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出海】黄渊普:外企"出海"中国46年简史 | 论道网
2024-10-17 20:01
广西
站在2024年回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历程已长达46年。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堪称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而如今,中国企业出海海外市场,已经不再有当年外资企业出海中国时那种巨大市场机遇。与此同时,当年外资企业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中国企业出海时也一个都不会少。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尼、沙特、乌兹别克斯坦和巴西)开始效仿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对中国企业而言,回顾外资出海中国的经验,对分析海外市场的潜在机会和挑战很有参考。
作者:黄渊善
来源:EqualOcean
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
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探索期
如果在1978年问欧美企业是否愿意进入中国市场,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在过去几十年几乎与西方隔绝,尽管中美关系在缓和,但依然未建交。加之经济水平低、商业前景模糊,外企难以想象在这里能有什么商机。
然而,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市场的机会已经初露端倪。同年7月,中国出台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允许广东、福建两省开展来料加工试点。香港信孚手袋公司总经理张子弥看到了这个文件。由于香港生产成本过高,他的企业正处于困境。7月底,他前往东莞考察,与太平服装厂达成合作。一个半月后,双方成立了太平手袋厂,并获得中国首个“三来一补”企业的牌照,编号“粤字001”。太平手袋厂成为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当时,中国人均GDP不到400元人民币,在外资眼里还不是有吸引力的消费市场,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最大优势。信孚公司除了出资购买设备,还提供原材料、技术指导和管理,负责产品外销。而太平手袋厂的利润来源则是加工费,并将20%返还给信孚公司以偿还设备成本。张子弥在中国投资冒了很大风险,但由于解决了就业和创汇问题,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到1981年,他的投资全部收回。1988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已超过2500家,珠三角地区更是突破了10000家,从业人口达100万。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打破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网络的最大障碍。同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25%、合资企业的董事长需要由中方担任。尽管看似苛刻,但泰籍华商、正大集团的掌门人谢国民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联合美国大陆谷物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在深圳设立了中国首个中外合资企业“正大康地”饲料厂,获得了中国“0001号”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
1982年,谢国民在珠海、汕头又分别获得了“001号”外商营业执照。正大集团瞄准的是中国农牧市场,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养猪业发展迅速,催生了大量饲料需求。而与此同时,另一位著名的养猪企业家刘永好也凭借这一机遇创建了新希望集团,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
外资企业出海中国要想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深刻理解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张子弥、谢国民的案例也表明,一个国家是否有出海机会,其海外“侨商”往往是最早的风向标。倘若连他们都难以立足,其他外国企业就更难成功。
1979年和1980年,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两次到访中国,使松下电器成为最早出海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之一。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外来者”,松下幸之助的信心主要源于他与中国的密切关系。1978年10月,中国访日时曾专门会见松下,热情邀请他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后,松下在华访问期间,松下的家电广告也出现在了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橱窗中。
凭借高调的市场进入策略,松下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消费者最知名的家电品牌。随后的十多年间,松下在中国45个城市开展了约150个技术合作项目。其中,1987年成立的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国公司控股的制造企业。尽管今天松下在中国市场的光环有所减退,但中国依然为其贡献了近三成的营收。
在松下及很多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故事里面,能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连贯策略是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
与松下进入中国的顺利相比,大众汽车的进入则充满波折。1978年11月,中国决定引进一条轿车生产线,希望借此改造上海汽车厂,提升出口创汇能力。大众汽车愿意进入中国,一部分原因是当时面临日系汽车的激烈竞争,希望在日本附近开辟一个新战场。起初,中德双方都未预料到中国市场未来的消费潜力。当合作面临投资困境时,双方达成了缩小生产规模的共识,将原定的年产15万辆目标削减至年产2万辆。
1984年10月,中德双方正式签署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各出资1.6亿美元,各占50%股份。生产线设在上海西北角的安亭镇,合作生产的车型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桑塔纳”。桑塔纳不仅成功实现了出口,还成为了很多先富起来的中国家庭的首选轿车。相比于2003年才进入中国设厂的丰田,大众汽车凭借其早期的合资布局获得了先发优势。桑塔纳的成功不仅推动了零部件国产化,大众的合资模式也成为后续外资汽车品牌出海中国的标准模式,直至2018年特斯拉才在上海打破了外资合资的传统,成为第一家外资独资汽车企业。
先发优势让大众汽车出海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肯德基也靠同样的策略获得了新生。
肯德基属于餐饮业,餐饮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兼具大众消费和文化属性。与其他行业类似,肯德基进入中国同样采用了合资模式,由美国肯德基、北京市牧工商总公司和北京市旅游公司共同出资。1986年,肯德基在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举办的首批员工招聘吸引了几千人前来,竞争不到100个岗位。当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时,据说有3万人到场,有人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点餐时喊出“给我两只肯德基”。当时北京工薪阶层月收入约为100元,肯德基七八元一份的套餐仍然卖得异常火爆。
开业次日,《人民日报》以“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在京开业”为题进行了报道。2013年上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也再现了当年前门店人头攒动的盛况。作为当时率先进入中国的西式快餐品牌,肯德基迅速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的“美式快餐”符号。很多中国人在日后赴美留学或旅行时,发现美国其实到处都是麦当劳,而肯德基只是美国本土市场的二线品牌。1990年10月,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门店在深圳开业,尽管也获得了成功,但始终未能撼动肯德基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1978年至1991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期,也是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探索期。外商直接投资从1979年的8万美元增至1991年的43.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3.4万家。除了1979年出台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6年和1988年,中国先后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形成了“外资三法”,为外资企业出海中国铺平了道路。这个阶段,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规模加工企业为主。
第二阶段(1992-2000):
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加速
1992年初,经历了80年代后,中国再次迎来了对外开放的关键转折点。同年10月,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大幅调整,将90年代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目标从原定的6%提高至8%-9%。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明朗化,民营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下海”创业成为风尚。而外资企业的目光也再次聚焦中国,各类投资项目迅速涌入。
为了吸引更多外资,各地推出了税收优惠政策,成为推动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重要动力。
如果说1978年香港信孚进入中国是迫于无奈,那么1992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是基于市场机会的主动出击。当年,李嘉诚便在深圳投资了60亿元开发盐田港,成为1992年中国最大外资项目之一。两年后,他又在北京投资20亿美元建设东方广场。随着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遍地开花,他的“超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同年,1992年成为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也亲自督导微软的中国业务。当年,微软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次年成立微软北京测试中心,1995年盖茨亲自携妻子到中国度蜜月,推动成立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开启了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之旅。此后,比尔·盖茨多次访华,并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一特殊称号。
1993年到1994年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高峰期。
1993年,阿斯利康、美赞臣、上好佳、花王、玛氏等知名企业纷纷进入中国。1994年,西门子、凯德集团、罗氏、宝马等品牌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高盛、IDG等金融机构也开始在中国市场寻求投资机会。1994年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在全国影院上映,开启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黄金时代。
1995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600美元,消费潜力开始显现。家乐福于当年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大型卖场——创益家店。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这种“大卖场”模式是全新的,宽敞的空间、丰富的商品和自选的购物体验迅速受到青睐。十年后,家乐福在中国零售业排名中位列第五,一度成为外资零售品牌的领头羊。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家乐福未能抓住新的市场机会,2019年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了苏宁易购。而同期进入中国的沃尔玛则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实现销售额1202亿元,稳居中国连锁零售业首位。
1996年底,意大利人盖保罗来到中国,担任L’ORÉAL中国区总裁。他将公司法文名称“L’ORÉAL”翻译成“欧莱雅”,这个名字很快成为中国女性耳熟能详的品牌。1997年,欧莱雅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并在苏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到2002年,欧莱雅在中国的年销售额接近9亿元,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成功实现了本土化运营。盖保罗以其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欧莱雅出海中国取得成功的核心人物。2013年,盖保罗不幸去世,上海的追思会原计划有500人参加,实际去了2000多人,包括员工、供应商和经销商。
大家很怀念他那样出海到中国、真正懂中国市场的"老外"。
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开设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门店。当时,中国人对咖啡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雀巢速溶咖啡上。星巴克第一家店选址在北京国贸一期,比邻奢侈品品牌聚集的中国大饭店,定位为“西式生活方式”。与1986年肯德基首次进驻中国时的盛况相似,星巴克开业当天也吸引了大量关注,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到场剪彩。最初星巴克对中国市场信心不足,第一家店采取了授权方式;第二年进入上海时选择合资开店、星巴克仅持有5%的股份。但结果超过了霍华德舒尔茨的预计,星巴克逐渐成为了中国白领和年轻人群体中的生活方式和时尚标志。后来,星巴克通过高价收购合资股份,实现了中国市场的直营化运作。
1992年至2000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从110.1亿美元增长至407.1亿美元,年均增幅高达17.8%。
到2000年时,外资企业数量已超过35万家,较1991年翻了十倍。外资投资的区域由东南沿海逐步扩展至更广泛的地区,各类跨国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外资的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产业政策,并允许部分行业采用外商独资的方式投资。
第三阶段(2001年-2012年):
出海中国如潮水般涌入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
这标志着中国由逐步、局部的开放模式,向全方位、深度开放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前一年10月,中国首次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并将其列入四大新战略之一(其余为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和人才战略)。但当时中国企业尚且实力不济,“走出去”战略的实际推行才刚起步,而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却已如潮水般涌入。
2002年11月,德国《经济周刊》指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因其生产成本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低。
该年中国吸引外资达500亿美元,占整个亚洲外资总量的80%,超过美国的440亿美元。对比15年前,外资在中国的年投资额仅为20亿美元。这一年,苹果在北京东方广场开设了中国第一家旗舰店。外资大量涌入,得益于中国加入WTO后商品出口关税大幅下降,配合廉价劳动力优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生产制造的“世界工厂”。以往徘徊不前的企业也抓住了机会:2003年,日本丰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一汽丰田,并在2004年推出Corolla,当时取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花冠",这款后来改名为"卡罗拉"的车在十年里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畅销车型。
2004年,中国彻底向外资零售业开放,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进入扩张高峰期。
沃尔玛的门店数量从2004年的27家增至2010年的219家,家乐福则从47家增长到182家。其它零售业态或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如优衣库、无印良品、百思买都纷纷进入中国,eBay、亚马逊这种电商平台也来分一杯羹。
优衣库在2001年8月采取和中国公司合作的方式设立分公司,2002年9月在上海市内同时开出两家店。到2003年11月上旬,优衣库在中国境内开出了8家店。优衣库采取“开一家,巩固一家,盈利一家”的经营方针,速度不算快。到2010年时,进入中国市场八年的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仅为54家,平均每年开店不到7家。2010年之后优衣库才加速扩张,每年在中国新开门店数量都达到了70家到100家。
另外一家日本公司无印良品更晚进入中国,直到2005年7月才在上海开出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而选择开这家店的目的是为了宣示“我们才是真正的无印良品”;这背后的故事是香港JBI公司在1994年到1995年间,为服装和鞋帽等第25类商标的商品注册了“MUJI”和“无印良品”这两个商标,JBI“无印良品”的店铺在中国越开越多。无印良品2007年赢得了商标战后,2008年才重新出海中国。以慢著称的无印良品,到2011年时在中国一共开了38家门店。
优衣库和无印良品在这一阶段的策略很对,先慢后快、后续发展得很不错。
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并非都是成功的故事,2011年2月,在上海徐家汇的百思买店门口贴出了一则公告:"我们已在2011年2月22日停止所有百思买品牌零售店铺的经营,我们的客户服务热线将继续开放,为您解答问题及提供客服协助。” 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器零售连锁巨头2006年以收购五星电器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5年的折腾,承认失败、后续退出了中国市场。早在1988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的宝洁在2010年前后也在中国遇到了发展瓶颈,2016年宝洁CEO大卫·泰勒(David Taylor)在分析原因时提到:“宝洁一直把中国当成一个发展中市场,而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消费者最挑剔的市场,宝洁公司对消费者需求转向较高端产品的转变毫无准备。”
这一阶段,美国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出海到了中国。
2002年,美国C2C电商巨头eBay先是以3000万美元购买了中国电商网站易趣33%的股份进入中国,第二年6月又以1.5亿美元购买了剩下的股份。2003年7月,淘宝网腾空出世。eBay易趣当时占据中国C2C网购90%的份额,eBay的全球总裁惠特曼毫不掩饰自己对淘宝网的不屑,她曾预言淘宝网最多只能支撑18个月就会倒闭。马云喊出"淘宝网免费三年"口号,通过一系列本土化的灵活方式应对竞争
。三年后的2006年12月,竞争不过的eBay宣布撤出中国。
和eBay出海到中国的方式类似,美国另外一家电商巨头亚马逊在2004年收购了卓越网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6月卓越网更名为卓越亚马逊,2011年10月卓越亚马逊弃用“卓越”字样,正式更名为“亚马逊中国”。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技术驱动、强管控的风格著称,亚马逊在其它国家的站点基本上都是当地最大的电商网站。但亚马逊中国在全球电商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明显水土不服,离炮火最近的亚马逊中国团队没有什么权限、重要决策都由万里之外的西雅图总部作出。2012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旗下的淘宝和天猫总交易额当年度突破1万亿元;同一月,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黯然离职。
此后亚马逊放弃了中国直营电商业务,把精力放在了"全球开店"上,这个新业务后来成为了中国品牌出海的首选。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一阶段逐渐崛起。2009年,中国出口额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市场中心。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廉价劳动力和强劲的消费力使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趋之若鹜。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的消费市场对外资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1年至201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从468.8亿美元增长至1117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外资企业在中国不仅数量大幅增加,其结构和布局也日趋多元化,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和更多的地区。尽管外资涌入的势头迅猛,但外资企业逐渐发现,中国市场已经不再一个低门槛的地方。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意识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开始着力推动由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模式向“人才红利”转变。
这一阶段,不仅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更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打下了基础。
第四阶段(2013年-2024年):
出海中国进入"深水区"
2013年是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9月,中国在上海设立了首个自贸试验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年,中国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重塑古老的丝绸之路和海上商贸路线,进一步增强中国与全球各国的经济合作,中国企业出海也因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越来越倾向于欢迎世界冠军级的公司出海中国。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2013年9月,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11月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了第一家体验店;其CEO埃隆·马斯克最初或许只是将中国看作一个潜在的汽车销售市场,但很快,他意识到中国的巨大潜力可能远超他的预期。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在北京恒通商务园为中国首批15位车主举办了交付仪式。马斯克亲自到场,将价值百万人民币的Model S钥匙交到车主手中。令人瞩目的是,这些车主都是中国新兴科技行业的风云人物,包括后来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内。这次交付仪式,开启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故事篇章。
真正将特斯拉与中国深度绑定的契机发生在2018年。
当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在上海建立一座超级工厂,
这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
这次合作,当时被不少人解读为特斯拉和上海政府双方都需要的一场豪赌。尽管上海作为全球制造业和金融的中心之一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市场资源,但对于一直以来习惯将中国视为低成本代工基地的跨国企业来说,完全独资的模式仍然显得前景未卜。
2020年1月7日,马斯克来到刚刚建成的上海超级工厂现场,向首批10位中国车主交付了中国产的Model 3。他在台上兴奋地脱掉外套,忘情地跳起了舞。马斯克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幕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他个人品牌在中国的代表性时刻。中国产的Model 3挽救了特斯拉的业绩,助力特斯拉的股价一飞冲天,马斯克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而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高效生产,也成为其他跨国企业重新评估中国市场战略的重要参考案例。
中国,这个一度被看作是廉价劳动力的制造基地,正蜕变为一个全球创新的核心枢纽。
星巴克则在中国市场开创了另一种叙事方式。2017年12月,星巴克在上海开设了全球最大的门店——“上海臻选烘焙工坊”。这家门店的面积达到2787平方米,比西雅图的臻选烘焙工坊大了整整两倍。它不仅仅是一家咖啡店,更是一座综合性的文化地标,融合了咖啡制作、烘焙工艺和互动体验,被星巴克内部称为“最具野心的项目”。星巴克在中国首创的很多产品和运营模式,如移动支付、社交空间设计,后来被推广到美国和全球其他市场。
换句话说,中国不再是简单的“复制市场”,而是星巴克品牌创新的策源地。
制药行业的阿斯利康也有着类似的故事。早在1993年,阿斯利康就进入了中国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英国制药巨头不仅逐渐本土化,更将中国打造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2023年,阿斯利康约13%的全球收入来自中国市场,达58.76亿美元,成为其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为了进一步抓住中国的机遇,2024年,阿斯利康宣布将在上海设立其全球第五个战略中心,也是其在欧美之外的首个战略枢纽。
与此同时,阿斯利康还推出了“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旨在通过中国的创新药物,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象征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医药创新和制药研发的核心枢纽之一。
与此同时,金融行业的开放也在悄然进行。2022年5月,全球私募巨头KKR成为首个获得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外资PE公司,随后黑石集团也紧随其后,获得了同样的资格。获得牌照后,两家PE巨头可以向中国境内合格投资者募集人民币资金,并将其投资于海外市场。对于黑石来说,它不仅在中国投资了多个地产和消费项目,其创始人苏世民还于2013年向清华大学捐赠1亿美元,设立了苏世民书院,对中国未来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有更高期待。
这些背后,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从“逐利”到“深耕”的战略转变。
一些外资企业继续在创造出海中国的"第一":如2015年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以外商独资身份成功申请到工商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2024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允许外商独资医院在北上广深等9个地区扩大试点。2019年1月,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宣布公司成为首家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全国性牌照的国际电信公司。
然而,中美之间日益激化的贸易战和科技战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前景蒙上了阴影。2018年之后,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从关税到科技禁运,美国对中国的制裁越来越密集。这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得许多在中国的跨国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中国的长期战略。与此同时,2020年突如其来的口罩,更是让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各大跨国公司发现,不出海中国便有可能出局,但同时又不想过于依赖中国。
与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市场的纠结形成对比,中国本土企业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出海全球化进程。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企业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并在各自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属于外资企业出海中国的机会依然在,但中国企业出海在2024年已经成为了一股更大的潮流。
总结
回顾外资企业出海中国46年的历史,
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企业出海时所借鉴:
一是深刻理解政策环境,善用机遇;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对政策环境的深刻理解,并把握关键的市场机遇。中国的经济开放往往伴随着政策变革的契机,像1978年“三来一补”政策促成了香港信孚的进入,1984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让正大集团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合资企业,而2001年加入WTO则引发了全球外资涌入。
二是灵活选择进入模式:合资、独资与合作;
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市场时,早期合资模式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因为中方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宝贵的本地资源和市场网络,如肯德基通过合资模式成功在中国建立了广泛的门店网络。而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特斯拉争取到了独资模式进入中国。因此,合资或独资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在市场渗透、资源整合和管理权控制上的战略优先级。
三是深度本土化:产品、品牌与管理的全方位本地化;
本土化是外资企业出海中国市场取得长期成功的核心策略,例如,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护肤产品,并通过建立本土团队实现了企业文化的中国化;肯德基通过加入中式早餐和区域特色菜品,成功地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四是与政府及本土伙伴建立良好关系;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与当地政府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像特斯拉在上海设厂时,得到了当地政府从审批到政策上的全力支持,阿斯利康则通过与地方科研机构和医疗体系的合作,逐渐将中国发展为其全球战略的核心枢纽。因此,与本地政府及合作伙伴建立互信关系,能够帮助外资企业更加顺利地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并获得持续的政策支持。
五是长期投入与灵活应变,保持耐心与调整战略;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依赖于长期耐心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中国市场环境复杂且变化迅速,成功的外资企业通常能够在保持长期投入的同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如星巴克不断更新迭代,通过上海烘焙工坊的创新重新定义了品牌形象。相比之下,未能及时调整策略、缺乏耐心的百思买和eBay则黯然退出。
END
=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QyOTgyMw==&mid=2247823313&idx=1&sn=7efa7434d905de5098bd74ef66c1a146
论道网
论道网,定位为新华商会员制众创平台。以“成就更好一代新华商”为使命,致力于商业文化与创业投资的相融相生,传承新华商精神。基于线上线下模式,全球范围内,为新一代的中国创业家、投资人,提供社交、众创和会员服务。
最新文章
【企业】500亿快递巨头,被资本“抛弃” | 论道网
【案例】如何搞定“学历高收入低”的中产?看看这家企业怎么做。 | 论道网
【企业】全球便利店之王还值得学习吗? | 论道网
【悦读】《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经济盛衰轮回的秘密 | 论道网
【企业】智飞生物:“疫苗之王”走下神坛 | 论道网
【出海】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将如何冲击出海中企? | 论道网
【案例】年入1060亿,一家与麦当劳做对手的便利店,好多老板没看懂 | 论道网
【悦读】哪些商业书籍,塑造了今天的 lululemon ?|论道网
【观点】我们汇总了胖东来现场的181条标语,其就像一场思想盛宴 | 论道网
【悦读】千古奇书《盐铁论》10句话,读懂少走10年弯路 | 论道网
【案例】全球文具龙头的衰亡启示:盲目扩张是危机之源 | 论道网
【企业】一年关闭上百家,昔日中国咖啡“老二”怎么了? | 论道网
【观点】2025 年 IP 营销趋势:从「打通后链路」到「扫除生意障碍」 | 论道网
【热点】张一鸣首次成为中国首富丨论道网
【案例】这家依靠并购堆积的医药巨头,败于贪婪 | 论道网
【悦读】稻盛和夫: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 论道网
【失败学】退网闭店,又一顶流沦为“时代的眼泪” | 论道网
【出海】北美跨境电商:迷雾之中,逆势生长 | 论道网
【案例】反传统方法,帮 lululemon 获得了超额利润
【企业】步步高,被申请破产了 | 论道网
【管理】读懂“人单合一2.0”,一定要先理解这两个关键词 | 论道网
【出海】黄渊普:外企"出海"中国46年简史 | 论道网
【观点】《黑神话·悟空》之父冯骥的60条思考: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 论道网
【观察】比奶茶店还多十几万家,中国药店有多疯狂? | 论道网
【失败学】倒闭潮!一年关门12888家:曾夜夜爆满的“荷尔蒙乐园”,为何走向末路? | 论道网
【悦读】《了凡四训》:改命最好的方式,凡事向内求 | 论道网
【研报】银发经济驶入“快车道”(附下载)| 论道网
【观点】市场人的 KPI 大迁徙:从“占有率”到“话语权” | 论道网
【案例】赛百味,败走中国启示录|论道网
【案例】600亿商业帝国的权力之战,创始人和投资人互攻十年|论道网
【悦读】未来10年,学什么不会失业?|论道网
【失败学】网红杯鼻祖宣布破产了 | 论道网
【出海】出海野心家故事:东南亚直播掘金,产业带商家的底气 | 论道网
【观察】吴晓波:创业者的囧境 | 论道网
【企业】这家隐形眼镜领域的百年企业,如何一步步走向沉沦? | 论道网
【回顾】“中国茶闪耀世界,六堡茶闪亮中国”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中国茶文化走向国际化新征程 | 论道网
【悦读】尤瓦尔·赫拉利的这 65 条思考,再次刷新我们的认知 | 论道网
【观点】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 论道网
【企业】蒸发超300亿,被打工人封神的“桃李面包”,为何失宠? | 论道网
【案例】低调孙耀志:一个小城的商业传奇 | 论道网
【悦读】人生下半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年觉醒》 | 论道网
【企业】大规模闭店,明星股东退股,书亦烧仙草“仙”不起来了? | 论道网
【出海】第一批出海的00后年入百万了 | 论道网
【观点】阿里25岁生日马云发声!我们整理了他的100条思考洞见 | 论道网
【案例】于东来推崇的伊藤洋华堂,为何折戟中国? | 论道网
【观点】全国门店严重过剩,餐饮业的劫难才刚刚开始 | 论道网
【悦读】《明朝那些事儿》:性子软的人,一定要狠狠读历史 | 论道网
【企业】2100亿灰飞烟灭!体育巨头李宁,业绩失速 | 论道网
【失败学】秦汉胡同爆雷,还是拐进了扩张的“死胡同” | 论道网
【观点】2024消费机会洞察:宏观看没钱赚,微观看都是机会。| 论道网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