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高被引频次论文|任保平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与政策

文摘   科技   2024-07-31 08:47   河南  

引用格式:任保平,杜宇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与政策[J].人民黄河,2022,44(3):5-10.

作者简介:任保平(1968—),男,陕西凤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主要从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工作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内容

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流域内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我国南方和北方经济差距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黄河流域长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不协调、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成为限制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环保监管趋严、生态压力愈加显著的背景之下,产业生态化转型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产业生态化的一般逻辑理论出发,论述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逻辑机理,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角度探讨了流域产业生态化的具体路径,并提出了推动产业生态化的政策和建议:完善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新动能、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的生态项目、完善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升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生态碳汇能力。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化;路径;政策;黄河流域


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宏伟蓝图。2021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产业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生态化是以生态友好、高效、低碳为导向,在产业活动中考虑生态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尽快实现产业生态化。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理论逻辑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流域内能源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基础工业基地,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而缩小南方和北方经济差距,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1.1 产业生态化的一般理论逻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过去几十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运行,国内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因此亟须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产业生态化转型。简单来说,产业生态化就是在产业发展中考虑生态因素,维持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建产业助力生态改善、生态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酝酿起步于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在这一时期,部分学者提倡把生产活动纳入生态系统中去,构建人、社会、自然相结合的大生态系统。这时的产业生态化指的是在大生态系统中,考虑整体的物质和资源交换,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进一步达到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的各产业协调发展[2-3]。之后,有学者对产业生态化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即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4];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5],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早先学者对产业生态化的理解可概括为类似于循环经济的3R 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学者对产业生态化有了新的理解,如:陈洪波[6]认为产业生态化是顺应自然规律,在供给时满足自然资源的恢复和再利用,通过绿色技术模仿生态自循环过程,将环境干扰降到最低;郭付友等[7]认为产业生态化是通过模仿构建产业生态系统,遵循经济学与生态学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如今的产业生态化已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目前“双碳”目标的要求下,产业生态化不但要做到将生产活动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要做到“有减有增”,“减”是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增”是要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增强工业碳捕集能力和生态碳汇能力。参照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本文对其进行拓展并提出产业生态化的3R1I 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增量化(Increase):减量化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投入和污染排放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多次使用原材料,尽可能地重复使用;再循环是将排出物中除去废弃物的那部分作为原材料重新投入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中;增量化是增强生产活动中的碳捕集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以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标。现阶段的产业生态化就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增量化的原则,通过重构物质交换过程,实现产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1.2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逻辑内涵

相较于一般的产业生态化逻辑,可以结合黄河流域的特殊性来诠释其产业生态化的逻辑内涵。黄河流域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倚重倚能”,流域省区大部分处于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传统产业比重大、企业数量多,主要产业集中于煤炭油气开采、金属冶炼等重化工业,产业活动导致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严重,产业转型动力不足、难度大。中上游主导产业资源能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低、环境危害严重,省区间分工不明确,造成非良性竞争风险。二是空间发展严重失调,省区间经济总量、个体收入和城乡建设等差异极大,增长极带动能力弱,开发建设缺少规划,导致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失衡。另外,黄河流域内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强等问题。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是通过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的干扰,实现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碳汇和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因此,在黄河流域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3R1I 原则,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提高流域内产品附加值、发展新型产业:一是减量化,即减少生产活动中的投入和产业废弃物。减量化的原则要求流域产业要实现提质增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让黄河流域的粗加工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原材料使用预算机制,合理用料,杜绝浪费;减少产业废弃物排放,建立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机制。减量化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减少黄河流域传统工业企业数量,拓宽传统工业企业转型渠道,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二是再利用,即要求在生产活动中尽可能使用能够重复利用的物品,如可多次利用的金属、塑料或纸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等。三是再循环,即回收再利用,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排出物中可用的部分作为原材料投入到新的生产活动中,尽量不使用很难再利用的生产材料,建立回收再利用机制。在能源使用中也尽可能使用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四是增量化,即为了达到“双碳”目标,提高黄河流域内企业的碳捕集能力和生态碳汇能力,积极研发和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积极开展生态治理,以黄河流域内的生态功能区为抓手,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保障生态水供给,发挥流域内森林、草原、农田等的碳汇作用。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化面临的问题

产业生态化的根本要求是产业发展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8]。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取得成效,但部分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原因在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还未建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还未根本解决。

2.1 缺少具体指导政策和资金支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时间不长,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实施的地方性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缺失较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且十分重要的课题,政府面对新问题往往采取审慎的态度,力求制定科学的政策,因此具体指导政策出台时间较长、效率低。缺少具体指导政策会导致产业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缺少指引,造成转型道路不明。黄河流域大多省区经济不发达,政府拿不出充足资金支持产业生态化转型,而流域内大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生态化转型会增加企业成本、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因而企业缺乏能力和动力进行生态化转型。

2.2 未能完全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

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不可能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黄河流域的主要污染问题在于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依赖,多数省区仍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生态保护压力大。近年来,国内在水治理、大气治理等方面采取严格监管措施,但在发展模式未能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减少污染必然会减少产出、增加成本。黄河流域的问题本质在于传统发展模式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冲突,必须建立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

2.3 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弱,空间结构尚待改进

目前,黄河流域主导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流域内产业聚集区域多在副省级城市和发展较好的地级市,以及围绕这些城市形成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劳动人口随着产业流动导致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大,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黄河流域内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显著,产业结构调整过慢的地区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有限,比如中上游地区很大一部分为生态功能区,适合产业聚集的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水平低,不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煤炭油气开发多年处于采掘和粗加工阶段,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中高端产业少。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化路径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符合流域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9]。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下的产业生态化路径是流域省区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应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思路出发,从产业分类角度规划流域产业生态化路径。

3.1 农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流域内的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都是农产品重要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比高,山东、内蒙古、河南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流域的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安全具有战略性作用。农业生态化要在增产、减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布局。

3.1.1 发展智慧农业,推广新型农业模式

智慧农业可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传统农业升级的必然方向[10]。发展智慧农业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出,提升流域农业的竞争力。一是应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间道路、灌溉设施、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助农服务网点等的建设,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应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农业生产成本高、回报率低,因此黄河流域存在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具有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不高等特点。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人才培养十分重要,要提高黄河流域内高校农业相关学科吸引力,吸引优质生源,还要提高农业收入水平,吸引年轻劳动力流入。三是应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提升农业创新水平。政府应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加大农业育种、高端农业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聚焦农业技术重点难点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建设流域数字农业发展中心,构建权责明确的分工体系,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模式。

3.1.2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助力乡村振兴

“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2025 年建成10.75 亿亩(约0.717 亿hm2)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黄河流域内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的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推进有天然优势。一是要加强与黄河流域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建成一批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抗旱能力强的农田。二是统筹构建高效节能灌溉模式。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近年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已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近70%,但仍存在灌溉用水不足的风险,需要改变传统农业中粗放的灌溉方式,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动研发适合流域的智能化节水灌溉设备,提升农业灌溉高效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挥农业项目、农业政策等的效应,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利用好黄河流域内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建立集生态、农业、文化、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3.1.3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低碳背景下的农业减排

农业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巨大碳汇系统。低碳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要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循环利用等手段,在农业产销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建低能耗、低碳排放、低耗水的发展模式。农业减排固碳成本高、操作步骤复杂,限制了农业减排技术的推广使用,并且缺少对农业碳排放的明确要求和约束性指标。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业减排工作:一是制定黄河流域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评价标准,制定促进发展低碳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考核制度,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产出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中,逐步形成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另外,应成立农业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黄河流域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二是提高黄河流域农业碳汇能力。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田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三是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建立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技术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发农业节能设备,减少农业机械的能耗和碳排放等。

3.2 工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

黄河流域具有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重化工业为黄河流域主导产业,采掘业和粗加工业发展成熟,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生态化转型难度大,更要注重“有减有增”。

3.2.1 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产业发展思维

只有超越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视角建立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黄河流域工业生态化转型要改造优化传统工业,须建立产业绿色发展机制。一是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到创新引领,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黄河流域产业链在全国甚至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完善产业链条,构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分工协作体系,提升流域内产业间的联系程度。培育新兴产业主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延伸产业链。改善黄河流域内产业布局,让加工业尽可能向下游拓展,培育采掘业、粗加工业以及精细加工业一体化的新型流域产业模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能源资源型产品。三是推广能源管理新机制,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煤炭等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加快资源的回收体系建设。

3.2.2 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园建设和技术创新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内工业产业园区众多,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示范引领产业绿色发展,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一是完善黄河流域内政策体制机制。围绕打造流域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提高地方政府引导产业聚集的能力。建立严格的准入管理机制,提高园区产业准入门槛。建立园区奖惩机制,设立新考核标准。二是提升产业聚集度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原有产业生态化转型,吸引新产业进入,扩大绿色产业规模。提升园区内产业间关联性,推动要素交换、能源合理利用,增强园区内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效应。三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和产业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3.2.3 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全国碳市场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启动上线交易,交易价格有上升趋势。全国碳市场目前覆盖行业有限,但随着该市场的制度不断完善和规模不断扩大,将扩大覆盖领域,除发电行业以外,还将纳入建材、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国内民用航空等行业[11]。碳排放交易将给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加快调整流域能源产业结构。一是要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项目的建设,强化资源节约利用,控制产业碳排放。二是黄河流域内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对于发展光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来说具有天然优势,要积极培育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产业。三是加快制定煤炭油气等重点产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在生产活动中提升碳捕集能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工业降碳具体实施路径。

3.3 服务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

黄河流域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动力不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限制因素,因此必须拓展服务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

3.3.1 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资本水平高、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12]。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延伸产业链为重点,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化集成式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现代物流业能够服务和支持其他产业的优化和发展,有利于流域内产业进行生态化转型。二是发展金融业,保障产业生态化转型资金供给,增强金融辅助功能。建议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银行。三是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其他行业提供科技支持,助力行业优化升级。

3.3.2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利用高新技术,通过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减少高质量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生态保护压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黄河流域第三产业占比低,亟须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可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项目,建设一大批具有流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二是打造能源服务新业态。开展满足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综合服务,强化居民消费者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能源性消费的绿色健康发展。三是强化黄河流域内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顺应“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流域发展理念,加强上中下游之间的分工协作,建设一批组织有序、综合竞争力强大的现代服务业。

3.3.3 立足生态禀赋,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健康模式,也是促进服务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能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流域内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有秦巴山区、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对黄河流域内生态功能区进行公益性规划。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对生态功能区开展顶层设计,在维持功能区内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旅游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和贫困地区存在大范围重叠,在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够带动当地劳动人口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乡村的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能够吸引游客,应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立农家乐等休闲活动场所,将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政策和建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13]。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目的是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在选择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方向与道路时,应结合自身基本状态与限制条件,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4.1 完善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配套政策措施

合理的产业生态化政策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创新黄河流域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新型治理及考核机制。建立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对地方政府考核的包含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标准,根据区位及资源禀赋等建立差别化的考核机制。改变“唯GDP 论”的发展观念,建立产业、生态、经济相关指标在内的评价机制。推动环境监管体制建设,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加强政府的环境管制与监督机制对污染防治的保障作用。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将生态保护理念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

4.2 加快培育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新动能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永续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模式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紧抓战略机遇,建立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为产业生态化转型培育新动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要素配置,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黄河流域发展,建立多维度生态友好型创新体系,进一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当前的新经济背景下,培育以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要素的信息服务产业,构建黄河流域信息服务产业体系和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兴经济产业园,提高对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

4.3 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的生态项目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使社会资本投入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建设。在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开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创新道路,通过制度红利促进发展,进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明晰产权,探索资源的价格机制,加快推动资源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生态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打造高质量生态项目。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发挥作用。

4.4 完善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围绕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探索黄河流域碳排放权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价格机制。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产业规模,鼓励资金和科研投入环保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以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减排。推动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提高电力产能就地消纳能力,减少电力传送过程中带来的碳排放。目前,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低、服务不到位,要以黄河流域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进行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研究,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企业积极采取污染治理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并提高废物处理能力和可循环使用资源的回收能力。

4.5 提升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生态碳汇能力

我国“十四五”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提升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应强化顶层设计,协调推进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将实现“双碳”目标纳入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以黄河流域内生态功能区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流域内森林、草原等的固碳作用,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黄河流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技术研发。建立黄河流域碳排放数据中心,建立黄河流域碳排放计量体系,构建数据驱动机制[14]。合理评估黄河流域内生态功能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段娟.十六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回顾与思考[C]//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十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441-448.

[2]王东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0-95.

[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4]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34-37.

[5]袁增伟,毕军,张炳,等.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109-112.

[6]陈洪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逻辑内涵与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18,34(10):209-213,220.

[7]郭付友,佟连军,刘志刚,等.山东省产业生态化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17 地市时空面板数据[J].地理研究,2019,38(9):2226-2238.

[8]任保平,杜宇翔.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2):1-5.

[9]任保平,张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构建[J].改革,2019(10):26-34.

[10]胡亚兰,张荣.我国智慧农业的运营模式、问题与战略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17(4):70-76.

[11]宋薇萍.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N].上海证券报,2021-07-27(2).

[12]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13]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14]张守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N].人民日报,2021-06-10(13).


END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人民黄河
重点刊载最新黄河治理与水利科技成果、学术论述及行业动态,介绍国内外水利先进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