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路和人行道植树绿化明显不足,在酷暑天气中
第二,城市人行天桥大部分缺乏顶棚遮挡,无法起到避雨避暑的作用。
第三,老城区骑楼被大量拆除改建,导致人行道避雨避暑功能被削弱。
第四,地铁及其他地下通道的可及性和互通性差,相互割裂感严重,而地铁安检的事实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根据以上特点,建议充分调研并学习国际知名城市的先进经验,采取以下措施,改善上述问题。
1.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避免出现大量城市道路完全无树木无绿化遮挡的情况。
2. 改造优化过街设施,为市内所有天桥加装顶棚。
3. 对老城区骑楼等设施加大保护力度,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避免大拆大建。
4. 打通地铁、地下公共过街设施及地下商业设施通道,优化地铁安检的安排,做到真正的互联互通。
感谢你对广州交通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骑楼街构成了广州旧城肌理的骨架,反映了20 世纪初的广州城市由古典城市向近代化的发展状态,是广州从古代向近代、现代转型道路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
广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骑楼街保护,将骑楼街纳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进一步保护和延续骑楼街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实现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广州市组织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 年11 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对广州市骑楼街从物质空间的角度提出分级的保护、更新方针和措施。对于一类骑楼街进行重点保护,对于二类骑楼街进行保护和逐步整治。《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2019 年1月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历史城区范围为主,规划确定北京路等60 条道路的全部或局部作为骑楼街规划范围,传统骑楼街总长度26.5 公里,保护范围面积47.05 公顷,传统骑楼建筑总数3886 栋,提出传统骑楼街保护紫线、优化骑楼街保护利用分类等相关保护要求,实现骑楼街的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规划范围内涉及的建设活动,应按照《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支持连廊建设,推动打造慢行系统。2023 年11 月印发实施《广州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结合广州市日照充足、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将风雨连廊、景观亭廊、骑楼、过街楼等纳入“建筑公共开放空间”释义不计入容积率,支持在地铁站、公交站与小区接驳道路之间建设连廊,以及在小区内各楼栋建筑之间建设连廊、挑檐,建立适应广州气候特色的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最前1 公里与最后1 公里”步行体验。
感谢您对我市骑楼街保护工作的关心,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上坚持安全、协调、生态、易维护原则,统筹兼顾遮荫纳凉和景观美化功能,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立法层面予以明确。2022年修订发布了《广州市绿化条例》,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新建、扩建道路应当种植行道树,因地制宜选用遮荫效果良好的树种,并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二是推广特色风貌林荫路。2024年1月份,我局公布了广州市第一批特色风貌林荫路名录,进一步推进我市特色风貌林荫路保护,加强城市道路行道树管理引领示范作用,达到良好社会效应;三是加强城市新建、扩建道路绿化设计审核,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坚持科学绿化、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吃宜选用遮荫效果良好的树种;四是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巡查管理,在日常绿化巡查中及时发现植物缺株、黄土裸露问题,及时补种更换遮荫效果好的乡土树种,保护城市绿色空间。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绿化树木选种及养护工作,统筹兼顾遮荫纳凉、生态和景观美化功能。感谢您对林业园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网友:
您好,关于您通过人民网留言建议加强城市避雨避暑设施建设收悉,我司对此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关于打通地铁、地下公共过街设施及地下商业通道,实现城市避雨避暑功能的建议,我司充分理解打通地铁与其他地下设施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出行特别是极端天气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还能促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商业发展,在广州已有较多区域实现了站城融合,无法全部实施可能涉及到空间限制、规划设计、预算限制、用地布局、权属等客观因素和限制条件,下一阶段,我司会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民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尽可能地改善地铁站的环境和设施,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出行环境。
关于优化地铁安检的建议,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条规定,“乘客应自觉接受、配合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服从安全检查人员管理,维护安全检查秩序。”因此所有进入地铁站范围的乘客均需按要求接受安检。广州地铁也从便民和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各车站空间布局、客流组织、消防要求等多种因素,在满足上述条件的部分车站设置了过街通道;对于其他未设置过街通道的地铁站,请积极配合地铁站内的安检工作。
感谢您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您好!您的留言收悉。现答复如下:
广州在城市更新中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将文化传承贯穿全过程。在《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城市更新行动中要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不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坚持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调了对老城区的细致保护和合理利用。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关于深化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工作指引》 ,从顶层设计引导广州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协同推进,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坚持系统保护、完整保护、全面保护。
在老城区的改造提升中,广州市还特别强调了对骑楼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中明确了广州骑楼的保护范围,提出了分类保护措施,确保了骑楼街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如结合“一环三带,四片十街”的传统格局保护策略,采取改造、修缮等手段补充完善西关"骑楼环"并以上下九商圈、荔枝湾涌景区、恩宁路为发展重点,发展岭南文化旅游、传统商贸旅游功能。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