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评标专家,可敬又可恶!

文摘   2024-12-16 10:04   安徽  
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两套体系之间就有很多的差异,相关法规在实行过程中,各省又有自己的规定和习俗。大部分的专家都会遵从本地的规定或者习惯。
但是也有一些学院派专家,非常看重合法合规性,一切以国家法规为标准!在评审过程中,善于纠正错误、勇于对抗权威,让人佩服!
但也有一些专家秉承着法条至上的原则,以为就自己懂法规,沾沾自喜,到处冷嘲热讽,以贬低其他专家为乐。
当大家谈论专家如何进行资格审查、或者分享评审资格审查时遇到的疑惑时,总有一些专家喜欢用一种看火星人或者白痴的口气说:
“你们该不会不知道政府采购法规定,资格审查必须由采购人负责吧?”
“专家怎么可以负责资格审查呢?你们真的是专家吗?资格审查专家连签字都不能签,你们竟然越俎代庖?”
这些专家习惯了自己本地区的规定,长期在舒适圈内,遇到有违他们固有认知的东西就会下意识的反驳和嘲讽。
“业绩怎么可能废标,你们不知道业绩只能做评分项,不能当成资格项吗?你真的是专家吗?”
“评标专家怎么可能当业主代表,胡编乱造”
 部分省份规定,工程建设类项目经济专家不能当组长。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事情,工程建设类项目,涉及的技术方法可能非常复杂,考虑到部分经济专家只懂造价,对技术方案不太精通,所以有此规定。
学院派专家就坐不住了:
“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经济专家不能当组长,你地方规定怎么可以违背上位法?凭什么经济专家不能当组长”
然而真要在评标的时候推荐他们为组长,又百般推脱:
“我是经济专家,技术方面不熟悉,不适合当组长。”
法规固然要遵守,但是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法很多规定,具体实施起来一直不尽人意,各地都有自己的一套执行办法。
评标委员会根据全体评标成员签字的原始评标记录和评标结果编写评标报告。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地方也是招标代理替大家写好,专家签字确认。一来评标报告格式固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二来真要让评标委员会来写,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
价格分理应由评标专家负责,可是实际上,很多地区都是代理代为计算好,专家负责复核。这也是基于价格分计算需要借助excel表格,而且经常有很复杂的价格计算方法,如果没有专业的经济专家参与,我相信很多技术专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价格分计算的。很多老专家不会excel公式,只能靠计算器手算,遇到投标人很多的情况,算一天都不一定能算对。
再比如分工评审,按规定自然是不能分工评审的但是真要严格执行不太实际啊。几十几百个投标人的情况下,一家一家的看,耗费的时间太长,成本太高,这是各方都不愿意接受的情况。
所以实际工作中,分工评审被默许,学院派专家头铁不同意分工的情况,我们也经常遇到,他们的观点是对的,能够坚持已见让人敬服!但是也不切实际,让人无语。
卫道者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类学院派专家?

特小道
欢迎关注!一起学习招投标,一起入评标专家库,聊一聊政采专家库如何选择专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