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 国之大者,南京大学挺膺勇担当

百科   2025-01-02 13:33   北京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南京大学是旗帜高扬的“红色南大”
与家国同向、与时代同行
许党报国的精神底色历久弥坚
南京大学是学脉绵长的“厚重南大”
肇始三江、并溯二源
负笈万里报国归的光荣传统赓续百廿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大楼)


南京大学也是
风华正茂的“朝气南大”
团结奋斗、争先进位
坐言起行、应势而动
正成为南大人的青春誓言
南京大学更是
勇立潮头的“卓越南大”
攀登科技高峰、传承中华文脉
培养一流人才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是南京大学的校训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是南大学子一百二十余年来
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科学家李四光跨界谱曲《行路难》


1932年,李四光,这位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任南京大学代理校长。从1904年东渡日本,到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李四光跨越了整整十六载的留学之旅,每一步都镌刻着他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心。


(李四光旧照)


回忆李四光先生时,可能绝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他破除“中国贫油论”、发现和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等成果,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首现代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的曲谱,作者正是李四光

(中国第一首现代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曲谱)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让当时暂居巴黎的李四光心生愤慨。他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光明未来的追寻诉诸笔端、寄情音符,谱成这首《行路难》,交付友人,并在1920年毅然归国。


(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期间使用的小提琴)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四光化用李白《行路难》的诗意,用跳跃的音符,向世界表达了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心系祖国的信仰和上下求索的艰辛。


(李四光与家人合照)


在节目中,有一张特别的小纸条,这是李四光1971年去世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遗言。纸条上写着:“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利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四光心中所念,仍是国家之事;话中所嘱,皆为报国之责!


(李四光遗物中的小纸条)


剧透:《我的大学》还有更多超燃瞬间!


李四光的故事,感染着一代代南大人,无论何时,都要将“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作为毕生的自觉追求。五星红旗最初的设计者曾联松、“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他们都是南京大学的光荣与骄傲,他们的传奇故事,也都将在本期节目中精彩呈现。


(五星红旗最初设计者曾联松旧照)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旧照)


青春何以报国?挺膺勇担当!这是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给出的最响亮的回答。让我们跟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的脚步,走进这座学术的殿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社教节目中心 科教频道CCTV-10

2025年1月2日21:30

《我的大学》之《南京大学》

敬请收看!

【扫码关注·央视社教】


推荐阅读

👉《我的大学》,2025温暖绽放!

👉#2025文化跨年#神人兽面像:良渚古国的天人合一——《中华文明地标》:讲述“何以文明”的中国故事



总监制 | 杨继红  史   岩   

监   制 | 田   龙  那尔苏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陈   力  蔡   瑛

编   辑 | 祖雨萌  朱鑫垚  徐   茜

央视科教
感谢关注科教频道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