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港大开放日,广深家长挤满了香港大学地铁站;10个非本地生中8个来自内地;DSE内地考生一年翻三倍……当下内地家长对于香港教育的热情,和20年前“赴港生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内地的考生的蜂拥而至,让香港本地家长也坐不住了。一场关于“高考移民”的论战近日引发大量关注。与此同时,内地赴港热潮背后诸多隐忧也渐渐显现,香港,是中产家庭的教育“天堂”还是“天坑”?
01
八方人才齐聚香港,
掀起新一轮“高考移民潮”
先用几组教育数据感受一下香港的空前热度——
根据香港大学最新发布的在校学生及新生数据,2023-2024学年,中国内地本科生源人数继续上升,总计达到3,180人,相比上一学年的2,887人增加293人,涨幅超10%。内地本科生在非本地学生中所占比例也相当高,达到63.4%,而算上研究生就读人数,这一比例更是达到84.3%,换句话说,在港大就读各类课程的10个非本地生中有8个来自中国内地。
香港考评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学文凭试DSE约5万人报考,内地考生增到1400人,而以往最多一年仅400人。这些内地考生来自国际学校、港人子弟学校的非港人子弟或自学。
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其任期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数据,自特区政府2022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名人才携家人抵港。另有一个月初的新消息:现年48岁的斯诺克名将奥沙利文通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居民。
如此热度之下,香港本地人一下子慌了。
近日,一封香港市民写给香港教育局的投诉信在网上疯传,投诉信称一批因家长申请“优才”“高才”身份而拿到香港身份证的内地学生,没在香港上学却以香港本地生身份占用香港公立大学的就读名额,以低廉的学费入读,要求香港教育局重新定义“本地生身份”。
无独有偶,10月18日,香港本地家长成立“本地学生大学学额关注组”,并发表一份联署声明。这份声明再次把通过“快捷方式”入读香港本地大学的内地学生推上风口浪尖,同时声明要求政府尽快弥补政策漏洞,增加附加限制条件。
两封信内容相似,针对的也是同一群体。这一群体,既是香港JUPAS官网中(大学联合招生办法)的LS5(获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时未年满18岁的学生),也成了香港本地人眼中的“高考移民”。
事件发酵一周后的10月24日,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跟进新来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动议辩论做了总结发言,其中提到“政府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
▲香港政府一站通官网截图(前后拼接)
全文链接: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0/24/P2024102400420.htm)
02
粤港澳加速融合下,
香港教育的“喜”与“忧”
一方面,近几年,特别是疫情后,香港通过各种政策向内地人才张开怀抱,另一方面,持续涌入的内地家庭获得了优质但有限的教育资源。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加速了粤港澳融合发展的进程,香港也充分享受到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福利。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香港占了其中的61.4%,高居第一位。
2024年香港楼市“撤辣”,9个月里,内地人买走高达906亿港元的香港楼盘,占楼市总交易额的24%。
内地人的持续涌入,给香港经济发展注入巨大动能,内资赴港,既创造了就业,也拉动了消费。而在高层的发展规划中,推动三地教育合作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章节,一批“姊妹学校”“姊妹园”,以及港澳子弟学校便顺势而起。
融合发展也给香港推出的DSE课程提供了巨大市场,从规划落地的几年间,DSE课程已在多个省市遍地开花。
在大湾区的内地九个城市中,七个城市均开设DSE课程的学校或机构,总数超40所,除13所港澳子弟学校,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国际部和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各类型国际化学校中均有DSE课程班。
除了大湾区,北京和上海也是DSE课程的重点布局城市。根据顶思研究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开设DSE课程的学校已达10所,上海7所,全国范围内,苏州、成都、南京、西安、青岛、杭州、大连、石家庄等多个城市也陆续开设起DSE课程班。而DSE课程的最主要升学出口,便是港八大。
03
“高考移民”是内地中产的教育
“天堂”还是“天坑”?
反观内地,香港真的是内地中产的教育“天堂”吗?
疫情3年里,香港流失19万人才。于是通过各类人才计划,香港也加入了“抢人大战”在一众中介的渲染下,”香港身份“成了中产家庭“低成本、高收益”的投资,尤其适合不想卷、卷不动的北漂、沪漂等中产高知家庭。
于是,申请“优才”、“高才”的人数暴涨,最终获批门槛越来越高。并且获批也仅是获得临时身份证,想转为永居,需要在接下来的7年里续签两次。续签则需要提供诸如租房、买房记录、保险、消费记录、出入境记录等,如果在香港无固定住所,且有180天以上的离港记录,就极有可能无法续签,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内地工作,每年多往返几次香港,几乎是行不通的。
因此,想要顺利通关就需要在香港工作生活,结合香港物价水平,每年动辄就是大几十万的开销,这背后所需要花费的金钱和时间,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而这也成为这一波香港身份“烂尾事件”的背后原因。
除此之外,香港就业市场近年来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疫情冲击和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下,求职者面临就业难度增加。而对于内地人来说,在香港就业还面临一些特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法规审批、文化语言障碍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当然,和身份烂尾、就业难相比,最令人崩溃的还是越来越卷的升学。毕竟奔赴香港的很多内地家长本来就是冲着香港的教育来的。
2024年,香港大学收到2万多份非本地学生申请,录取人数1200人,港大录取率在6%左右,这个录取率已低于很多美本热门名校。
再看香港本地生录取数据,不得不说,在录取率上和非本地生差距巨大,“港三”高校本地生录取率近五年都稳定在20%以上,但近三年也呈现微幅下跌,“港八大”也保持相同趋势。
而未来随着内地申请人数进一步增长,录取分数线也势必水涨船高,语言成绩要求以及背景要求更加严格,录取比例极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相较于通过DSE去申请香港名校,内地家长之所以热衷香港身份,还因为孩子可以通过港澳台联考低分入读国内高校。而这不得不提及另一个残酷的现实:2024年港澳台联考预报名人数11,145人,较2023年暴涨42.1%。这当中香港考生占七成,在招生名额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竞争必然加剧。
结语
尽管香港并不是中介机构口中的“中产天堂”,但各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仍是内地中产家庭的首选。并且香港政府对于吸引内地人来港仍是积极主动。除了各种人才计划,香港还将通过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开拓更多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多措并举吸引高端人才来港。此外,香港八大公立院校招录本科新生政策也迎来调整,从2024/25学年开始,非本地学生的限额将从原来的20%提升至本地学生总数的40%……因此,未来香港是否会成为教育天堂,仍可以保持期待。
作者 | Andy
运营 | 天悦
顶思最新直播欢迎预约
👇👇👇
顶思资源库
学校会员 | 薪酬报告 | 学校图谱 | 行业报告 | 多大IBDP证书 | IPGCE资格证 | 领导力硕士 | RAISE大会 | 教师大会 | HR峰会 | 升导峰会 | 猎聘服务 | 招聘管理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