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法进群扫描下方小助手二维码添加进群听讲座
经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好几个小时专注地工作、学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方法能够培养这样的「专注力」呢?
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能够取得成功的人,靠的都是超乎常人的专注力。他们能够全神贯注投入在手头的事情,每天七八个小时心无旁骛地工作、学习,不分心、不走神、不懈怠……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种看法,其实并不正确。
实际上,要求一个人每天好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投入在工作和学习上,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 这只是一种长期以来对于「专注」的误解罢了。
今天的文章,我会跟你详细地分析这种误解的原理和成因,以及跟你分享:什么才是有用的专注,如何培养这种有效的「专注」。
开宗明义:为什么说这种「连续好几个小时投入在工作和学习上」,是一种对专注的误解呢?
原因主要有三点:
1)它非常难以实现;
2)哪怕实现了,它的效果也非常有限;
3)最后,它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对健康造成伤害。
先说第一点。
我在之前许多文章里讲过:大脑有两种主要的运行模式,分别是 DMN(默认模式网络)和 CEN(中央执行网络)。这两种哪一种是常态呢?其实是前者。毕竟它的名字就叫「默认模式」。
研究发现,在我们一天中醒着的时间里,大约有50%左右的时间在「胡思乱想」(也就是激活 DMN)。其他时间里,我们则不断地把注意力在不同的任务间切换,不断地激活 CEN。
所以,持续好几个小时聚焦在同一项任务上,就相当于让大脑保持连续几个小时的 CEN 稳定活跃,这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我们专注在一项任务上时,「走神」也是常态,「完全不走神」才是异常。
神经科学家 Michael Halassa 的研究发现: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面时,神经网络的活动是什么样的呢?它们抑制了其他的输入信号,使得我们的意识可以从大量的信息中,区分噪音和主体。
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被大脑所抑制的噪音,有可能是重要的,藏着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信息。
因此,大脑给自己加了这么一个双保险:时刻「扫视」一遍这些「噪音」,确保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信息。
神经科学家 Fiebelkorn 发现:这种「扫视」大约是每秒 4 次。
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并不是持续不变投注在一个事物上,而是呈现一个波形,不断在强弱之间波动,频率大约是每秒4次。
当它到达波谷时,大脑的「注意力阀门」就会松动,如果这时有比较重要的信号,就可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 这就形成了一次「分心」。
所以你看,在如此高频率的注意力扫视过程中,想要保持好几个小时不受外在和内在的任何干扰,专心致志地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你能够做到抑制这些「扫视」,让注意力始终牢牢投注在眼前的任务上,保持好几个小时,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专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我们知道,大脑最喜欢的是什么?是新鲜事物。当我们开始一项新的任务时,它的新鲜感是最强的,从而对大脑的吸引力也是最强的。于是,大脑会认为它是重要的,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处理它。
但当我们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它会变得更熟悉,它的新鲜感急剧下降,对大脑的吸引力也会急剧下降。
这就会导致两个结果:
一方面,我们在处理这项任务时,会进入「注意力不饱和」的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大脑会觉得这项任务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它会努力挤出一部分注意力资源,用来「扫视」外在或内在可能存在的其他信息,以免遗漏。这就使得我们的「注意力阀门」更容易松动,从而更容易分心、走神。
另一方面,大脑对它的警惕性和反应都会降低。直接表现就是:你会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容易犯错,容易感到疲倦,看了好几遍的内容也记不住,感觉脑海里一片模糊……
如果你经常有这种感受,请不用担心,这不是你的错,它是正常现象。
所以,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作「再刷新」。意思就是:当一个东西非常熟悉乃至于变得熟视无睹之后,我们就得对它进行一些改变,来让大脑重新燃起对它的新鲜感。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你在办公桌上贴了几张便签,用来提醒自己一些事情,但时间久了之后,你对这几张便签就会变得「熟视无睹」,压根不会注意到它们。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得把它们挪一挪位置,换到一个新的地方,才能重新唤起你的注意。
再比如:许多人都喜欢玩游戏,但即使是游戏,让你一直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的方式打怪升级,你也会很快感到无聊。原因也就在于此。
同样的道理,一旦你在一个任务上工作了较长的时间,你就很容易对它失去兴趣,变得效率低下、状态低落……这时,就得启动一次「再刷新」,才能继续恢复高涨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再刷新,而是强迫自己继续坚持下去,那么效果一定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那么,如何进行再刷新呢?我们下面会聊到。
最后,简单讲一下:为什么长时间专注工作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工作和学习时,我们基本都是坐着。而长时间的久坐,已经被许多研究认为是对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日常不良习惯,会提高罹患许多疾病的几率。
举几个例子:
挪威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超过 36000 人的数据,进行了平均超过 5.8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每天持续坐着的时间超过9.5小时后,死亡率就会显著增加。(Ulf Ekelund et al., 2019)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大约1.6%的高血压、2.2%的膀胱癌、2.8%的乳腺癌、2.8%的子宫内膜癌、2.9%的结直肠癌、4.5%的2型糖尿病、5.0%的冠心病、5.0%的中风、6.9%的胃癌、7.2%的抑郁症、7.2%的食管癌、7.2%的肾癌,以及8.1%的阿尔兹海默病,都可以归因于缺乏运动,也就是久坐。(Katzmarzyk et al., 2021)
2018 年的一项研究着重研究了久坐跟认知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久坐会降低大脑的认知能力。原因是,久坐不利于心脑血管循环,而这会显著降低大脑的思考与认知能力。(Bakrania et al., 2018)
生理学家 Audrey Bergouignan 的研究发现:久坐会导致肌肉萎缩,线粒体损耗,脂肪积聚,胰岛素抵抗……所有这一切都会都会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概率。
再比如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的:久坐会导致大脑的部分脑区缺氧。尽管这种缺氧可能是短暂的,但它几乎必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微小的损害。长此以往,这种损害积累起来,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比如使得神经元更容易凋亡,或是因为长期缺氧而造神经连接被破坏,等等。
那么,究竟多长时间才算是久坐呢?尽管没有明确定义,但不少指南都推荐:至多不要超过9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半小时就必须起来活动几分钟,改变一下身体状态。最好是每30-45分钟起来活动一次。
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一连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专注工作,对身体的伤害很可能会让你得不偿失。
那么,讲了这么多,你一定想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更正确、更有效的「专注」呢?如何做到这种真正有效的专注?
我将其分成了5个部分,共同构建起这个「专注」系统,供你参考。
1. 冲刺模式
什么是冲刺?简单来说,就是少量多次。不追求一次工作很长的时间,而是把工作划分成多个任务,在一个「冲刺阶段」里集中解决一项任务,然后休息一下,切换一下模式,再继续工作。
不少人会用「番茄工作法」来做冲刺,也就是设定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做满25分钟休息5分钟。这个做法可以参考。但我个人不建议过于机械地固定一个时间,而是建议按照具体工作的要求来设置。时间可长可短,可以不固定,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为宜,尽量在15分钟到45分钟之间。
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了过于机械的固定时间对思绪的打断,而是完全由自己掌控工作和学习的节奏。久而久之,你会体验到更强的主动性和掌控感。
举个例子:比如我写文章,可能会先设定任务「为这个理论找到一个恰当的例子」,那么可能消耗20分钟,然后我就会休息一下,再设定下一个任务「详细列出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可能用时30分钟,然后再休息一下……类似这样。
再比如,你做一份策划方案,那么也许就可以设定任务:找到一个同行业的案例(任务1)、搜集这个案例的相关数据(任务2)、对这个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任务3)……诸如此类。每个任务的时间控制在15-45分钟,完成之后就休息一下。
任务是由自己设定的,在休息的间隙就可以为下一个冲刺阶段设定任务。最好是能够完成一项具体的成果,让自己有一种「休止感」。
休息的时候,最好能够起来活动一下,让身体动起来。可以让思绪放空,也可以出去散散步、看一些不同的东西,把任务的残留「清理」出大脑后台,这样才能确保后台不会累积过多的垃圾信息,让大脑保持神清气爽。
2. 交替活动
前面讲过,工作模式最好是以一个「冲刺阶段」为单位,每次冲刺大约持续15-45分钟,然后起来活动、休息一下,这样可以最大化地避免久坐的伤害。
但是,这种做法没办法解决「注意力不饱和」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第二步:交替活动。也就是:每经历3-4个冲刺阶段之后,换一个项目,继续冲刺。
这个新的项目,跟旧的项目差别越大越好,最好是完全不同。比如:处理数据和写文章,学语言和学数学,刷题库和写方案……诸如此类。
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再刷新」,还能激活大脑不同的脑区,让大脑发挥最好的运转效果。
一般来说,设置两个项目就可以了。如果工作时间很长,也可以考虑三个项目,但不建议再多了。
每个项目安排的时间同样是可长可短的。比如你有三个项目,项目一最重要,那么也许就可以安排每3-4个冲刺切换一次;项目二和三没那么重要,就安排每2个冲刺切换一次。以此类推。
同样,读书、学习时,最好也是多个不同的项目交替进行,而不是持续看同一本书、学同一个内容,这样才能让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3. 积极休息
我们不妨把每个冲刺之间的过渡称为一个「小休息」。它可能就是活动一下身体,转移一下注意力,释放一下大脑,大概持续几分钟。那么,最好在几次冲刺之后,用一段较长的时间,来进行一次「大休息」。
什么样的大休息呢?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所以我想强调的就是:避免「被动接收信息」的休息。比如刷手机,看信息流,聊天,看剧,等等。
这种被动接收信息的休息,很容易不小心就过量,同时也很容易破坏自己的工作状态,让自己变得懈怠。
更好的休息是什么呢?是去做一些需要动脑、但强度不太大的活动,这才是积极休息。比如:整理自己的笔记和文件;沉浸地看一部纪录片;写一写日记;给看过的书和影视剧建档和写评价;等等。
也可以看一些知识性的视频,一边看一边记录自己的感想;读几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给大脑一些有趣的启发;看几页不同领域的书籍,让大脑获取新鲜的知识点……
不要担心「一直动脑,会不会让大脑疲劳?」实际上,一直动脑是会让大脑变得更敏锐、更有力的。会让大脑疲劳的,只有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以及把大量精力用在机械重复单调的事情上。只要避开这两点,就没什么问题。
每次「大休息」的时间,可以跟一次冲刺阶段差不多,我个人建议是20-30分钟。这样既能让大脑得到放松,又不至于花费太多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4. 锻炼心流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心流理论,不是告诉我们要尽量久地保持心流状态吗?这样反复冲刺和休息,不会打乱心流的节奏吗?
实际上,我们要锻炼的,其实从来都不是「保持更长时间心流状态」的能力,而是「随时随地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
你可以这么理解:有效的心流状态,其实就像一个打怪闯关的过程。它是一个一个关卡接连不断,需要不停调动你的技能,让你动动脑筋、发挥实力才能通过。
所以,重点在于,你需要让自己在开始「冲刺」时,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启动心流。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做法是:通过设定一些有仪式感的行为,来帮助自己启动心流。
举个例子:比如你给自己泡一杯茶,喝一口,然后开始专心致志地工作。那么久而久之,「泡一杯茶,喝一口」就会成为一个「行动线索」。当你重复这个动作时,就相当于给大脑发送了一个信号:我现在要开始专心工作了。
另一个做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容易被外在或内在的因素打扰。
具体来说:挑一个比较不忙的时刻出门,走到户外,找一个不容易打扰别人和被打扰的地方,静静地待10-20分钟。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官上,仔细地去感受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安静的氛围里,尽量不要多想。
这就是一种对注意力的刻意训练。一旦你熟悉了这种状态,你就会更容易把注意力投注在眼前的事物上,更容易进入专注和心流状态。
5. 避免打扰
最后一点就很简单了,也非常直观:当你专注工作的时候,尽量避免打扰。
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去一个不容易被别人打扰的地方,可以有适当的白噪音作为背景,然后静音掉手机,不要看信息,也不要听音乐,更不要刷信息流。
如果你的工作不要求立即回复信息,那么可以把信息集中到小休息或大休息的时候统一回复,避免对专注状态的打断。
当然,这有赖于你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可能未必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只能说,期待一切会慢慢变好。
最后,用这张图简单总结一下: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