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网友发微博爆出B站内部员工袁某滥用权限,向网站植入恶意代码,导致用户在浏览视频时突然跳出“账号已被封禁”的提示页面。
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账号怎么说封就封了呢?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袁某是B站的开发人员,负责的是视频播放器和弹幕引擎的开发工作。
一次跟网友的骂战之后,他决定来点“极限操作”,直接利用自己的技术权限,在B站网页端植入了一段恶意的JavaScript代码。
当特定用户点击视频时,页面会被替换成一个空白页,并弹出“账号已被封禁”的提示。这段代码并没有实质性封禁用户,而是通过“伪装”让用户产生错觉。
而且让人头疼的是,这种通过前端脚本引入恶意代码的做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
B站作为一个大流量平台,用户浏览器中往往会缓存页面,如果用户不刷新缓存,就可能仍然加载到这段恶意代码。
为了彻底清除问题,B站已经移除了该段代码,并建议用户清除浏览器缓存和Cookies,以确保完全移除。
目前,B站已经开除了袁某,并表示会通报给监管机构。
很大可能B站会向警方报案,因为滥用职务权限,私自引入恶意代码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法律红线!
我们仔细想想这事件,其实还挺让人后怕的。这次事件虽然看似是个员工的恶作剧,但也暴露出B站在安全管理上的巨大漏洞。
员工袁某能轻松获取到用户的个人信息,还能随便在网站中植入恶意代码,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一个大流量网站,B站应该有严格的代码审核机制和权限管理,尤其是在推送新代码到生产版本时,应该有复核流程,确保不会出现类似的安全隐患。
显然,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导致了此次事件的发生。这次是个小规模的“恶作剧”,那下次呢?万一涉事员工把整个B站用户都“封禁”了呢?
如果下次黑客不是内部员工,而是外部攻击者,那后果可能就不止这么简单了。
同时,这件事也给程序员们敲了个警钟。
即使是技术能力再强的程序员,也不能忽视法律和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