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发言摘登
1月21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工作。会上,省环科院作书面交流。
2024年,省环科院认真贯彻厅党组决策部署,以科技支撑美丽四川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持续巩固支撑美丽四川建设的生态环境科技保障。
注重科学研究实效
把科学研究支撑省厅成效作为体现科研价值和检验科研质效的重要标准,强化前店后厂支撑模式,全院科研紧贴省厅中心工作开展。要求全院科研以解决省内重点难点环境问题为导向,善于从实际需求中推导凝练科学问题,并通过科研攻关实现有效解决。将对厅支撑和服务地方中积累的新发现、新规律转化到技术研发和管理应用中,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一线”到“案头”。2024年,省环科院在长期支撑省厅总磷污染防治、流域生态补偿工作中形成的两项科研成果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篇政策建议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篇科技专报获厅主要领导批示。
注重抓好有组织科研
持续推进《院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3-2025)》实施,将有限科研资源更多聚焦在我省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并持续攻关。持续抓好新污染物治理等4个院跨部门创新研究团队组织实施,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科研工作,做好技术储备,更好支撑管理需求。发挥长江、黄河驻点跟踪研究和川南大气帮扶牵头作用,整合40余家科研单位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帮助地方改善环境质量。2024年,成功获批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实现了牵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6个课题,驻点服务8个市(州),解决水方面15项重点问题,推动川南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注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全力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建设,持续发挥好四川省新污染物控制与环境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建成部省共建环境卫星遥感应用基地。在环境健康领域持续发力,试制2套医院污水同步消杀除污装备,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中试示范;环境卫星遥感应用基地已可实现大范围、多尺度、多维度、多要素的精准实时立体生态监控能力。注重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牵引,打通“科研平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的创新链条。丘陵及高寒高海拔农村生活污水设备项目已形成关键技术7项,污水处理装备24套,研发成果已经进入实质性推广阶段。
注重强化人才引育
持续实施招才引智,从部华南所、上海大学引进2名人才任院副总工程师,新招收2名博士后、1名博士,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培养11名硕士攻读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博士学位,选派3名业务骨干到部大气司、中国环科院等顶岗锻炼,1位同志入选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举办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要求在厅帮助工作人员抓住难得机遇,提高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