73个,总投资126.25亿元,落地项目31个,年产值4.76亿元。其中,2024年新引进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43.25亿元,落地项目9个,年产值3.02亿元。签约落户莞揭合作园首期地块项目7个,总投资10.39亿元。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在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并在承接转移中强化升级。榕城区与黄江镇计划购买万洋众创城厂房,共建县域产业转移合作园。揭东区于8月22日挂牌成立“莞城—揭东产业转移合作园”;引进中德国际跨境产业园落户,总投资8亿元、占地280亩,建成后将引入极兔国际供应链粤东运营总部、广东省小商品协会全球商品集采中心等一批项目进驻。普宁市与沙田镇成立莞普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并向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公司注入帮扶资金7000万元,竞得原环西药业112.6亩厂房。揭西县与大岭山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拟于近期揭牌,规划用地885亩;引进速腾房车项目落户,总投资5.12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5.78亿元,创造利税约6000万元。惠来县与麻涌镇拟在临港产业园内规划约630亩土地设立产业共建合作平台。近日,双方签署了“东莞市麻涌镇 揭阳市惠来县产业共建(产业转移)框架协议书”,并挂牌成立了“麻涌镇—惠来县特色产业基地(第一期)”;引进的诚泰20万吨/年改性沥青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将落户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总投资2.44亿元,助力石化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03
特色农业链式发展
开拓富民兴村新路

为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选准揭东竹笋、炒茶、油茶,揭西茶叶、生猪、蔬菜、苦笋,普宁青梅、稻蔬,惠来凤梨、家禽、鲍鱼等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的主导产业,创建了12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示范带动揭东蛋鸡,普宁蕉柑、青榄、油甘、蛋鸡,揭西南药、橄榄,惠来南药、荔枝9条县级农业产业链,实现了主要农业县主导产业和主要特色品种全覆盖。

直播带货,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阶段来,我市牢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接续推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市级产业链“功能型”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累计已开工(完工)产业链重点建设项目186个,投入资金21.7亿元,吸纳农民就业2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2万户,3年来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超7%。同时,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43家、家庭农场2966家。强化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已累计评审认定“揭农尚品”产品82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8个。新增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品牌示范基地7个。加快海洋牧场建设进度,重点引进广东省农垦集团组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联合体,投资9000万元建设“惠鲍1号”大型深水鲍鱼网箱养殖平台,目前已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完成图纸设计,完成工程核价,进入工程招标阶段。引进国家电投揭阳前詹风电公司投资1.28亿元,建设“风渔结合”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已于6月7日开工,目前已投入资金980多万元,养殖网箱主体钢板下料完成97%,上段制作完成55%,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由蓝水集团制造的广东最大养殖平台、养殖水体达6万立方米的“恒燚一号”已于4月3日交付使用。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揭东区突出制度建设,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在全省首创资产量化实行相对静态的管理模式。这个创新模式被省评为“广东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目前,该区已全面完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试点10方面39项具体改革任务,所有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目标。


来源:揭阳日报

文字:蔡泽青 林德波
摄影:郑楚藩
编辑:丹俐

揭阳日报
每天新闻抢先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