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搞懂《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收藏!

百科   2025-01-31 08:02   陕西  


建议阅读前先关注,再收藏。



蒙田说,个世界上存在两种无知:

第一种是,从未学过;而第二种,却是读错了太多书。

大多数成年人,年龄虽然在成长,但并不代表着同时拥有了足够的理解能力和更高层次的阅读技巧。即使关于阅读的教育在进步,但都停留在阅读技巧的改进方面。而对于阅读的层次,却鲜有人关注。

如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引入了阅读的层次的概念,并提出了「以增进理解力而阅读」的倡议。

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01 第一层: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了解语句在说什么。

基础阅读也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的语言教育阶段。就好比外语阅读,当缺乏对单词、语法、结构的阅读基础,你将失去英语阅读最基本的理解和读写能力。而大多数人的阅读水平都停留在这个层次。


02 第二层:检视阅读

即使是许多优秀的阅读者,都会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常常会打开一本书,便从第一页开始读起,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在他们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了阅读分析一本书的时间,这就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因此,检视阅读是亟待阅读者需要掌握的方法。

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要抓出一本书的重点。(10~60分钟)

检视阅读的方法可分为略读和粗读。

略读和粗读是进入分析阅读的预备动作。了解书的主题、架构、论点,并带着问题在分析阅读阶段有目的性地寻求答案。

1)略读:目的是确认书值不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

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书的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2)粗读:是你为分析阅读做准备。

当我们在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先粗读一遍,是你为分析阅读做准备。

阅读不同书要有不同速度,根据读物的类型而动态调整,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

主动阅读的方法,核心思路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个方法,在检视阅读阶段尤为重要。


03 第三层: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分析阅读分共为三个阶段,包括15个规则。由于「分析阅读」是本书最重要的地方,我将以白板的方式来展示:

第一个阶段:掌握一本书的大纲


第二个阶段:诠释作者的意图


第三阶段:如何评论一本书


04 第四层: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从多本书中提取主题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差异,了解问题的多个方面,世界的复杂多源,观点的独特与关联。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第二阶段:主题阅读

1) 通过检视阅读,找到相关章节。

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和“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区别: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是指,由你建立共识,建立一组词汇,采用不同作者的词汇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主旨,列出问题

列出问题后,让书中的答案来回答这些问题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将不同的答案进行界定并安排议题用于阐述问题

遇到主题争议的时候,要厘清争议,将相关议题讨论整理出来

5) 分析这些讨论

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并且,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结尾

人的理解能力就像肌肉一样。本书旨在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主动阅读的方法,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而阅读,从而促进思考。

作者提供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从简单的例如,如何掌握一本书的大纲,到了解作者的意图。再到如何评论一本书,最终我们需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进理解力,最终实现帮助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利用模板来写读书笔记?

欢迎关注我,我会在后续章节分享。


往期阅读:

别再做无效摘抄,因为高手都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




水土保持之点滴
转发和编辑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的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