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医托的常用伎俩!手把手教你如何识别医托

文摘   2024-11-06 19:29   山东  


贵州一位患者因为听力问题被骗至诊所,购买了3960元的药物,成本仅42元,半小时后,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也被“医托”带进了同一家诊所,花了2980元买了成本仅140元的药和一包药粉;郑先生带母亲前往上海浦东新区一家三甲医院看胃病,挂号后等待看诊过程中,被一位“病友”拉到附近一家中医诊所就诊,共花费8000余元……

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了自己正常就医时遇到“医托”,最终被骗取高额费用的经历。这些“医托”常在正规医疗场所附近活动,以病友、老乡等身份,与患者或其家属搭话,通过“自己的病情类似”等话术,推介医疗服务或诱骗患者到一些小诊所看病。往往患者花了钱,医疗效果却难以保证。





医托究竟是什么?

有哪些表现形式?

危害有哪些?

到底该如何防范?



什么是医托?

医托是指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家属推介医疗服务或骗患者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从而牟取利益的人。

医托有哪些表现形式?

01
第一招:现身“说法”
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自己或者亲属在某某医院、某某专家处治疗效果好,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02
第二招:移花接木
谎称“某位专家出国了”“专家休息”“专家号挂满了”、“专家在别的地方坐诊”等等谎言欺骗就诊患者。
03
第三招:真情“关怀”
对患者特别是外地和农村患者热情招呼,询问病情,端茶倒水,体贴入微。
04
第四招:低价促销

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诱骗患者到某机构就诊。

注意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医托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尤其是在整形美容领域、疑难病领域(如妇科产科疾病、风湿病、糖尿病、男科疾病、关节病等),许多医院或非医疗机构的网络咨询人员,注册很多昵称或者网名,在各个论坛发帖子,编故事,讲述自己在某某医院做手术,效果很满意等,或是故意向其他网友询问某某医院的治疗效果如何,然后注册大量“马甲”利用发帖机进行顶帖保持帖子的置顶。

医托的危害

从大量的案例看,医托推荐的机构和行医人员往往不具备相应的医疗资质,或虽取得行医资质,但不具备相应的医疗技术,且常常使用假冒伪劣的药品、器械,治疗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轻则损失财产、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而一旦患者健康受到伤害,行医者往往逃之夭夭,患者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医托所造成的危害,不止于钱财,还有健康,甚至生命,与其他诈骗相比,医托诈骗的社会危害性更大。

如何防范医托

不要轻信他人,也绝不向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不要听信外人就医信息,警惕别人与你套近乎。如果有人向你推荐其他医院或某位特定医生,你就应当引起警惕,如果是在医疗场所更应该果断拒绝。

提前了解就诊医院的基本信息和就诊流程,通过医院官网的专家介绍和出诊时间选择就诊的医生,大多数医院已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在线预约挂号,充分的准备能帮助你及时识别骗局,避免受骗。

当你觉得有问题需要找人咨询时,不要随便去问陌生人,大部分医院都设有导医,可以咨询导医或医疗机构窗口人员。

如果你已经被骗到相关的机构,可以找理由、找机会尽快离开。如果感觉明显受骗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建议保留证据,并迅速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对医托依法进行查处。针对雇佣医托的机构,如果发现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也没有《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诊疗行为不规范,可以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济南高新民生
活力高新 · 品质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