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不久前,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24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World Cities 2024),广州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提升,稳居世界一线城市。
今年9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代表了广州积极建设一流全球城市、参与国际顶流竞合的决心。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落实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和要求,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奔赴2035美好愿景的必由之路。
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广州,也是一座充满时代活力的超大城市。面对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命题,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保护传承历史记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走出一条超大城市“绣花式治理”之路。
漫步广州,一边是充满历史韵味的竹筒屋、骑楼街、麻石巷,一边是悠闲生活的居民和前来打卡的游客。正是近年来通过“绣花”功夫的更新改造,众多的历史文化街区与老建筑令人流连忘返,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
“绣花”的妙喻,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生动诠释。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广州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度、温度,铺展城市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
广州以“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助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今年国庆假期,走进广州永庆坊,满洲窗、镬耳墙、麻石路映入眼帘,老西关气息扑面而来。新式茶饮、网红书店、新潮服装品牌、艺术展等多种潮牌的引入,让永庆坊成为“网红”地标打卡地,挤满了潮男靓女。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内,短短几年时间,永庆坊从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老街区,蝶变成网红打卡地,从一期由星星之火点亮的商业街,到二期集文化体验、餐饮酒店、美术展览等于一体的文商旅活力区,昔日沉寂的老街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摄影 袁钜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历史街区如何焕新,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永庆坊一期改造得很漂亮,也很热闹,但周边这些几十年的老房子,消防和卫生设施问题堪忧。”这是荔湾区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朱清英在走访恩宁路街坊时收集到的意见。历时一年多的调研、走访,深入了解永庆坊的历史和现状,充分结合群众意见,朱清英和11名市、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高起点推进永庆坊片区二期改造等工程努力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片区的建议》。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及精细化管理”等意见,荔湾区住房建设园林局充分借鉴永庆坊一期改造的经验,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在二期改造中更好地兼顾了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传承及城市品质的提升。
永庆坊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名城保护、老城复兴,离不开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总结提升了广州在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及近年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较为成熟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水平和质量。
串珠成链,永庆坊的示范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广州制定实施《广州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行动计划》《广州市促进试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利用的实施意见》,并积极申报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通过“三抓”(抓政策创新、抓项目实施、抓示范带动)行动,试行6个方面、21条激励措施,推进5个历史文化街区试点、5个历史建筑试点项目、35个保护传承利用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落地,串联14片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岭南文化风情“西关环”,打造更多“小而美”项目,传承广州的“老底蕴”,用好广州的“老资源”,讲好广州的“老故事”。
粤剧博物馆
广州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在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绣花”,首先要完善政策“工具箱”。作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先行试点城市,广州以建立机制为根本点,在省内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1”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这是全省首个微改造“线路图”;“N”指的是联动工作机制、共同缔造参考指引、引入日常管养参考指引、既有建筑活化利用实施办法、整合利用存量公有房屋相关意见、引入社会资本试行办法等N个配套政策。
如果把老旧小区比作一件衣服,穿着多年难免有磕碰磨损,那么微改造工程就需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补齐民生短板。实际上,“绣花”这一比喻,体现的是对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要求。为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广州市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为精细化的城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规定明确,“绣花式治理”是指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安全、环境等领域和环节,落实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和要求,精准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品质综合提升。
如今,广州正探索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的新模式,实现“旧衣焕新”,提升片区价值,吸引社会资本进驻,为社区提供管养服务,长效“保鲜”。去年,广州创新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引导科学合理利用和调配老旧小区及周边富余存量公有房屋,充分整合利用公共低效闲置用地、机动车泊位、公共广告位等存量资源,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挖掘文、商、旅、创等街区价值,综合治理,全面提质,推动改造可持续。
截至2024年10月,全市累计完成103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累计改造老旧建筑6409.14万平方米,“三线”整治3041.47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226.6千米,完善消防设施10.09万个,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1235个,惠及86.91万户家庭,278.11万居民。
永庆坊、西关恩宁路一带街景。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总结提升了广州在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及近年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较为成熟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水平和质量。
广州制定实施《广州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行动计划》《广州市促进试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利用的实施意见》,并积极申报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
通过“三抓”行动,试行6个方面、21条激励措施,推进5个历史文化街区试点、5个历史建筑试点项目、35个保护传承利用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落地,串联14片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岭南文化风情“西关环”,打造更多“小而美”项目,传承广州的“老底蕴”,用好广州的“老资源”,讲好广州的“老故事”。
作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先行试点城市,广州以建立机制为根本点,在省内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1”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这是全省首个微改造“线路图”;“N”指的是联动工作机制、共同缔造参考指引、引入日常管养参考指引、既有建筑活化利用实施办法、整合利用存量公有房屋相关意见、引入社会资本试行办法等N个配套政策。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广州市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为精细化的城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规定明确,“绣花式治理”是指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安全、环境等领域和环节,落实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和要求,精准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品质综合提升。
截至2024年10月,全市累计完成103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累计改造老旧建筑6409.14万平方米,“三线”整治3041.47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226.6千米,完善消防设施10.09万个,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1235个,惠及86.91万户家庭,278.11万居民。
【文字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图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波、陈忧子、苏俊杰,广州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骆福珍】
【审核 江河水 唐源辕 段丁】
🎦 关注广州荔湾发布视频号,掌握最新动态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