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长宁居然有这么多的野生鸟类……

旅行   2024-12-26 11:25   上海  


 目前,长宁正在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其中,记录到了丰富的鸟类品种。2024年的线上“生境课堂”聚焦现身长宁的特色鸟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野生鸟类,共同遇见长宁生态的小美好。








 首期线上“生境课堂”的主角是捕鱼高手——夜鹭,它是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水鸟之一。夜鹭是上海的留鸟,每年的春夏季节是夜鹭的繁殖期。平时伫立水边的夜鹭会依靠足够的耐心等待鱼游到自己脚边,再将缩在颈部羽毛中的脖子“弹射”出去,配合又长又锋利的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将鱼叼进嘴里。



 随着长宁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这为珍稀鸟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让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得以“进城”。今年4月,红脚田鸡首次在长宁外环林带被观测记录,这一发现引起了鸟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到了6月,它更是在外环林带有了首次繁殖记录。


 红脚田鸡头顶、后颈和背部等区域为橄榄褐色,脸颊、颈侧和胸腹部为灰蓝色,脚为红色,这也是其名字中“红脚”的由来。红脚田鸡生性隐秘,对栖息环境相对要求较高,既要环境品质好,也要有能够躲藏的芦苇等植被,还要有充足的食物。它们常在水边或者泥地上来回踱步找寻食物,主要取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喜欢吃植物嫩芽和种子。它们的到来也证明了长宁的良好生态品质。



 周末,当我们在长宁的公园池塘、路旁河道附近漫步时,一种全身黑色、额甲红色的鸟儿常常出现在眼前,它们经常被叫做“野鸭子”。成年黑水鸡的身体整体黑色,额甲红色,喙的端部黄色。它们主要以水草、鱼虾和软体动物为食,翅膀较为宽圆,不擅长长距离飞行,一遇到危险,就会快速回到水里或者躲在茂密的植被中。


 每年的4月到7月是黑水鸡的繁殖期,它的雏鸟就好似一个活脱脱的“煤球精灵”。刚出生的小黑水鸡长着黑色的绒毛,头顶却毛发稀疏,透出红色皮肤颜色。作为一种早成鸟,小黑水鸡从卵中出来后不久,就可以跟着亲鸟四处活动,但它们此时还非常脆弱,绒毛也不具备防水功能,因此无法长时间在水中游泳,水面上的荷叶等植物是它们歇脚的好地方。




 清晨,叫醒你的可能不只是闹钟,还有可能是上海鸟类的“四大金刚”——白头鹎、乌鸫、麻雀和珠颈斑鸠。其中,白头鹎的鸣声嘹亮动听,是晨间树梢的“妙音娘子”。白头鹎位居上海最常见鸟类榜榜首,极其适应都市生活节奏,能够利用各种城市资源。作为一种杂食性鸟类,白头鹎并不挑食,各种植物果实、花朵、种子和昆虫、蚯蚓等都在它的食谱上;同时,白头鹎在城市生活中,擅长与人类和谐相处,常常会把家安在了我们周围,无论是居民社区还是学校、公园,甚至是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上,都能够找到白头鹎的鸟巢。



 随着城市生态持续向好,不少种类的猛禽也在上海上空出现,但这些猛禽绝大多数属于候鸟或是旅鸟,其中,凤头鹰是为数不多一年四季都在上海生活繁衍的猛禽,2023年,就曾有市民在中山公园发现了凤头鹰一家。作为掠食性鸟类,凤头鹰以捕食其它小型动物为食,在野外,它们的食谱包括珠颈斑鸠、乌鸫等鸟类,赤腹松鼠、褐家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蛙类、壁虎等两栖爬行动物,甚至一些较大的昆虫也可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


 凤头鹰一般会选择在高大的树木上筑巢,选定巢址后,雌雄凤头鹰会外出寻找树枝等巢材,共筑爱巢。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孵蛋,凤头鹰就迎来了它们的孩子。初生的雏鸟全身覆盖有灰白色绒羽,随着个体成长会逐渐换上和亲鸟相似的褐色羽衣。雏鸟破壳后,由双亲共同照顾,大约40天就可以离巢,跟随父母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如果大家想多多观察这些“林间精灵”,可以在长宁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和苏州河沿岸去寻觅。这里,倡导大家文明观察野生鸟类,观鸟时不要高声叫喊,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干扰鸟类的正常活动,不随意投喂鸟类,不随意捕捉鸟类,大家在观鸟和拍鸟时也要注意安全。


来源:上海长宁


编辑:张玉洁

上海环境
传递环境信息,共享绿色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