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即将接近任期尾声,在这一敏感时期,拜登政府的三名核心成员——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财政部长耶伦——纷纷在卸任前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言论。他们的言辞看似是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总结,但实际上更多是对可能接任总统的特朗普发出的警告:对中国,切不可意气用事。
伯恩斯:承认失败,却仍不忘强调遏制。
作为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本应是拜登政府中最了解中国的一位官员。然而,他卸任前的一番话却透露出矛盾与无奈。他首先坦言,美国过去对中国实施的多项制裁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这一承认本身已经是一个重磅信息,毕竟美国对中国的制裁策略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但与此同时,伯恩斯却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总体战略辩护,声称遏制中国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他还透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数据:在其日常工作中,仅有20%的时间用于与中国合作,而其余80%的时间则集中在对抗中国。这种“对抗为主、合作为辅”的模式,既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也展现了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逻辑。
伯恩斯的这番话实际上对特朗普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中国是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美国过去的策略未必能复制成功;第二,拜登政府虽然未能在制裁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至少在坚持对抗中国这一点上表现出了所谓的“勇气”。因此,伯恩斯似乎是在暗示特朗普:未来对华政策不能轻易退让,否则将被视为不如拜登强硬。
沙利文:强调军备不足,隐含五角大楼危机
作为拜登政府的核心智囊之一,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对华问题上的言论既有清醒的一面,也显得咄咄逼人。他最近公开表示,如果美军与中国发生对抗,其弹药储备将迅速耗尽。这一表态不仅暴露了美国军工业产能的短板,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在应对潜在中美冲突时的准备不足。
然而,沙利文的言论背后另有深意。他强调特朗普未来必须提升美军产能,特别是在造舰能力上缩小与中国的差距。这种表态看似是针对中美军力对比的警示,但更深层的目的可能是希望特朗普不要削减五角大楼的预算。
近年来,美国军费开支虽然居高不下,但效率却备受质疑。尤其是F-35战机等高价武器项目饱受批评,连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都多次公开调侃美军效率低下。近期有报道称,特朗普的团队计划对五角大楼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沙利文的表态无疑是在为五角大楼争取更多预算支持。
沙利文的逻辑是明确的:即便美军当前与中国的差距在扩大,但五角大楼的资金投入必须持续,否则这一差距将更加难以弥补。从这一角度来看,他对特朗普的警告更多是一种“危机公关”,意在保护军方的利益。
耶伦:从合作到挑刺,经济博弈的背后。
如果说伯恩斯和沙利文的言论更多聚焦于外交与军事领域,那么财政部长耶伦的发声则体现了中美在经济领域的深刻博弈。作为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核心人物之一,耶伦多次访问中国,并在华期间受到高规格接待。然而,每次返回美国后,她却总是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尖锐批评。
在卸任前,耶伦再次强调了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不满。她提到,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在自由贸易中的优势被削弱,中国的崛起让美国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她甚至公开质疑自由贸易的价值,认为它可能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耶伦的这些言论实际上是在提醒特朗普:未来必须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经济措施,例如增加关税或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这种主张与特朗普此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谋而合,但耶伦的角度更加聚焦于“自由贸易的反思”,试图为对华经济强硬政策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耶伦的这番表态也反映出美国内部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美国曾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却让美国感到威胁。耶伦的警告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际上也在向特朗普传递信息:未来对华经济政策不能仅仅是象征性的施压,而需要采取更具实际效果的措施。
三员猛将的共同点:对特朗普的防范。
从伯恩斯、沙利文到耶伦,他们在卸任前的表态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提醒特朗普不要在对华政策上掉以轻心。伯恩斯强调中国的难以对付,沙利文警告军事准备不足,耶伦则聚焦经济领域的压力。他们的言辞既是对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总结,也是对特朗普可能调整对华策略的防范。
这些言论的背后,反映了拜登政府对中美关系的深层担忧。无论是外交、军事还是经济,美国都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全面竞争压力。而对于即将可能接任的特朗普来说,这些警告既是挑战也是试探。如果特朗普选择在对华政策上与拜登政府截然不同,他可能会面临来自美国国内的强大阻力;而如果延续拜登的强硬路线,他又需要在执行力和效果上做出实质性突破。
拜登的最后发声:中美关系的下一步。
除了这三位核心成员的表态,拜登本人在卸任前的发声同样值得关注。作为美国的现任总统,他的对华政策虽然被认为强硬,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屡遭质疑。如何在卸任时对中美关系进行总结,不仅关系到他的历史定位,也可能为特朗普的执政提供某种框架。
可以预见,拜登在卸任前的最后发言中提及中国几乎是必然的。问题在于,他能否真正抓住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并为未来的双边关系提供建设性建议。如果他只是简单重复当前的强硬立场,而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那么他的表态很可能被视为对中国的另一轮“空喊口号”。
拜登政府的三员猛将卸任前的言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这些表态不仅是对过去政策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政策的警示。对于中国而言,这些警告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美国未来可能采取更加系统性的遏制策略,而机遇则在于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与调整,继续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中美关系的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拜登、特朗普,还是未来的任何一届美国政府,他们都必须正视中国的崛起,并寻找真正有效的双边合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