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健康危机:从舌尖到心尖

健康   2024-10-29 10:03   北京  
本文转载自中医疑难病专家王大伟博士个人订阅号:杏林守拙堂。王大伟医生(周二、周日上午在御方堂出诊,需要预约挂号王大伟医生的患者朋友见文末。

徐文兵说:人们总是看生命的量,却没有考虑过生命的质。诚哉斯言。

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条件越来越好,照理来说,现在的疾病应该越来越少才对。但事实却是,在战胜了传染病、饥饿等人类死亡的主因之后,各类“都市病”“富贵病”却又层出不穷。
现代人的寿命虽然长,但健康状态,可能远远不及古人。
就如朱丹溪《格致余论》所说的:“山野贫贱,淡薄是谙,动作不衰,此身亦安,均气同体,我独多病。”
现代人的疾病,大多和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01
食饮无节
现代人的病,很多是吃出来的。“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饮食是人身最基本的需求,但过犹不及,过饱和过饥,都会造成脾胃的损伤。
现在人们脾胃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进食量太大。现在一顿夜宵吃的量,可能就比古人一整天的饭量都要多。大量进食,需要脾胃花更多的时间去运化,对脾胃是很重的负担。
佛门僧侣有过午不食的戒律,道家修行有辟谷的传统,孔子也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节制饮食,不仅是品德上的修炼,其实也是对身体的养护。想要养生,并不需要名贵的补药,而不妨先从少吃两口开始。
再者,现在物质资源丰富,人们能吃饱饭了,便开始追求味蕾的满足,放纵食欲,追求肥甘厚味。商家为了吸引大众,以大量的糖、盐、油、添加剂来提升食物的滋味,以辛辣芳香的调料来刺激顾客的味蕾和食欲。
这些过辛、过咸、过甘的食物会钝化我们的味觉,让人上瘾般越吃越多,最终营养过剩,引起糖尿病、高血脂。
而且现在的食物普遍充满了添加剂、农药、激素等非自然的东西。并不能被身体消化利用。这些糟粕和有害物质堆积在体内,日久便会造成危害。于是,在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心脑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在数百年前,朱丹溪便告诫过:“味有出于天赋,亦有出于人为。天赋之味养阴,而人火之味伤精。”他说一切“酸咸甜辣,鱼肉烧炙,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干柿、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
朱丹溪提出的饮食方法是吃五谷(大米)佐以蔬菜,此法大道至简,私以为仍非常适用于当今社会。而肉类味厚,多食助火。
粳米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属阴而最补者也,惟可与菜同进,经以菜为充者,恐于饥时顿食、或虑过多,因致胃损,故以菜助其充足,取其疏通而易化,此天地生物之仁也。
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收,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
盖谷与肥鲜同时,厚味得谷为助,其积之也久,宁不助阴火而致毒乎?
而在古代不曾遇到的,是冰品冷饮的问题。夏日,各式冷饮、冰品又要开始充斥市面。人们多贪图一时之快,解片刻之暑,殊不知夏日阳气浮越在外,内部的脏腑反而是虚寒的,此时冰冷之物一下去,无异于雪上加霜。
“形寒寒饮则伤肺”,现在的人们吹着空调吃冰激凌,双重伤害!这些外来的寒湿之邪不但损伤脾胃,也损伤肺气,所以现在孩子哮喘、鼻炎越来越多,与这些冷饮脱不开干系。
我们都应该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不要做一个受欲望摆布的傀儡。
02
起居无常
在门诊上,王大伟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大概就是“早点睡”
有的患者本着对大夫信任、对自己健康的负责,认真遵照医嘱执行,每天早睡。最后的疗效都非常好。
比如长期调理的一位胡女士,严格遵医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每日早睡,不吃水果。很快月经周期便恢复正常,她说“例假从没那么准时过!”信任大夫,最终获益的是自己。
相比之下,许多人改不掉熬夜的毛病,身体便总是反反复复。王老师常说“我这边给你补着,你那边一熬夜又给漏光了。”
熬夜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
很多人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调查人们熬夜的原因,有些人是为了娱乐,声称“只有夜晚才拥有自由”。
这种就是《内经》所说的“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还有的人,是为了工作、学业熬夜,这种看似努力,但从长久角度来看,却是对身体的损耗。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把身体养好,才能为未来的征程提供充足的后勤资源。
李渔《笠翁文集》中有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养气、健脾益胃、壮骨强筋。”
有的患者会说,晚上熬夜,白天补觉,不是也一样吗?这种思路只考虑了睡眠的时长,而没有考虑到人与天地自然相呼应的规律。
近年来,西方科学家开始发现“昼夜节律”“生物钟”等机制,掀起了时间医学的研究潮流。2017年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便是解释生物节律的部分机制。
其实,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子午流注、营卫阴阳昼夜等规律,并遵循此生活数千年。
人与天地相参。《黄帝内经》中将一日的阳气变化对应春夏秋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夜晚对应冬季,是阳气敛藏,卫气入里的时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应到一日也相同,夜晚是养阴血的时候。
此时如果不睡觉,还要工作、劳累,血难归于肝,精难藏于肾。这时候阳气已经潜藏入里,再强行调动,便需要耗费更多深层的阴精。仅仅一夜,便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且难以弥补的亏耗。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的睡眠尤为重要,因为此时是足少阳胆经当令。子时对应节气为一年中的冬至,乃阴盛而一阳生之时。这个时候生发的,是人体极重要的少阳之气。
实际上,很多作家、艺术家都喜欢在午夜进行创作,因为这个时辰的确是灵感迸发、文思泉涌之时。
因为你文思泉涌的根源,是来自肾精和初生的少阳火,是人体最精华的能量啊。所以,就看你要用它来干什么了。
子时眠则精髓得养,若不眠而将此火耗费于写作、工作,其实某种层面上,就是拿命来换作品。
胆木的生发来源于肾水,子时熬夜,透支肾精,而使心火不敛。所以很多人熬着熬着就心脏骤停而猝死。长期熬夜无异于慢性自杀,这并非危言耸听。
03
认知 

思维决定行动。没有爱护生命的意识,没有对疾病、对健康、对人体的正确认知,访遍名医,吃尽诸药,也治不好病。

当代社会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巅峰。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步伐也被迫加速。
其实追究到最根本,都是认知的问题。这些压力、这些浮躁,其实都是人为的。
现在很多人活得就像六道中的“饿鬼道”和“畜生道”:或贪婪,或自私,或愚痴。
现在社会上出现两种极端:有些人往死里卷,有些人高呼摆烂躺平,但其实二者的底层逻辑都是“努力是为了追名逐利”——有能力的,就把自己陷入滚滚红尘中随波逐流,心力交瘁,“卷生卷死”而不自知。
卷不过别人,于是就选择安逸享乐,在无尽的欲望中迷失自我。
而古人呢,是为立功立德立言,是为生民天下而努力。就像周总理说的“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这是鲲鹏之志。志存高远,所以肾精就足,木性才能曲直生发,身体精神状态才能健康。
由于缺乏更广阔的胸襟与格局,所以现在的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顺心就生气,不遂意就生嗔恨,七情迭生,思虑纷杂,于是百病丛生。
再加上城市化、商业化、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互联网发展等多重原因,导致了人们普遍活得很不安稳,少有精神支撑。大家都碌碌于追求外物,而失去了内求的能力。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千年前医圣一番苦口婆心,放在当下竟完美契合。我们总觉得人类进步了,但本质上人性丝毫未变。

患者服务


近期很多患者朋友留言私信说挂不上王大伟医生的号。大家在这里就能预约。
王大伟医生出诊信息:

📍  北京御方堂中医门诊

出诊时间:(周二、周日)上午。

预约方式很简单,点击下方小卡片,填咨询预约表就行。

或者您也可以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咨询预约表即可,医助看到会及时回访。

👇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预约王大伟医生。链接安全,放心打开!


北京御方堂中医门诊
御方堂是由国内外知名中医专家共同策划发起的国际知名中医连锁医疗机构。除李忠教授“癌状态”工作室专家组、中医肿瘤、中医血液病、中医骨关节病、中医肾病等特色科室外,还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综合科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