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是春节期间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
此时的你,是不是刚结束亲朋团聚的欢声笑语,正盘算着新一年的目标与计划呢?
无论是立志学一门新技能,还是开启全新的职业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可能会给你些启发。
🎁 文末有新年福利,别错过~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创业江湖,年轻人不稀奇,00后却稀罕,17岁的高中生创业成功更是活久见。
他们不仅抓住了AI的东风,还用三款小而美的AI应用,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这条赛道上。
而且,不靠大厂背景、不烧投资人的钱,硬是靠200美元的启动资金,在8个月内创收近6000万人民币,谁听了不得直呼“太离谱了”?
故事的主角是三位AI创业狂人:
17岁的高中生Zach Yadegari、23岁的大学毕业生Blake Anderson和17岁的技术自学者Henry Langmack。
乍一看,这三人没什么共同点,一个在写代码,一个刚毕业,一个连科班都没念过,却因为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走到了一起。
他们用AI技术开发了三款应用:RizzGPT(现为FlowGPT)、Umax和Cal AI,直接贡献了154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
先来看看这些产品有多厉害
1. Cal AI
这款健康管理应用可以说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它能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帮用户自动追踪食物的卡路里。
拍张照片,系统就能告诉你这盘牛肉饭到底有几百大卡,精准又方便。
上线四个月,Cal AI的下载量就突破10万,年收入轻松破百万美元。
2. RizzGPT
这是Anderson的初代力作,一款“社交神器”。
它用ChatGPT生成聊天回复,专为那些在约会App上不知道怎么开口的直男设计,主打一个“教你说话好听”。
靠100美元的网红推广费,这款产品在一周内斩获20万次下载,首月收入就飙到8万美元。
3. Umax
这款应用则更贴近颜值经济,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穿搭和妆造建议,让你拍照好看又高级。
依托AI图像分析技术,Umax首月收入10万美元,后来每月轻松破50万,俨然成为时尚科技领域的小黑马。
乍看之下,这些产品似乎没什么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但正是他们对技术和市场的深度理解,帮助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 技术:AI不仅是工具,更是利器
他们在技术上的选择可以说既聪明又务实👇
1️⃣ Cal AI
Cal AI靠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卡路里追踪,用Python和Node.js搭建的后端确保了稳定性和扩展性。
为了提升识别精度,他们对用户反馈极其重视,能根据食物图片优化AI算法,最终将准确率提升到了90%。
2️⃣ RizzGPT
RizzGPT则依赖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通过优化提示词,让生成的聊天内容更贴近人类语言风格。
Anderson甚至笑称,这玩意儿在“搞暧昧”方面比他自己还懂。
3️⃣ Umax
Umax更是对AI图像处理的另一种探索。
它利用前沿的图像识别API分析用户照片,生成穿搭建议,直接戳中爱美人士的痛点。
2. 用户至上:从痛点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这三款应用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在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 Cal AI专治“想减肥却懒得手动记录卡路里”的懒癌晚期。
✅ RizzGPT帮“聊天小白”找回了社交自信。
✅ Umax则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变美。
这些应用的核心不是技术有多复杂,而是它们用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了用户最需要的东西。
3. 营销:花小钱办大事,低成本获客
谈到营销,必须给这群00后点个大大的赞。
1️⃣ 靠社媒做病毒式传播
Cal AI上线初期,他们在TikTok上发布了一系列简短但极具吸引力的视频,展示如何通过拍照追踪卡路里,迅速吸引了年轻用户的关注。
2️⃣ 利用小众网红
Anderson在推广RizzGPT时,找了两位Rizz内容创作者帮忙,每人只付了50美元。
这波低成本投入换来了爆炸级增长,下载量轻松突破20万。
3️⃣ 推荐码裂变
Cal AI通过推出推荐系统,让用户分享邀请码,成功打造了一波用户自发传播的热潮。
可以说,他们用极低的获客成本实现了惊人的回报。
00后的这波操作,不仅让人看到了AI技术的无限潜力,也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了满满的灵感。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
✅ 技术不一定需要多高深,找到用户痛点才是关键。
✅ 没钱也没关系,只要敢想敢干,100美元也能撬动百万收入。
✅ 营销不靠烧钱,抓住用户心理和传播渠道,一样能跑赢资本玩家。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站上舞台。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问自己一句:在这场AI浪潮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出,编程和技术能力是撬动未来的关键。
而你也可以在新的一年里为自己的技术成长助力,迈向更高的目标!
正值编程狮新春特惠活动进行中,AI编程课程和工具等你解锁🎉
👇点击阅读原文,直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