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大刀载身上,头顶一双大复眼。大家有猜到这是说的哪个动物吗?
没错,螳螂!那螳螂身上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吗?
吴成蹊小朋友拍着胸脯说,当然有!那今天我们就跟随吴成蹊小朋友的脚步去看看他家的螳螂吧!
欢迎小朋友投稿!投稿方式请点击右侧蓝字查看:分享你的科普生活,征集图文、视频、语音啦!
螳螂到我家
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 吴成蹊
朋友送了我一只螳螂!回到家后,我赶紧把它放到一个网箱里,开始认真观察它。它身长大概 8 厘米,全身棕色,肚子大大的,前足内侧有红、黑、白相间的斑纹。我初步推断它是一只成年棕静螳。当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花鸟鱼虫市场买蛐蛐儿给它吃。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螳螂吃东西:只见它瞄准猎物,收起捕捉足,做好准备,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了出去,将蛐蛐儿牢牢地夹在它的“镰刀”之下,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一只蛐蛐儿就被它吃得干干净净。它的胃口可真好!有一天晚上,我给螳螂喂完食后忘了盖盖子,结果它“越狱”了。还好它没有跑远,只是站在离网箱不远的书柜上。
没想到,过了几天,妈妈在她的大衣内侧发现了一团白白的东西,粘得很牢固。她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没有说话,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取了下来,然后才告诉妈妈那是螳螂的卵鞘,妈妈听后大惊失色。原来,螳螂的肚子大是因为它要生宝宝了,而它利用“出逃”的这一天,产下了一个卵鞘。虽然妈妈很生气,但是我和爸爸却很兴奋。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会有很多螳螂宝宝啦!
又过了一段时间,螳螂卵孵化了,小小的螳螂陆续从卵鞘里爬了出来。它们全身黑色,好像一只只小蚂蚁,体长大约只有 5 毫米。它们前足内侧有跟成年棕静螳相似的不规则斑纹,中足和后足有黑白相间的斑纹,没有翅膀,而且小螳螂的腹部总是向上弯着。
我们把小螳螂放到以前养大螳螂的网箱里,然后出发去买小螳螂的食物—人工养殖的残翅果蝇。小螳螂比大螳螂更活跃、更爱爬行,但是它们和残翅果蝇一样,都扒不住箱壁,经常“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有一次,一只倒挂着的小螳螂想去捉一只果蝇,但它没有用前足捕捉,而是用了后面的足,结果直接掉了下来,真是太滑稽了。螳螂用前足来捕捉食物,而中足和后足是用来固定身体的,只不过,小螳螂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项技能。希望它们快快长大,成为顶尖的“捕猎高手”!
后来,我来到《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螳螂饲养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螳螂的知识,比如,给小螳螂喂水时最好不要喷水,而是用一小块卫生纸蘸一点水,放到它的网箱里,所以爸爸之前的操作是错误的。课程结束后,我得到了一只刺花螳。我家现在有两种螳螂啦,我要认真观察它们,守护着它们慢慢长大。
一起研学营重磅来袭
秋光将逝,冬日渐近,这时候的大自然有哪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一起发现”研学营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活动,帮大家读懂此时的自然故事。到婆罗洲科考 , 认识未知的野生动物;探索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仰望秋日猛禽,记录植物的变化,探秘昆虫的过冬奥秘;走进《一起发现》编辑部的“昆虫室”,学习各种动物的生长知识,陪伴它们走过一生;前往北京海洋馆、轻武器博物馆,获取新知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认识微生物,在交控大厦与微生物、地下交通进行“零距离”观察学习……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扫码咨询详情
本文刊登于《一起发现》2024年第6期
责任编辑:高瑾
排版:TT
杂志投稿有稿费啦!
将阅读杂志、参加研学活动、观察昆虫的感想形成图文、视频、音频,向杂志社投稿,作品经采用后,将会署名发布在《少年科学画报》《一起发现》杂志与官方媒体平台,除向小作者寄送样刊、作品接收函和精美荣誉徽章外,还将获得专门为孩子们申请的稿费:杂志刊登30元/篇,公众号发布20元/篇!
点击下图,了解具体投稿方式
给孩子更真实的科普作者发稿体验,用满满的仪式感鼓励孩子不断发现、观察、记录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