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因为理解的主观性和内容的宽泛性一直被认为靠语感和运气,其实不然,增强十大意识可以给语文考试提分。
审题,除了看清题目要求,语言文字应用题要审出题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如仿写句子,除了注意句式和手法上的显性要求外,感情色彩这一隐性要求不能忽略。写寓言故事的寓意这一题型要留心答出人生道理,而万不可停留在故事中的人和物。尤其是主观题,不能提笔就写,写满就算完成任务。
作文,审题占一半分数,要注意不能写什么,不能偏题,怎么立意,怎么构思,怎么升华,怎么开头,怎么点题,怎么结尾,想好再下笔,“磨刀不误砍柴功”。作文审题,先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最好能以关键词入作文题。另外还要审出深度,不能过于肤浅。如作文材料:“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第一步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碰撞”,注意不要以另外的词语来替换它。第二步,不能止于生活中具体的碰撞,要想到深层次的碰撞,如心灵的碰撞,文化的碰撞,时代的碰撞。此外,材料写到了碰撞的两面,写作中应顾及两面,但可以侧重于其中一面。如果审题到位,写作过程也不致于发生偏离和写不下去的情况。
语文中的每个题型都有语文的知识考点,比如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文段中心意思的能力,深入理解主旨的能力,辩证思考的能力,分层思考的能力,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等等,如果能够揣测出题人意图,具备考点意识,答题时容易答到点子上。比如文化经典题中评价某一观点,就应注意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不可偏废。要求对某个现象进行点评,就要多维度评价,若只从某一方面来答,即使写再多也只能得到一个点的分数。
看清题目的分值,估计分数分布点,预测要答哪几点,这是语文考试必备的解题意识。如看到一个翻译句子,先看分值,再考虑得分点应该是在哪个词上,是特殊句式还是省略成分,古今异义词还是活用词,或者是有特殊用法的虚词等等,注意到了这些点才能保证不失分,语文题型最忌讳提笔即意译,写完了还自我感觉良好。即使是一些让你结合现实谈谈感悟的开放性题也要注意得分点,不能随性作答,也要有答题思路,答题角度。提笔就写答案,想到哪写到哪,写不下去就凑字数,这是语文应考之大忌。
在考点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陷阱意识,不要完全按照常规思维,谨防例外。如语病题中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不一定就百分百错了,不能妄下结论,要看完句子,看完所有选项。进行比对。如这一句话“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乍一看,觉得“能否”是个两面词,后面也没有类似的两面词出现,按照一般规律应该属于一体对两面,但是仔细读句子,发现“人类的实际行动”有好有坏,也是个两面词,这个句子并没有语病。所以,一定要认真读完所有题目要求和选项,进行比对,小心谨慎作出选择,切不可妄下断言,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语文分数往往是一点一点扣掉的,在细节处要小心,切不可轻易失分。如默写题中的虚词和通假字往往容易被忽视,还有一些题目的字数要求也要留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写作,即使是命题作文作文题目也不能略掉不写,作文字迹工整,字数在1000字左右为宜,这些小的细节处容易失分,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甚至有学生出现漏题现象,答案涂错地方,这些都是必须避免的错误。
语文试题的解答必须依赖上下文语境,比如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绝对不是字典里的解释,而是根据上下文意写出它此时此境的临时意义。成语题和字形题都要放在句中根据句意判断正误。近义词辨析要依据语境看到底用哪个词语更好。排序题要在语境中寻找标志性词语,理清内在的逻辑思路。文言实词的词义判断也要首先依据语境确定其词性,然后其语义必须在上下文中能说得通。包括现代文阅读部分很多答案也要在原文中推定答案。离开了上下文语境,就失去了做题的拐杖,即使再高明的人也难为无米之炊。
语文并不是仅凭感觉,靠语感做题。每个题型都有解题方法,作答时要找到相应的答题方法。比如根据语病中常见的出错规律看句子的易错点,赏析题的三步答题法,作用题一般从文章结构、思想内容及情感、表达效果三大方面作答。象征意义包括浅层的具体义和深层的抽象义。语言文字应用题要审出题目中的隐含要求,寓意题要答出与人生相关的深层义,而不能太过浅显,停留于故事本身。社科类文章的错误点有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因果倒置、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断句题要找到一些断句标志,对称句,谓词结构、固定句式等。
纵观你上交的答题卷,站在阅卷人的角度,你的答题卷面怎样能得高分。首先卷面整洁,不涂涂抹抹。其次,答题分条分点,简明扼要,脉络清晰,语言精炼,回答到点子上,切中要害,不给人凑字数的感觉。卷面整洁,字既不挤挤巴巴,也不稀稀拉拉,更不会画地图。字要写规矩,作文有起承转合,而不是匆匆忙忙赶字数,甚至还给人没写完就收尾的感觉。作文言之有物,不过于虚华;言之有情,不无病呻吟;言之有理,不信口雌黄。文质彬彬,而不是假大空。
语文主观题答题最重要的是概括思维和解析思维。概括题型如概括原因、情节、人物形象,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一定要有概括思维,精准定位,找出主题词,高度凝炼。概括是一种语文能力,但细致分析的解析思维也是语文能力的体现。如果答题时过于简单,粗线条,也势必影响得分。解析思维要求我们能结合原文细致分析情感的表达,分析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主旨。概括思维与解析思维的结合往往是最佳的答题方式。在写作中运用这两种思维形成段落也可使文章脉络清晰,类似于总分总结构,举例论证时也可以形成议论和叙述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平时在练习做题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两种思维的训练。
要使用语文专业术语,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例如,具体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叙述人称及其作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侧面烘托等。主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诗歌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意象与意境、想象与联想、点染手法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议论结构——并列式、层递式、总分式。只有了解这些语文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答题,答题时使用这些专业术语也正是得分点。
以上十大语文解题意识,既要综合掌握,也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若能在做题时熟练应用,并形成答题习惯,可以为语文考试赢得高分助一臂之力。我们应该从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题,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确保尽最大可能不失分或少失分,使语文学科也成为拉分科目。
教育探讨、政策咨询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