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信托公司将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聚焦“五篇大文章”,加快推动服务生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以期尽快实现盈利模式转变,打造新的盈利支撑体系。
监管指导精细化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信托资产规模余额达到27万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末增加3.0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52%,实现了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信托资产规模连续9个季度的正增长。同时,实现了行业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
目前,行业“1+N”制度体系正在制定,其中,‘1’指《关于信托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指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的细则。同时透露《信托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有望尽快落地。
叠加前期资管新规、三分类新规以及分级分类监管政策,行业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信托业监管将从行业的广义监管正式进入业务监管和功能化监管格局,家族/家庭信托等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本源业务也将在更加精细化、分类化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找到更为清晰的发展路径,推动信托功能全面发挥。
展业模式差异化
新的市场环境下,以信托业务三大类、25小类为发展方向,不同资质、不同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将在产业、股东、人才、客户资源以及市场渠道等禀赋差异化和监管要求差异化下,进入不同的发展轨道。通过在25小类中选取“N”类业务,打造专业服务领域,以特色化定位,开展异质性竞争。
例如部分实体经济产业背景优厚的机构,可通过探索“信托+产业”模式,以融促产,推动产业更好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背景信托机构,则可通过同业协同,融融结合模式,为投资人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保险背景信托公司可在养老服务信托等领域发力。全国化展业信托公司,可发挥市场资源优势,服务国家重要领域建设;区域型信托公司,则可重点挖掘区域资源,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总之,打造差异化竞争模式,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为必然选择。
产品定位精品化
相较低价、同质的产品货架,树立行业产品品牌,通过优质服务或增值服务,打造出某类产品或服务的“精品店”,将成为下一步信托公司经营发展的共识。
例如,在资产证券化服务领域,除基本的特殊目的载体受托服务外,能否提供Pre-ABS、投资、承销、顾问等多元化服务,实现“服务+投资”联动;在破产重整领域,除架构功能外,能否通过整合资源为重整企业提供共益债投资、并购重组等服务,加速企业纾困;在养老服务信托领域,能否提供养老消费、养老产业投资等增值服务;抑或在标品债券、股票投资、股权投资领域,业绩走势能否进入行业前列等,均是未来投资人筛选优质信托产品的重要标准。从规模化扩张向优胜劣汰精品化发展,不仅是信托行业也是信托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着力打造专业化
2025年,信托公司发展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满足新时期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
一方面,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引进培养专业人才,补充行业相关领域专业基础深厚、专业功底精深、专业能力高超、专业经验丰富的专家人才,培育“术业有专攻”的业务团队,以人才的专业化带动业务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是未来信托在资管行业立足的关键。目前,除少数信托公司科技化进展较大外,多数信托公司受制于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基础仍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匹配新三分类下信托业务向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效率化转型的需求。后续,行业应继续加大信息科技领域的投入,重点围绕资产管理价值链推动投研平台化、以客户为中心推动财富管理数字化、针对资产服务信托提升运营智能化等领域,全面提升信托科技赋能能力,打造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业务功能复合化
发挥好信托功能性特点,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单一金融功能已难以满足并难以适应新时期实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传承等多元化需求。未来,信托业须主动发挥财产独立的制度优势和灵活的跨市场资源配置优势,以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并重发展为策略方针,构建“资产管理+资产服务”双轮驱动增长引擎。通过集成财富管理的制度功能和资产管理的金融功能,可实现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服务。例如,依托资产管理信托长期培育的投融资和资产配置等金融功能,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预付费服务信托、家族/家庭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等服务信托,整合资源将信托触角进一步延伸至金融领域之外的第三养老支柱、风险资产处置、社会治理、民事服务和第三次分配等功能领域,以复合化功能,满足委托人多元化信托目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作者:邢 成、王 楠
来源:中 国 银 行 保 险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