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普京

学术   2022-03-24 19:59  

俄乌战争爆发后,普京的一举一动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战争将走向何方、普京的下一步行动又是什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答案或许在普京成为总统前的人生经历里。

他的前半生跌宕起伏。出生在贫寒家庭的普京,凭借出色的学识做过特工,也在人生艰难时刻开过出租车,又快速在政坛崛起……

故纸堆里,埋藏着这个男人所有的梦,而构成这个梦的关键词,是忠诚强硬、隐忍和孤独

来源:最人物(ID:iiirenwu)

普京走路一高一低,左手前后摆动,右手稍弯贴身体垂下。

外界对这种步态有颇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少年时患过小儿麻痹症;有人认为,他身上随身携带手枪……

荷兰神经学教授的答案是:普京的步态,与早年做特工时接受的训练有关。这种被叫作“枪手步态”的姿势,可以让特工们随时掏出手枪战斗。

普京走路步态

普京在克格勃这个苏联情报机构待了16年,在曾经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苏联本土都从事过情报工作。

他毕业于苏联顶级学府,拿到过柔道比赛市级冠军,喜欢滑雪、冰球等体育运动。毕业后经过严苛的选拔进入苏联情报机构工作,那里培养了他矫健的身手,果决的做事态度和坚强的品格。

在情报机构几乎完美的表现,让他的领导对他十分赏识。多年以后,回忆录中领导评价普京唯一的缺点是:“这个人,缺乏恐惧感。”


1999年5月12日11点33分,正在播放《动物世界》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突然中断节目。时任总统叶利钦的身影,出现在画面正中间。

他用凝重的语气,公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今天,我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解除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职务。”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担任了近10年俄罗斯总统。动荡时期,他在任期内换过7任总理,频繁重组政府机构,使得俄罗斯逐步走上正轨。

到了1999年,他已经身心俱疲。战争、飞涨的物价、人民对政府不信任、经济危机……俄罗斯再次陷在泥潭里。

接替普里马科夫的新任总理斯捷帕申就任不足83天,再次被叶利钦换掉。他给出的理由是软弱。

叶利钦认为,斯捷帕申未能在新世纪来临前,挽救战争和经济危机之下的俄罗斯。

叶利钦和夫人在长城


1999年8月,叶利钦作出了人生最后一次总理选择。他的目光聚焦到当时47岁、意气风发的普京身上。

在宣布普京成为新一任总理之后,针对叶利钦的讲话,时任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认为这是一件“过于荒谬的事”,时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更是认为,“叶利钦已经丧失了理智。”

人们对这一结果表示惊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普京的晋升实在太快了。

他的从政经历并不长。1990年,38岁的普京才进入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政府工作,4年后成为列宁格勒副市长。就任总理之前,他仅仅在1998年4月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但叶利钦对普京的评价非常高:普京具备的不仅仅是聪明睿智的头脑,还具备处变不惊的素质,以及端正的品行。

最重要的是,他强硬、果断的做事风格。

叶利钦(左)普京(右)


普京能够成为继任者,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爆发的车臣战争,让叶利钦头疼不已。

从1997年开始,俄罗斯联邦下的车臣共和国总统马斯哈多夫坚持车臣独立,并频繁发动战争挑衅俄罗斯。

1999年战争越演越烈,叶利钦无力支撑,但普京却表现出了自己强硬的一面。

在就任总理的会议上,他对车臣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俄罗斯领土完整是一个不容讨论的问题,而且也不可能需要和每一个侵害领土完整者讨价还价。”

他亲率部队,前往车臣展开进攻。第二次车臣战争正式打响。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表达了自己的目标。也是这段话,让第一次站上世界政治舞台的普京,成为别人不敢小看的存在。

他说:“我们将全面痛击恐怖分子,在机场抓住就把他们在机场击毙,请原谅我的说辞,在厕所抓住,就把他们淹死在马桶里。好了,这个问题到此为止。”


战争持续数月,俄罗斯军队在普京的带领下不断取得胜利。当年9月,普京亲赴被车臣进攻的达吉斯坦地区。

他和部队高官们一起聚餐。举起酒杯,他说:“非常希望按照俄罗斯的传统,一起举杯,为死去的同胞干杯,为伤员干杯,祝他们早日康复,也祝愿这里的人能获得好运。”

有官员站起身应和,被普京拦下。

“但眼下,还有很多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你们知道敌人在盘算什么。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不然那些牺牲都没有意义……胜利的酒一定会喝的,不过得再过几日,一定会的。”

说着,他放下酒杯,让大家随便吃点东西,“然后开始干活”。

在俄罗斯,放下酒杯,具有重要含义。一位在场官员在纪录片中解读:“这对俄罗斯男人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不再开玩笑了。


以铁血手腕解决第二次车臣战争,让名不见经传的普京迅速获得俄罗斯国民的支持。甚至在与车臣人民的见面中,一位老年妇女亲切抚摸他的脸说:“一定不要放弃我们,好孩子。”

强硬对待对手的普京,对待平民却显露出温柔的一面。

10月,激战正酣时,普京在内部会议上强调,行动一定要加倍小心,尽量避免给平民造成伤害。

“尤其是妇女、儿童、老人,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甚至参加过卫国战争,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打败法西斯的英雄们表示感谢……要像对待自己的人民一样对待他们。”


1999年12月,新世纪来临前,俄罗斯政坛再度发生巨变。这一次,叶利钦没有在电视上宣布解除总理职务,而是宣布了自己提前辞职的消息。

20世纪前的最后一天上午,他在克林姆林宫,将代表总统权力的核按钮箱,转交到了刚刚升任总理4个月的普京手上。

叶利钦说:“俄罗斯就交给你了。”说完他乘坐专车离去。

就在人们以为普京将就此庆祝一番时,普京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当天上午交接完,他就告诉下属,自己将到战区,为前线的将士打气。

更让人出乎预料的是,他乘坐的飞机遭遇敌人的炮击。当时普京以为那是当地官员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而鸣炮致敬。

在201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出品的《普京》纪录片中,他笑着回忆这场事故,并称自己随后转乘汽车到达前线。

等待接待的官员称:“没人相信,当时我都不相信他还会过来。”

但普京,就这么来到了随时有可能发生战火的地方。甚至第三次视察车臣时,他选择亲自驾驶“苏-27式”歼击机降落在车臣机场。

普京 驾驶飞机


世纪之交成为临时总统,并不代表着普京的地位稳固。彼时47岁的他,需要在2000年3月份的选举中胜出,才能真正掌权俄罗斯。

那是一场恶战。快速的晋升,让民众还未了解普京到底是谁。反对普京的俄罗斯共产党和亚博卢集团却渐渐取得声望。

普京为了竞选总统,召集自己的智囊团,了解公众喜好,组织竞选活动。竞选关键的2月份,普京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的大学导师、人生贵人索布恰克不幸因心脏病去世。

没有丝毫犹豫,普京决定暂时放下选举的工作,前往圣彼得堡参加导师的葬礼。这一消息让车臣恐怖分子极其兴奋。

他们散布消息,悬赏250万美金刺杀普京。圣彼得堡市政府、国家安全局、莫斯科警方都劝说普京放弃参加葬礼。

普京,却依然如期到场,并向导师致以最高的敬意。在现场,他流下了自己在公众面前极少的一次哭泣镜头。

在他心里,参加导师的葬礼,或许是比生死、竞选总统更重要的事。


普京与索布恰克的故事,要从普京的大学说起。

1970年,18岁的普京考入了当时与莫斯科大学并称为“民族财富”的列宁格勒大学,主修法律。

但普京并不是从小就成绩优异的人。他喜欢打架。

一直到小学5年级,不良少年普京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位导师,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理念。

那时普京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打架高手,因此整日钻研战法。在学校里很多老师认为“普京已经没救了。”

普京的德语老师、古列维奇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瓦洛佳(普京)很有实力,他聪明,富有冲劲,特别是记忆力很好,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作为。”

他开始更多关注这个“坏学生”,鼓励他开始为自己的人生着想,要用真正的实力,击败其他人,而不是靠拳头。

普京被这股力量感化,开始奋起直追,并为此放弃了成为专业柔道运动员的梦想。从10岁开始,他深深爱上柔道这项对抗激烈的运动。读大学时,他还拿过列宁格勒市大学冠军杯第一名。

成为总统后,普京仍时常练习柔道


成绩一路上升,1970年,18岁的普京考入列宁格勒大学。

大学三年级,成绩优异的普京遇到了索布恰克。彼时,对方是列宁格勒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普京找到他,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

专修法律的他,得到了来自索布恰克太多的指导,也借此钻研了大量经济学知识。在普京心中,如果没有索布恰克,自己很可能不会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

但在索布恰克的眼里,普京当时只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个,他评价普京:

“他在同学中的表现并不引人注意,更不愿意出风头。但是,普京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普京 索布恰克


大学毕业后,普京被选入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工作,索布恰克则留在学校继续任教。二人再相逢时,已是十几年后。

1990年,柏林墙被推倒,普京被调回国内,分配到列宁格勒大学工作,再次邂逅自己的导师索布恰克。

此时的索布恰克,因为与戈尔巴乔夫的特殊关系,成为列宁格勒市苏维埃政府主席。刚刚上任的他急于招揽得力助手,便注意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普京。

二人重逢,在索布恰克的办公室里,普京告诉导师自己曾经身为特工的特殊身份。这份工作很可能会对索布恰克造成政治影响,但思虑再三,他最终决定还是启用普京。

在列宁格勒,索布恰克和普京密切搭档,成为俄罗斯不容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1994年,工作小有成绩的普京被提拨为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1992年,列宁格勒改名为圣彼得堡),主管经济。

在普京的治下,圣彼得堡经济发展迅速,开始出现外汇市场,还出现了多家跨国银行及合资企业,经济活力上升至俄罗斯第一。


索布恰克经常出差,作为副市长的普京,成为了诸多工作的实际决策者,被称为圣彼得堡的“灰衣教主”。

很多政商界人士,甚至黑社会成员都知道,在圣彼得堡,有事要找普京。

好景不长,到了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长竞选中败北。厄运接踵而至,竞争对手开始对他进行疯狂报复,并希望将他送到监狱。

身边的很多朋友劝普京离开索布恰克,这是一个最保险的办法,普京拒绝了。他说出了那句颇为知名的话:“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

最终因为索布恰克的原因,普京在1996年失业。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从曾经呼风唤雨的“灰衣教主”,转变成了一个普通市民。

但忠诚的力量,让普京的事业很快焕发第二春。当年年底,他的好友、俄罗斯副总理鲍尔萨科夫看中普京的能力和忠诚,邀请他担任总统事务局副局长。

普京(左)


总统身边的人都担心普京的立场,但时任总统叶利钦本人却给出一个不可辩驳的理由:“他忠诚于索布恰克,也会忠诚于我。”

此后,普京出色的表现让他一路升迁,直至1999年,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20世纪末的俄罗斯总统。

忠诚,是普京晋升的关键。在1990年后的6年时间里,普京始终忠诚于他的导师索布恰克。在1992年的政治斗争中,他利用自己的特工经验,提前获悉竞争对手对索布恰克的刺杀,帮助导师化险为夷。

在1996年索布恰克竞选市长失败时,普京又成功利用自己的手段,将索布恰克送出国,躲避灾难,即便付出的代价是自己也离开圣彼得堡。

因此,当他进行到总统竞选的关键时期,毅然决然暂停工作参加导师葬礼,熟悉普京的人,对此不会感到意外。

而在2000年真正就任总统之后,庆典上,他打破惯例,邀请了两个并非官员也并非亲人的人参加——

一个是改变他人生的老师古列维奇,一个是教他柔道10年的柔道教练。

少年普京在练柔道



忠诚、强硬是普京坐稳俄罗斯总统职位的关键。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贯穿了普京的一生——隐忍。

也是因为这一性格,让他成为了今天的普京。

1952年,普京出生在苏联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皆是工人,生活并不富裕。

普京有一个慈祥的爷爷,爷爷厨艺精湛,曾被秘密邀请到莫斯科,为列宁一家做厨师。列宁去世后,他又成为斯大林的厨师,一直做到退休。

普京的爷爷一生有两个爱好,一个是钓鱼,另一个是读书。普京曾多次到养老院与爷爷同住,备受读书氛围的熏陶。

但这个家族的兴旺,并未持续太久。那是苏联很多家庭的写照,贫穷、凄苦。他的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落下终生残疾,一家人生活在大杂院里。

普京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在走廊里打老鼠。恶劣的生活环境里,老鼠到处乱窜,他和小伙伴每天举着棒子等待老鼠出现。

普京和父母


贫苦并未浇灭普京的志气。他喜欢读一本叫做《盾与剑》的杂志,对其中描述克格勃的故事,有强烈的兴趣。

大学期间,他的表现并不活跃。除体育活动之外,他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包括俄罗斯共青团的活动。

很多同学形容普京,是一头“离群索居的野兽”。当大部分年轻人沉浸在大学里欢乐的气氛时,他常常在图书馆待到很晚。

他的成绩十分优秀,几乎所有课程都是5分满分。他说:“我习惯用5分来说话。”

普京 左二


大学毕业后,普京毅然决然成为一名克格勃特工。

选拔标准异常严格。当时克格勃仅在俄罗斯几所知名高校招生,并要求25岁以下,体格健壮,同时要调查家庭档案。

即便被录取,也并不意味着安稳。在克格勃,入职后有着异常艰难的培训,长达半年到五年,只有通过测试,才能成为正式的克格勃特工。

培训课程除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外,还有包括物理、化学、政治、外文等多种文化课考试。通过考试者,再参加392个课程的军事课程、1824个课时的“特别科目”训练。

这些“特别科目”涵盖地形学、摄影、无线电、特种通讯等等。就连接头、盯梢、跟踪这些基本功都备受重视,需要经常训练。


吃过最苦的苦,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为了实现自己成为优秀特工的愿望,普京必须忍。

所有科目,普京在一年半内完成测试,被分配到当时核心机构“列宁格勒”工作站工作。在那里他的每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随后被送到了俄罗斯红旗学院,接受特工最高的教育。

也是那时,普京开始学习德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政党等多方面的知识。

1985年,普京被派往民主德国从事情报工作。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普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克服。为了工作,他还是需要忍。

忍耐来自敌人的不断骚扰,忍耐不舒服的生活环境,忍耐高压的工作状态。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让自己处于失控状态。

他的下属如此评价他:“他不是一个酗酒者,他不抽烟,不贪财,更不好色。他时刻都在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将秘密藏在心底。”


隐忍,是他在民主德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他需要和几个特定特工交换信息,并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普京在民主德国的工作变得毫无意义。他返回了苏联。

紧随而至的苏联解体背景下,克格勃庞大的机构遭到了肢解,名声也遭到了破坏。那是普京第一次经历人生的灰暗。这个曾经的优秀学生,出色特工,最后因为政治原因,成为了“失意者”。

1991年到1993年之间,克格勃将近30万人下岗,甚至有人从此依靠出卖国家情报谋生。普京要做的,还是忍。在日后接受采访时,他讲到当时的状况,称自己已经准备成为出租车司机了。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笼罩在迷茫的氛围里,很难预料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在想,如果我有幸不被关进监狱,我又该怎样养活我的妻女呢?于是,我就想到了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就使用我在民主德国做情报官员时买下的那个苏联产的伏尔加轿车。”

2021年,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的采访时,普京第一次承认了自己做过出租车司机的过往。他形容那段兼职的时间“令人不快”。

“我当时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不得不依靠开出租车维持生计。”

普京和孩子


1996年索布恰克竞选市长失败后,当时44岁的普京又一次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新建造的别墅,还发生了火灾。

那天一些朋友在普京家中聚餐,不料桑拿房突然起火,普京顺利护送朋友逃生之后猛然想起卧室的皮包,“当时那个皮包里是我们全部的积蓄了”。

没有多想,普京冲进房间却仍然没有拿回皮包。熊熊大火中,他利用床单爬下楼,死里逃生,但一切辉煌和荣耀焚烧殆尽。

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来到叶利钦身边工作,面对政敌的进攻,他几乎将自己藏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兢兢业业,并保持不发声的状态。

他还记得自己大学时参加过的一次柔道比赛,对手是当时俄罗斯的国内冠军。他被对手按倒在地上,胳膊几乎被掰断,但他始终不认输,直到裁判判决他输。

正如他的导师评价他那样:“他经常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性格。”


一切的隐忍,都是为了最后的放手一击。

柏林墙倒塌之后,发生大规模暴乱,民众对当地安全机构办公大楼进行了封锁和围攻。危机时刻,普京脱下军大衣,换上西装,站在门口,一个人喝退了喧闹的人群。

“我恳请大家不要试图闯入这个地方。我的部下们已经准备好了武器,并且我们已经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授权,对那些闯入者随时可以开枪。”

1999年,在面对车臣恐怖分子的不断进攻,他一反此前总理妥协的态度,派兵10万,出击车臣。

一系列手段,或许来自普京少年时代的一次打架经历。

他记得在邻居家的院子里,他第一次被别人打。后来他分析原因,认为面对强敌是自己怂了。

他还给自己总结了4个经验:

第一、是自己的不对,造成了打架。
第二、会因为自己认为对方身材矮小就挑衅,不该这样做,应该尊重每一个人。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我是有理还是没理,如果还击的话都是一个强者。
第四、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被人欺负,立刻应当还击,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机会。


世纪之交,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的那一天,他的妻子柳德米拉并未高兴,而是整整哭了一整天。

那时她意识到,这个和自己相爱的男人,再也不仅仅属于自己。而她与普京的私人空间也几乎完全没有了。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她反问:“如果我的丈夫真的成为了总统,那此后四年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柳德米拉一直是克林姆林宫的“谜团”,她三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夫人,但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普京和妻子柳德米拉,相识于1980年。普京是克格勃优秀的特工,妻子是一名空姐,在朋友的宴会上,二人相识。

她还记得自己对普京的第一印象:“他十分瘦小,而且不爱讲话。如果走在大街上,我绝对不会注意到他。”

普京和柳德米拉


相识后的三天时间里,他们在列宁格勒看了三场音乐会,一向谨慎的普京,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柳德米拉。

3个月后,为了和普京更好相处,柳德米拉放弃工作,前往列宁格勒大学读书。那或许是普京一生中少有的甜蜜时光。

和普京相处一年后,柳德米拉才得知普京的特务身份。她并未表现出反感,相反她形容普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

“我身边坐着的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都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论那时还是后来,我心里都很清楚,我可以和他共同创造生活,不用考虑任何后果。我想,对于任何女人来讲,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当选总统2年后,一首叫《嫁人就嫁给普京这样的人》的歌曲,在俄罗斯爆红,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俄罗斯女人对普京的喜欢。

我的男人劣迹斑斑
打架,酗酒,沉迷毒海
他使我厌烦,我将他赶走
然后我想找一个普京这样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孔武有力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喝酒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会欺负我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会离我而去的男人
我昨天在新闻上看到他
他说现在世界处于十字路口
然后我想找一个普京这样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孔武有力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喝酒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会欺负我的男人
像普京一样不会离我而去的男人

上下滑动查看《嫁人就嫁给普京这样的人》歌词


1983年,在一艘游艇上,相恋三年的普京和柳德米拉结了婚。求婚时,他坦言自己是一个不那么幽默的人,也不爱说话,但柳德米拉的回答是:我需要你。


婚后的生活,普京夫妇起初过得十分甜蜜,他们先后在苏联和民主德国生活。他们在民主德国租住的公寓,就在普京的办公室旁边,柳德米拉常看到办公室里的普京,站在窗前向家的方向张望。

“我知道他是在想家,想念我和女儿。”

每到周末,普京会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到郊外郊游。

他们的关系很好,会经常互相开对方的玩笑。妻子形容他是“吸血鬼”,而他则调侃:“谁能够容忍柳德米拉三个星期谁就是英雄。”

随着普京的职位逐渐升高,柳德米拉和他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柳德米拉喜欢平静的生活,普京的一生却注定不平静。


1994年,已经升任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普京,经常忙碌到深夜。偶尔按时下班,还在家中接待不同的客人。

在莫斯科担任要职之后,柳德米拉最深刻的一个感知是,他们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

即便她在诸多重要场合陪伴普京,甚至在普京第二次视察车臣时,冒着战争的危险陪伴普京到达前线,但他们的婚姻还是走到了终点。


2013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之后,妻子选择主动与普京离婚。那天他们相约一起去看了最后一场芭蕾舞表演,随后在电视台宣布结束他们30年的婚姻。

很多人都猜测普京婚变背后的隐情,柳德米拉主动站出来解释,表示二人是“文明离婚”,并对普京表达了祝福。

普京并不希望结束与柳德米拉的亲人关系,但现实的无奈,让他没有办法选择。

他明白自己此后的人生,都只能献给国家,献给每一个普通的俄罗斯民众。他不再仅仅属于柳德米拉了……

带着诸多不舍和惦念,他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从此,在复杂、惊险的环境下,普京只剩孤身一人。

普京混剪《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时间回到2000年3月,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他接受了一次电视采访。

那时略显生涩的普京,在电视镜头前讲述着自己成为总统后的生活。他每天都在办公桌上用餐,桌面上摆放着诸多文件。

他介绍,自己会随时整理文件,“会焚烧掉一些文件”。

记者问他总统办公椅是否舒适,他回答很舒适,不会挤。他还介绍了总统座椅靠背的角度适合自己。

桌面上的摆设品,大多是叶利钦留下的东西,唯一属于普京新添置的,是一台电脑。他不太会使用,“还要跟孩子们学习。”

全场的采访,普京都显得不适应。按照记者的要求,他生硬地摆出各种造型。


唯一让普京富有激情的一段对话,是记者问他,在总统办公室里看到了什么?

普京收起了笑脸,长舒一口气严肃地说到:

“我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我们的国家需要重造,从这间办公室里应该能看到。”

而他的另一句,则深深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

他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站在今天回头看,他做到了。

部分参考资料:  

1.《普京传》王国章著
2.凤凰卫视纪录片《红色沙皇》
3.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纪录片《普京》

图片来源:纪录片截图、网络
关于作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人物(ID:iiirenwu)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转载请联系最人物(ID:iiirenwu)授权。



聚集有益有趣的课程

搜罗带劲带感的活动

报名幸福成功的人生

合作请加微信xiaoshu3555

咨询电话:0571-87096010

长按关注报名吧

修身齐家平天下



↙更多精彩请点“阅读原文”  

奖我一朵小花花鼓励一下↘

报名吧
活动服务工具,活动礼品批发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