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州立大学|NASA兰利研究中心:缝合增强对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抗拉性能的影响

学术   2025-01-18 08:56   陕西  

本篇文章已开启快捷转载,其他微信公众号可自由转载

摘要:由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度低且存在几何不连续性,T 形接头容易受到剥离载荷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了厚度方向的缝合技术来增强这种接头的层间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缝合的接头相比,缝合接头的最大载荷、位移和吸收能量分别提高了 16 %、34 % 和 58 %。研究还分析了接头的失效机理,发现缝合技术显著提高了 T 形接头的损伤容限,突出了其在增强大型航空航天结构完整性方面的有效性。

PART 01

一.引言


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在航空航天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连接着相邻的平板或曲面结构(例如,机翼的上部和下部蒙皮)和横向构件(例如,加强筋)。然而,这些连接件容易受到剥离载荷的影响,导致层间失效,例如分层和脱粘,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和飞行安全。为了提高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的损伤容限,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增强方法,例如使用韧性树脂系统、添加填料、以及通过厚度增强技术(例如Z-pin、簇绒和缝合)。缝合增强因其易于制造和增强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关于缝合增强对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抗拉性能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

近日,《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期刊发表了一篇由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和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有关线缝增强对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抗拉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缝合增强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的抗拉性能和损伤容限,为提升大型航空航天结构的结构完整性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标题为“Pull-off behavior of stitched composite T-joints”。

PART 02

二.实验

研究人员使用干碳预成形件和厚度方向缝合技术制造了T型接头,并使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成型 (VARTM) 工艺进行固化。他们使用了两种缝合技术:双边链式缝合和单边改进链式缝合。双边链式缝合用于加强筋部分,而单边改进链式缝合用于蒙皮/法兰区域。缝合完成后,使用VARTM工艺将树脂注入预成形件中,并进行固化。最后,使用水射流切割机和带锯将固化后的T型接头切割成测试样品。

研究人员使用50 kN机械试验机对缝合和未缝合的T型接头进行了拔脱测试。测试过程中,使用数字图像相关系统监测了T型接头表面的应变,并使用应变片监测了加强筋的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缝合接头的最大载荷、位移和吸收能量分别比未缝合接头高约 16 %、34 % 和 58 %。

图 1 复合材料机翼蒙皮概念图。

图 2  T 型接头示意图。

图 3  (a) NASA 兰利研究中心 ISAAC 系统 (b) 单面末端执行器中使用的插入针和抓针。

图 4  切割前的 T 型接头腹板和蒙皮缝合位置。

PART 03

三.结果和分析

研究通过加载位移响应曲线分析了两种接头的初始失效载荷和位移、峰值载荷、极限位移以及吸收能量等参数,发现缝合接头在所有方面均优于未缝合接头,表明缝合可以有效提高 T 形接头的损伤容限。
其次,利用 DIC 系统获取了两种接头在加载过程中的表面应变场,并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损伤形态,发现未缝合接头主要在半径弯折区域和腹板/翼缘/蒙皮界面处发生分层,而缝合接头则主要在翼缘/蒙皮界面处发生分层。此外,缝合线可以有效桥接裂纹表面,延缓分层扩展,从而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和位移能力。

图 5 带有缝合位置和三角凸缘特征的缝合 T 型接头样品。

图 6 样品 US-1 的主应变和损伤起始 (图 9;段 AB) (a) 损伤前 (14.93 kN) (b) 初始损伤,分层轮廓 (14.51 kN)。

图 7  US-1 的裂缝路径和插入图中的横向基体裂纹和腹板中的分层。

PART 04

四.光学显微镜结果

缝合和未缝合接头都观察到纤维翘曲和树脂富集区域,尤其是在半径弯曲区域。此外,两种接头都观察到分层损伤沿着90°纤维方向扩展,并观察到分层迁移现象。与未缝合接头相比,缝合接头的加强筋和蒙皮/法兰区域周围存在更大的树脂富集区域,这可能是因为缝合过程中的纤维压实造成的。缝合接头的缝线在测试过程中未发生断裂,但在缝线之外的区域出现了分层损伤。

图 8 样品 S-1 的裂缝路径。

图 9 样品 S-1 在 (a) 点 3 (22.5 kN) 和 (b) 点 4 峰值后载荷 (14.8 kN) 的主应变。

图 10   (a) 在插入缝线周围树脂富集区域中的裂纹 (b) 在抓取缝线周围的树脂富集区域。

PART 05

五.小结

该研究表明,缝合增强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T型连接件的抗拉性能和损伤容限。缝合增强技术为提升大型航空航天结构的结构完整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缝合增强技术在不同结构和载荷条件下的应用,并开发更精确的数值模型来预测缝合增强T型连接件的行为。
原始文献:
Shah, A., Lovejoy, A. E., Sullivan, R. W., & Drake, D. A. (2024). Pull-off behavior of stitched composite T-joints.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88, 111911.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ompositesb.2024.111911
责任编辑:复小可
☟  如需阅读原始文献,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文章已开启快捷转载
☟  文献求助及技术交流群:640676531,540731372

【新课程】第一期“有限元方法与编程”培训!



投稿邮箱mech_of_comps@yeah.net 

投稿模板:公众号后台回复“前沿追踪模板”获取

微      信:mech_of_comps

QQ   群:640676531,5407313

复合材料力学
专注于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知识创作与分享,第一时间更新复合材料方向前沿资讯、技术方法、仿真案例、代码插件,助力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及读者专业技能的提升,深受学生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喜爱。“强化基础,聚焦前沿”,复合材料力学公众平台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