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策划·我遇见最美的光①丨“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文摘   其他   2024-12-28 09:48   福建  

组稿丨张文明  田    野  邓    嘉  





希望之光、温暖之光……
盘点2024走过的路
或许你会在蓦然回首中
记起那“医”瞬间的光
医患同行 感动常在
今天
我们专门在公众号开辟
《年终策划·我遇见最美的光》栏目
记录下白衣天使
最美的“光影时刻”
欢迎持续关注


急诊医学科——

ECMO 团队跑出“加速度”


文图丨薛丽芳

在医院急诊室,时间是个“动词”。日常工作中,忙碌的急诊医护常常顾不上吃饭,步数每日轻松破万已是常态。

“快快快——准备除颤!”前不久的一天深夜,一位突发心肌梗死的危重患者被紧急送到急诊抢救室。尽管用上了升压药,可患者血压、心率仍持续下降,射血分数不到 20%,生命垂危!

“警报拉响!”急诊医学科主任张伟迅速带领医护团队展开救治:ECMO 团队迅速就位,医生快速完成动静脉穿刺和床旁彩超检查;护理团队迅速预充管路、安装上机,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报告数据变化。

医护团队配合紧密,所有操作一气呵成,在短短 15 分钟就快速完成 ECMO 上机。终于,在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
在这里,与时间赛跑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们跑出“加速度”,在生死边缘为患者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生命至上。

神经内科——

患者称他为“最美背影”

文图丨高观瑞

一次急诊介入术后,神经内科患者家属看到浸湿的后背,暖心提醒周贺医生:别着凉了。“面对汗水浸湿医背并不偶见,即使冬季手术下来也常这样!”旁边的护士应到,因此他总被患者称为“最美背影”。

窗外天色已晚,一位患者担心自己没做腰穿无法确诊。

周医生得知后,忙赶去安慰到:“大叔您放心,今天腰穿没做,我不会下班!”他深知每耽误一分钟,患者危险就会增加一分。他坚定的眼神,给患者吃下“定心丸”。

一次,一位耳石症患者晕得天旋地转,他二话不说从家里赶到病房。在他的精心操作下,耳石逐渐归位,患者的眩晕症状得到缓解,为他的技术连连点赞。

“浩然正气!”一位80多岁的脑卒中患者,身患重病时在周医生的精心救治下逐渐康复,后来手脚恢复了力气。

再次看到他为其他病友做完手术后浸湿的后背,在书法方面小有造诣的老人家,忍不住给他写了这句肺腑之言赠于他。

干部病房一科——

用坚守为患者健康“站岗”


文图丨杨  文

在无数个日夜,干部病房一科医护人员用责任与爱心为患者健康“站岗”。

深夜病房走廊上,灯光亮如白昼,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沉寂,夜班医生和护士推着急救车风驰电掣般冲向病房。

病房内,一名患者面色苍白,生命体征微弱,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让人揪心。主管护师林潇不间断地为患者推注抢救药物、测量血压、观察呼吸,脸上满是凝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在心肺复苏时,车春香医生双手有力地按压着患者胸部,每一次按压都充满力量,仿佛要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患者身体。

整个抢救过程“跌宕起伏”,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她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最终,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宣告成功。

儿科——

以100%努力赢得45°的致谢


文图丨张   惠   邓   嘉

近日,一张照片成为焦点:患儿母亲以45°鞠躬礼,给儿科副主任陈光明团队送去一面锦旗。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儿科医护格外动容。

那天深夜,已入睡的陈光明副主任接到紧急电话:“陈主任,一对双胞胎早产患儿因合并重症肺炎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困难、口唇青紫……”

此时,夜色已深,冷风嗖嗖。“稍等,我马上就来!”放下电话,他一路赶至医院。进入病房,经过一番评估,他快速下达指令:“清理呼吸道,3导联心电监测、矫正通气……”

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经过生死时速抢救,新生儿救治团队再次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抢救成功!”
尽管双胞胎患儿转危为安,但早产儿面对的“生死关”远不止这些。儿科救治团队经过两个多月不懈努力,助力患儿勇闯难关后康复出院。

“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患儿母亲手捧锦旗来到病房,饱含泪水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定格成那一瞬间最美画面。

消毒供应科——

随时准备进入“战斗状态”


文图丨吴可佳  周芳林  赵玲霞

在许多人眼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器械、发放无菌包,工作相对轻松。其实不然,消毒供应室作为保障科室,也常常进入“战斗状态”。

前不久的一个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急诊手术开台。“多处骨折,急需手术……”一道道指令传来,消毒供应室迅速做好手术器械供应准备。

接到通知,晚班人员李枫、刘羽琪、林雪清等立即投入到战斗中。面对种类杂、数量多的急诊骨科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紧张气氛弥漫在消毒供应室,大家汗流浃背却无人停歇。放大镜下她们一丝不苟,灭菌器旁她们严谨负责,隔离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她们深知,自己的速度影响着手术开始的进度。最终,在预定时间内,所有急诊手术器械准时送达手术室。

“手术成功,患者得救!”虽不直接面对患者,但从“前方”传来的喜讯,让她们格外欣慰。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被看见,但他们愿意坚守在幕后,随时准备战斗!”对于这份信念,她们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温馨提示





预约挂号:关注“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156号(象山隧道附近)

预约电话:0591-22859015

目前48258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正在浏览此文章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d900yydyh

主   办第九〇〇医院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924期
总编辑 然
副总编庄云鹏
编   审吴善孩
主   编张文明
编   辑田   野
排   版周芳林

精  彩  推  荐


台风夜的感动丨致敬!风雨中逆行,他们连夜为病危患者展开手术救治!

喜讯丨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荣获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致敬!脚受伤,拄拐杖!有一种担当,叫“轻伤不下火线”

感谢您看到最后,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订阅号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