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ZJUN
10 月 19 日午休的时候,手机微信突然弹出了一条信息。
是轩哥发来的,「你知道吗,我们医院通州的新院区今天开诊了。」
轩哥是北京安贞医院导管室的一名技师,他是我现实中的健身搭子,也是我互联网上的好邻居。
「那你岂不是需要两头跑了?」
「我们还好,可能要辛苦那帮医生了,哈哈。」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甲医院争相上演「出五环记」
算下来,这也不是第一家北京三甲医院在五环外建新院区了。
事实上,在更早的时期,北京的多家顶级三甲医院便已踏上了向五环以外扩展的「战略征途」。
北京的医疗系统基本分为 5 大阵营,协和系、北医系、解放军系、首医系和清华系,这 5 大阵营近乎垄断了北京所有的顶级医疗资源。
2016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已经在北京亦庄破土动工,开启了其扩建之旅,并于 2020 年 11 月 20 日正式开诊。从北京的崇文门到荣昌东街,这中间跨越了 23 公里,至此,同仁医院拥有了东、西、南三个院区。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
(图源:北京同仁医院官网)
转年的 2021 年 12 月,北京天坛医院花乡院区也正式开诊,从天坛公园南门转移阵地后,院区面积升级至老院区的 4 倍,床位也翻了一番。
海面貌似风平浪静了两年,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各大三甲医院在此期间纷纷选址、投资,蓄势待发。
2023 年 10 月,北京医疗界迎来了繁忙的 1 个月,3 家医院纷纷爆出动工通知。
10 月 16 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院区项目在昌平区开始动工,10 月 24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通州院区总面积比西直门院区和白塔寺院区的总和还要大。10 月 29 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二期工程也宣布正式开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
(图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网)
截至现在,北京儿童医院亦庄新院区也即将开工建设,预计总面积 29 万平,总投资约 34 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也即将动工,预计 2026 年完工。
各大三甲医院纷纷出走城中心「老营」,向五环、六环外「安营扎寨」,北京的医学院校也坐不住了。
2023 年 10 月 10 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与昌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医学部新校区(昌平校区)。地址就在昌平区生命科学园,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仅一路之隔。
同年的 10 月 30 日,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在北京大兴区正式开工,地址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北扩区,校本部土地面积共计约 1100 亩,项目预估投资 69 亿元,预计 2027 年完工。(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文章:总投资 69 亿,这所医科大学将整体搬迁)
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效果图
(图源:首都医科大学官网)
此前 2022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天津市正式签署《院市共建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协议》,将在天津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年开始规划建设位于房山良乡大学城的新校区。已经于 2015 年投入使用,迎接第一批本专科生。
至此,北京的 4 所医学院校纷纷将外扩提上日程。
究竟是何原因,促使越来越多位于北京城区内的顶级三甲医院选择「分兵布阵」,向外扩张?
「拥挤」的北京和「倾斜」的政策
在《2021 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排行榜》中,前 10 名有 5 家医院在北京,前 20 名有 9 家医院在北京[1]。中国顶尖的手术在北京的医院里,中国的顶尖医院约半数都在北京。这些医院在医学界如雷贯耳,在普通大众心里,也是救命的「定海神针」。
但,北京开始变得拥挤了。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84.3 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312 人[2],到 2023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上涨至 2185.8 万人[3]。
除了常住人口的上涨,北京市异地就医患者人数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据北京市医保局发布的数据,2022 年北京市接待的异地患者人数为 3812.35 万人次,基金支付达到 809.19 亿元。对于 2023 年北京市接待的具体异地患者人数目前缺少具体数据,但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统计,仅在 2023 年内,异地在京直接结算的人次就达到了 2301.74 万[4、5]。
另一方面,医院也挤。
笔者此前就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随着进京流程的简化,门诊和住院人数也直线上升。之前半天的门诊看 20 个固定号,算上复诊加号能看 25 个左右,11 点半结束绰绰有余,现在人刚到门诊,还没沾凳子,先加 10 个复诊号,没办法,病人太多手术排的太久,病房周末都开手术了,复诊病人自然也就多了。
根据 2023 年北京卫生健康工作统计资料简编数据显示,北京三级医院数量达 135 家,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为 29089.4 万人次[6]。其中,北京协和医院年接诊患者量超 700 万人次,日均接诊量近 2 万人次。顶尖医疗资源汇集,患者潮水般涌来,同时带来的是挂号难、住院难等一系列问题。
政策上,其实也对大三甲新建院区有所倾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 2018 年 4 月 17 日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属(管)单位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在京综合性医院不得在北京五环内扩大占地规模、增加床位数量,相关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
这一规定导致各大医院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市副中心、远郊区域或京外迁建、疏解。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 年 3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一院多区」模式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
这一政策为三甲医院建新院外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图源:医政医管局)
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要求,根据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以及交通条件、诊疗需求等,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合理配置各区域医疗机构数量。
这一规定为三甲医院建新院外扩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依据。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岗位多了,工作量也大了
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新的院区代表了更大的就诊空间,更多的床位,能更好的提升整体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更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
一位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陈冰(化名)表示:「临床是一门实践的学科,需要有大量的病人和实践来推动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新的院区也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面对工作量的激增,相应岗位也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
我们对比了北京同仁医院 2018 年和 2019 年(新院区启用前一年)的招聘信息,据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信息,北京同仁医院在 2018 年招聘 95 人;2019 年招聘人数 114 人,总体招聘的趋势有所增加。
据北京天坛医院人力资源处发布的公告,在 2018 年,招聘岗位多达 187 人;2019 年的招聘岗位有 77 人;2020 年共计招聘 93 人;2021 年与前一年持平,2022 年仅有小范围招聘。此外,据安贞医院发布的招聘公告显示,2022 年招聘岗位 42 人,然而到 2023 年,招聘岗位多达 396 人。
看来对于「新阵地」的建立,要提前「招兵买马」。
图文无关
(图源:视觉中国)
新院区的建立确实带来了更多的招聘岗位,但坚守一线多年的「老兵」们肩上的担子却也没有减轻。
目前,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在不同的院区都会安排门诊。
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手术室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主治医师们在手术室走廊里电话催促管床医生赶紧带病人到手术室,「赶紧带病人啊,主任下午南区(亦庄院区)出门诊,这眼看快 11 点了,你想让主任做完手术直接『飞』去南区?」
确实,23 公里的路程,不仅主任们「急急急」,其他医生也很急。
同仁医院的主治医生李蕾(化名),每周二的下午和周四全天都要在新院区出门诊,为了方便兼顾两个院区的工作,她把在崇文门附近的住房租了出去,带着家人,转头在蒲黄榆地铁站租了一间房子,因为蒲黄榆地铁站到达两个院区的时间差不多。
「每周二上午我还是在崇文门这边做手术,科里手术病人多,我现在带组不上台不合适,总不能把主任们和管床医生扔在台上。」
中午 12 点左右,最多 12 点 15 分,李蕾就得马不停蹄的坐地铁去新院区出门诊,「很多时候是吃不上饭的。」
(图源:李蕾提供)
另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住院总医师梁影(化名),刚刚从为期 1 年的院总职位上完成考核,只有通过了院总的洗礼,才能继续晋升主治医师,通常一个病区会有 2 个住院总医师。
「回想院总的那段日子,无论老院区还是新院区,我都待过,除了住院医师们的固定夜班,也需要院总值二线,我隔一天一个夜班,下了夜班很多情况也得在科里加班。」
梁影说她在新院区时最多连续 1 周没有见过孩子的面,「每天我到家她就睡了,我该去上班了她还没醒。」
老院区看到的日出
(图源:梁影提供)
新院区的建立,对于患者就诊也有一些不便。
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悦悦的母亲表示,北京儿童医院的肿瘤内科搬到顺义之后,只能在顺义租房子,每次需要来老院区或者城区的其他医院复查时,路上的花费和时间都很多。
刚刚在新院区做完手术的小王在出院时和管床医生说:「医生,复查号能不能帮我约老院区的,我住的离那边近,但是那边手术床位太紧张了,只能来新院这边做。」
然而,新院区建立后,收益有什么样的变化?
从效益上看,北京同仁医院在亦庄院区扩建后的效益变化尤为明显。根据医院发布的 2023 年度财务报告,医院年度收支总计为 651464.20 万元,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 59364.55 万元,增长率达到了 10.03%。其中,年度收入合计为 515827.69 万元,同比增加 39795.78 万元,增长率为 8.36%。
(图源:北京同仁医院官网)
从缓解就诊压力上看,以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为例。天坛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后,2022 年天坛医院门诊量达 129 万余人次,出院患者 6.8 万余人次,手术操作 4.3 万余例,平均住院日 5.6 天,患者满意度达 99%。
众多三甲医院纷纷向五环以外拓展,对于北京的医疗布局而言,一个全新的「战场」正悄然成型……
策划:ZJUN | 监制:carollero
题图来源:北京城建集团
参考资料:
[1] https://mp.weixin.qq.com/s/gAagVz0S5iHbThwIX3GpGA
[2] 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5] 2023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 http://www.phic.org.cn/tjsj/wstj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