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化鸡场无抗养殖体系
1、无抗养殖的概念
无抗养殖是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无抗生素残留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抗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2、抗生素使用的历史
1946年首次报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日增重。
1950年底,美国FDA正式批准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应用。
60多年来,抗生素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养殖业。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中一半以上用于养殖业。
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养殖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作鸡、猪、肉牛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
3、抗生素使用产生的问题
(1)食品安全问题,“多宝鱼”事件
2006年在上海发现有大量人群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原因:养殖使用禁用药氯霉素、呋喃西林等。
氯霉素的最严重不良副作用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2)培养出超级细菌
长期小剂量使用抗菌药可使细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导致感染人后无药可治。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显示 :每年美国因感染超级耐药细菌而死亡的人数高达 6.3万人,欧盟范围内死亡人数也有 2.5万人。
超级细菌每年在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超过感染艾滋病毒的死亡人数。若超级细菌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得不到有效遏制,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可能增加 10万人。
4、无抗养殖发展方向
瑞典早在1986年迈出第一步,宣布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至2008年,丹麦国内养猪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比最高时减少近50%。2006年,欧盟成员国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我国目前也已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5、无抗养殖的困难所在
停止使用抗生素主要困难在于动物疾病上升,养殖效益下降。例如丹麦在停用抗生素之初,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倍。又如丹麦国内养猪生产已基本实现无抗生素,由于饲料转化率降低所致,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了8%-15%。而在中国,由于规模养殖的环境条件、密度条件、防疫条件均不如欧洲国家,可以想象,如果直接禁止在养殖中停用抗生素,将带来更大的损失。必须要有相应的步骤和解决方法。
中国的无抗养殖从2000年开始即有人研究,通过乳酸菌技术、中兽药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抗养殖。近年来,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无抗饲料见诸报道,亦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技术成熟、养殖效益等原因,未大规模推广。
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动物的生产性能均略有提高。基于环境控制的无抗养殖已经实现大规模养殖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办不到。
动物有病了必须要用药物来治疗。尽管目前微生态、多酶、酸化剂等等都能改善动物状况,但在防治疾病方面都有很大局限性,只有中药才是“药”。
二、中兽医药几个重要概念解析
(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
(1)动物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动物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系统,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在认识疾病,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时都要着眼于整体,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2)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在治疗动物疾病时,就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动物体的影响。
“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中的体现。
2、辨证论治
(1)“病”、“症”与“证”的概念
病:是从病因、病变、症状、传变等疾病的全过程。
症:指症状,是某个阶段的某种表现。
证:指“证候”或叫“证候群”;疾病某个阶段出现的能够反映疾病内在联系的症状群。如风寒感冒:... ...
在文学作品、网络乃至少数专业书上常误写成“症候”或“症候群”。
(二)中兽医的“治未病”
“治未病”包括两层含义:
1、未病先防:疫苗防疫,中药防治等。
2、既病防变:防治疾病往深重方向发展。
中兽医“治未病”的理念在现代养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化养殖场群体治疗的本质,不是在治疗已发病鸡,而是在治未发病的鸡。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包心包肝”,高热出血性疾病等。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
如:同是“腹泻”,湿热泄泻与虚寒泄泻治则、处方用药不同。
2、“异病同治”
如:禽喉炎、栓塞。新城疫等高热出血性疾病,都可以用“喉心宁”进行治疗。
(四)“个体辨证”与“群体辨证”
中兽医在讲个体防治同时,也同样重视群防群治。
1、“个体辨证”:
教科书上讲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都是针对个体进行的。
2、“群体辨证”:
群体辨证原本在兽医临床用的不多,近30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兴起,才引起重视。
群体辨证是指通过辨析特定群体在某一特定疾病传变过程中的共性症状信息,判断该群体所共有的主要证候,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群体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对疾病的群防群治。在规模化鸡场经常出现的营养性、环境性疾病,霉菌毒素等中毒性和很多传染性疾病等都必须进行群体辨证,采取“群防群治”。
做“群体辨证”时,一定要把中医辨证要与西医辨病及临床剖检结合起来进行。
三、鸡群几个常见病证的中药防治方案
中兽医讲的临床证候有200多个,主要针对猪、马、牛、羊个体辨证使用。小动物及家禽少有使用。
今天与各位交流几个鸡的临床常见的与环境、传染因素相关的病证的中药成方治疗方案。也就是把环境导致的自体微生物感染或病原微生物传播引发的部分常发疾病,按中兽医群体辨证归纳为几种证候,避开化药、抗生素用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有效治疗。
(一)正气(肺)虚弱
正气虚弱是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全身或某一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心、脾等脏腑气虚)所表现出的证候。
病因 (免疫机能下降):常见于鸡舍环境控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程序等出了问题;鸡转群、免疫等应激之后;因缺免、漏免、补免不及时等抗体水平不足;鸡出现某些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复期,或幼龄、老龄体弱鸡群等等。
主证:不同疾病因临床证候差异较大。如鸡舍温度低或高,鸡舍湿度过低;饲养密度过大;通风量过小、有害气体浓度高;饲料营养缺乏、饮喂失调或转群、免疫应激后等,鸡群行为会发生相应改变(如挤堆、张口呼吸等),少数鸡只开始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等条件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分析:鸡舍软硬件条件、饲养管理不足,或应激或疾病或老、幼等因素都会导致有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各脏腑机能衰退。正气虚弱导致鸡群整体状态不佳同时,易感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环境病,易爆发雏鸡沙门氏菌等垂直传播性疾病等。
防治法则:改善饲养管理,补气固表。
(二)湿热泻痢
泻痢是泄泻与痢疾两种证候的总称。
泄泻:分湿热泄泻、寒湿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等。
痢疾:分湿热痢疾、虚寒痢疾等。
湿热泄泻与湿热痢疾粪便虽有差异,但病因相似,在规模养殖场多见,群体防治法则类同,因此,合并到一起讨论。
病因:鸡体外感暑湿、体内伏邪萌发(垂直传播)或感染疫疠之气(大肠杆菌、病毒病等多种传染因素),或喂霉败的饲料,以致湿热或疫毒蕴结于胃,下注于肠,损伤气血而发病。多见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毒病伴发的急性胃肠感染,霉菌毒素中毒等病程中。
主证:病鸡聚团,不食或少食,绒毛松乱,两翼下垂,低头缩颈,闭眼昏睡,排黑色、白色、黄色、绿色或西红柿样、糖稀样稀粪,粪便清稀量大或少量多次,粪便粘腻腥臭(进入鸡舍便可嗅知),或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
分析:湿热或热毒互结,壅积大肠,气血受阻,故见有腹痛站卧频繁,不食或少食,绒毛松乱,两翼下垂,低头缩颈;湿热下注大肠损伤肠络,传导失职出现泻痢,腐肉粘液随大便而下,故粪便粘腻腥臭;湿热之邪伤害气血,故下痢脓血;均为湿热之象。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痢。
相近病症治则方案:
1、寒湿泄泻 暑热天,鸡舍降温不力,导致鸡大量喝水,出现水泄、过料者,治则为散表热、温里寒、利湿止泻。通风降温同时,用诃子微粉加干姜微粉。
2、热毒泻痢 高热出血、伴发泻痢者用清瘟败毒散或清热解毒口服液。
3、三焦实热泻痢,有包心包肝等全身性感染者,用黄连解毒散或重用四味穿心莲散等。
(三)肺热咳喘
病因:多因鸡舍干热或外感疫戾热毒;或因鸡舍温度低,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导致机体正气虚损,以致肺气宣降失常所致。见于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头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更常见于非典型新城疫、温和型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呼吸道病、呼吸道性大肠杆菌等病程中。
主证:病鸡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打喷嚏,流浆性或浆粘性鼻液,鼻窦、结膜、眼睑肿胀,生长发育缓慢,或逐渐消瘦;重者可见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闭眼嗜睡,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有的伸脖张口吸气,伴有气管罗音等。
剖检见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并有糜烂,气管内粘液量增加,呈半透明粘稠样或干酪样;有的伴发腺胃炎、气囊混浊或肺炎,或输尿管有酸盐沉积,伴有花斑肾等。
分析:肺主气,热伤肺气,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引起咳嗽;热毒雍肺,气道被阻,引发气喘;喉为肺系,肺热熏蒸,故咽喉肿账;热盛煎蒸津液为痰,痰随气上逆口鼻,故见鼻涕。
治则: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四)三焦实热
三焦实热多因实热蕴结于里,三焦化气行水(代谢)的功能失调,水液毒邪滞留体内,热邪充斥全身而引发。
病因: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鸡舍潮湿、拥挤、营养缺乏,应激等不良因素导致机体正气虚弱,使体内伏邪相对强盛或外遇强邪而发病。多出现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禽链球菌感染等疾病过程中,以高热、腹水为主,不见或少见出血症状者均可辨做此证。
主证与分析:热邪直中三焦,充斥表里者可迅速死亡。
热邪在表者则见体温升高,精神不好,缩颈,呆立不动,羽毛松乱,不食但欲饮。
热邪入里,在肺则见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带泡沫粘液,在肠则见剧烈下痢,粪便呈灰黄色或铜绿色,有时带血。
热邪滞留体内长期不去则见慢性呼吸困难和拉痢不止,损伤关节则见脚和翅部关节肿大,出现跛行。
治则:泻火解毒、通利三焦,化湿行水。
(五)气血两燔
主证:发病鸡体温升高,精神不好,闭眼嗜睡,表现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咳嗽,有的有喘鸣音;拉稀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泄殖腔充血、出血、肿胀;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只变现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停止。皮肤出血、剖检见部分器官有出血、或全身脏器出血。
分析:热毒亢盛,灼炽气分,故见高热;高热伤津,故见口渴饮水量增加;邪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见部分器官或全身脏器出血。
治则:清气解毒,凉血、燥湿止痢。
四、中兽医药在无抗养殖中的应用概况、优势及前景
(一)中兽医药在无抗养殖中应用概况
1、中兽医药在养殖上的应用回顾
(1)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养殖作为家庭副业。
(2)养殖形成产业的前30年,提高效益是第一位,食品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绿色无抗养殖产业的兴起,中兽医药引起空前重视。
据兽药协会统计,2017年兽药销售额473.11亿,中兽药44.25亿元(含80%劣质中药),占9.35%。
2、中兽医药在无抗养殖中应用现状
(1)猪、牛羊养殖应用
少数生产有机奶企业全程用中药。
(2)家禽养殖应用
蛋禽养殖应用:开产前使用西药,少数高端产品开产后使用中药保健。
肉鸡、鸭、鹅养殖应用:前期大量使用西药原料,少数企业在后期使用一些中药。由于真正的中药使用成本高,总体处于配角地位(与西药搭配使用)或概念炒作。
(二)中兽医药在无抗养殖中应用优势
1、疾病防治保健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可用于动物疾病防治,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抗细菌、抗病毒、提升机体免疫力等)。
2、提高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
3、无抗药性和耐药性,大多数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等。
4、中药具有天然特性。本身是天然有机物,符合绿色、有机和生态食品生产要求。
无抗养殖一定是以规模化养殖为前提的,兽药作为生产资料,成本的可承受、应用省人工,才可能使优势得以发挥,不同剂型差异巨大。
中药散剂用药量大、使用成本高,颗粒饲料不能用。
中药口服液是规模化养殖场使用最方便的剂型,但其有效成分减弱、制造费用较高是其制约因素。
(三)中兽医药在无抗养殖中应用前景
1、看兽药、饲料行业管理
(1)从农业部停止在食用动物使用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停止硫酸粘菌素促生长中的使用,停止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使用开始,到农业农村部重新修订《兽药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情形》,严打抗生素滥用。
(2)兽药行业下阶段监管要点:
围绕“产好药”全链条严管(4G质量规范);
围绕“用好药”规范养殖环节兽药使用;
围绕“少用药”推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制定发布促生长类“药添字”退出计划;
围绕“强基础”持续加强兽药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兽药管理条例》等基础法规。
(3)饲料行业,农业部第2625号公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关于开展饲料质量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公示“徐州远方中汇案”。
行业管理当前和未来只有一个主题:食品安全,饲料“禁抗”和兽药“减抗”。
2、看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奶业规范走在了前边,我国“有机奶”生产蓬勃兴起。上海“多宝鱼”事件引发水厂养殖用药规范。
双汇“瘦肉精”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猪肉生产。
山东六合“速生鸡”事件引发肉鸡用药规范。
欧洲的“毒鸡蛋”事件发酵,波及我国蛋鸡行业,使鸡蛋抗生素检测进入常态。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
《意见》要求简化优化流程,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健全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
未来10年有机奶与无药残肉、蛋、奶将逐步成为我国百姓消费主体。
3、看全国上下大的小养殖培训哪个不是与“无抗”联系在一起?
这是民意!
减抗与禁抗,用什么来替代?微生态?酶制剂?酸化剂?.... .... ?中药?
作为“药物”还须用“药”来替代。
抗生素首先是“药物”,药的防病治病作用(尤其是感染或传染性疾病),只有用“药”来替代。因此,中药在减抗与禁抗过程中一定是主力军。
五、中兽药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先问各位养殖老总一个问题:你觉着中药用着怎么样?
大养殖企业老总常会说“中药用和不用感觉都差不多”。小养殖场老板说,我最喜欢“价格便宜”又能“立竿见影”的中药。普遍的认识是,“中药只能用于调理保健,真正有了病还必须用西药”。
中兽药目前陷入了深度的信任危机!中药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管理层面问题
由于我国《兽药典》中药成品制剂标准过低,导致中兽药产品市场混乱乃至炒作虚假概念。
国家制定兽药标准坚持的是安全、有效、可控三原则。但西药合格的就是有效的,中药合格的不一定有效。
很多散剂标准都只有性状和纤维鉴别,少有定性定量分析。
兽药GMP设计本来是过程监管,实际操作是结果监管,对于投什么药材实际没人管。
(二)生产层面问题
1、药材好,药才可能好!
(1)好中药一定是用高等级道地药材生产出来的,但药材等级高低和是否道地在药典成品标准上是区分不开的。
不少厂家把住标准底线,采购劣质药材乃至下脚料生产合格而无效的产品。
钻饲料监管漏洞空子,把过去大复方、滥添滥加的产品都以饲料或添加剂号生产,躲避兽药监管。
2、高等级道地药材与伪劣药材价格比较
各厂家中药价格天壤之别,差在哪儿?厂家中药产品价格高低的差别,不是厂家利润和费用高低不同造成的,而是中药材的真假和等级优劣差别不同造成的。
(三)市场层面问题
经销商心中的好产品是什么?
滥添滥加中药,让养殖户感觉有奇效,价格便宜又好用,经销商乐意卖。
“价格高”是“真中药”市场销售困难的最大障碍。
由于中药价格高但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导致概念炒作、造假者趋之若鹜。多年来市场上对中兽药及超微粉概念的虚假炒作,导致养殖者对中药失去了信心。
(四)使用层面问题
1、贪图便宜,购买假劣中药
养殖集团招标,只要合格,谁家便宜谁中标。
有些中大型养殖场,在厂家报价基础上直接砍价30%,同意就成交。
养殖户,不管是饲料号还是兽药号,不管合格不合格,只要价格便宜又能立竿见影就行。
2、降低成本,用量不足
生产厂家推荐用量小,要达到治疗目的必须配用其他药。
3、不加辨证,把中药当西药用
把中药直接当成抗细菌或抗病毒药来使用。
4、中药和化药液体制剂混配使用
双黄连口服液不能和盐酸多西环素和喹诺酮类同时使用,双黄连口服液中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和盐酸多西环素和喹诺酮类拮抗产生沉淀。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金银花与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会双双疗效降低。
甘草颗粒不能和酸性药物同时使用,甘草颗粒的检测鉴别项目中有甘草颗粒遇酸沉淀,遇碱溶解;由于大部分的中药口服液和化药水溶液都是酸性,所有甘草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尽量单独使用。
5、中兽药与疫苗同时使用
许多中药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例如:板兰根、麻黄、三七、大黄、大青叶、女贞叶、白头翁、蒲公英、薄荷等可以直接杀死病毒。因此这类药物和活疫苗同时使用会杀死疫苗。中药口服液和疫苗同时使用。中药口服液中都会用到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这两种成分对活疫苗都有相对的灭活作用。
六、养殖者如何选用兽药才能保证安全?
1. 病毒病只能用中药。
2. 开产鸡细菌病能用中药不要用西药。
3. 用药的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用中药不要图便宜,要选有品牌(凭良心生产)的厂家。
4. 必须用西药时按农业部规范使用
(掌握好弃蛋期,休药期等)。
作者简介:
张国祖,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中兽医教研室教授,
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药学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动保协会河南分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中国养殖业联盟。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如有侵权,及时删除。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略有删减,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