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用故事彰显“两路精神”的国家相册

百科   2025-01-08 16:54   北京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是开辟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设者们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路”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杂志社联合制作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于202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分为《开辟天路》《跨越天险》《相聚雪域》《坚韧之力》《福泽万里》五集,每集30分钟。传承“两路”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


《世界屋脊之路》采用纪实拍摄的手法,以“两路”精神为核心,展现70多年前,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卧冰雪、战高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感人故事,他们在“世界屋脊”,筑就了穿越“生命禁区”的伟大工程。为此,3000余英烈相继牺牲,雪山为证,历史铭记,精神不朽!

彰显“两路精神”,生动塑造筑路英雄群像,致敬“两路”开创者

20世纪50 年代初,11万筑路大军,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越巍峨昆仑、渡通天激流,不仅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还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同时还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不朽的精神丰碑。

重峦叠嶂,千年冰雪。复杂的地质条件,极端的高寒缺氧,使这方边陲之地在漫长岁月里被人们形容为“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该片用镜头刻画了筑路者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英雄群像,生动讲述了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精神。

彰显实干苦干加巧干。如在征服康藏路上第一险峰雀儿山时,面对巨石组成的山体,第五十三师第159团三连六O炮班班长张福林,被大家誉为“大炮手”。他摸索出“药室爆破法”,在山体里面开了一个“室”,然后“室内”四周又打了一些炮眼,最后40公斤炸药炸掉700多立方,超过国家当时的标准功效的260倍。可惜的是,张福林在一次施工中被巨石砸中,壮烈牺牲在这片天寒地冻的高原上。
彰显灾难面前不气馁。该片不回避巨大灾祸,面对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冰川融水爆发,新修的道路冲垮了,桥梁冲毁了,解放军五十四师的一个排和一个技工工区的十几顶帐篷被吞没了,几十名战士和工人全被山洪冲走了。悲惨,悲壮,这是修筑康藏公路的一场大灾难,损失惨重。后方筑路指挥部和技术人员召开了著名的加龙坝会议,并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确定对整条线路重新勘察设计。最终穿越14座海拔3000至5000米的高山、横跨10多条汹涌奔腾的江河,康藏公路如期建成。

彰显官兵一致,不惧生死,甘当路石慕生忠将军给彭德怀汇报工作,他讲即便全中国的骆驼死光,已经无法再保障西藏的后续粮食供给了,所以探路和修路必须要提上日程了。1954年春天,在踏上筑路征程前,44岁的慕生忠,在兰州拍下了一张目光坚毅的照片。此后,他在一把铁锹的木把手上刻下了“慕生忠之墓”几个字。他说,如果我修路死在哪里,就埋葬在哪里,就用这把铁锹当我的墓碑,我的头一定要朝着拉萨的方向。

彰显一代又一代接续修路第一代修通了“两路”,第二代维护好“两路”。路修好了,可是塌方泥石流,随时都可能把道路冲毁。为了掌握拉月塌方区的详细情况,李桦告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邹大龙等20余人组成了一支科学考察队,深入拉月地段进行专题考察。李桦所在的科考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塌方。巨大石方量的塌方,最终掩埋了考察队的9名队员,李桦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年,李桦只有31岁。第三代在前辈巨大牺牲换来的教训中,启迪了科学新思路:洪水、泥石流、滑坡难以预测,单纯的封堵并不能解决问题,合理的疏导就成为保护路桥的关键。后来建设的最新单塔悬索桥,通麦特大桥主梁距离地面近40米,桥跨长度256米,近7000平方米的中空,最大限度地为泥石流、洪水等留出了通过空间,进而保证了大桥和公路的安全。

用细节生动反映筑路大军的拼搏故事,

彰显“两路”带给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要用感人的细节和趣味性的细节讲述矛盾冲突点;同时也需要用代表人物特点的细节去塑造人物并丰富情节。该片在细节上下功夫,让每个细节都令人难忘。

“小细节”见证“大历史”。如征服绝壁千仞的二郎山,筑路者们在没有立足之地的悬崖峭壁上悬空凿炮眼,稍有不慎,就会被滚石砸中,唯一的保护措施是每人腰间系着的一根长度在2到7米之间的绳子,风一吹来,人会丧失平衡,或掉落悬崖之下。他们用的是钢钎和大铁锤这些简易的工具,稍有不慎,就会砸到手或脑袋。但是,他们不怕苦不怕死,革命热情高涨,硬是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如期通车!歌曲《歌唱二郎山》反映的就是他们充满革命激情,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小物件”反映“大情怀”。片中有四幅素描画稿,作者是叶祖镕。他是踏勘队中负责地形图测绘的成员。在队长余炯带领下,深入无人区进行勘测,与筑路大军几近失联数月。别人都以为他们牺牲了。后来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他们找到了兵站,冒着生命危险带回了宝贵的勘测报告。这四幅素描画,高原上的高原、雪山顶的垭口、绝壁间的天梯、险峰中的窄路、踏勘队沿途经历的各种地形,见证着在生死之间,踏勘队员的乐观豁达、无所畏惧。


用镜头聚焦了公路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幸福感,如那曲牧民益西拉姆一家,每天把挤出的牦牛奶卖给奶站,得到500多元收入。而奶站把新鲜的奶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很快运送到拉萨,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而过去路不好走,牦牛奶没有人收购。如今有了高速公路,靠养牦牛脱贫致富,给益西拉姆一家和当地藏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又如墨脱县,过去不通车。门巴人缺少日用品,日用品都是背进去,必须翻山,翻雪山,而每年翻雪山,门巴人都死了不少。修通了墨脱公路特别是高等级隧道和高速公路的开通,让墨脱人的生活进入了新时代。

努力践行“四力”,“叫好又叫座”,打造纪录片精品

《世界屋脊之路》视听语言丰富多样,张弛有度,画面饱满,是一部匠心打造的精品之作、一部配置优质资源的破圈传播之作。

一是节目组努力践行“四力”。深入西藏、四川、青海、重庆、贵州、陕西、海南七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跋涉2万多公里,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筑路往事。

二是通过浩瀚的资料收集、整理和遴选,让珍贵的历史影像再现。如在大渡河大桥修建之前,进藏大军的汽车渡河时,车头乘坐着皮划艇,车厢被战士们扛在肩膀上,到了大渡河对岸,大家再组装成一辆完整的卡车。还有战士们腰拴绳索,在峭壁上奋力打钢钎的珍贵镜头等,多维度地还原了川藏、青藏公路建设的壮丽史诗。

三是擅于使用同框对比和沉浸式体验。如用同框画面,展示高原峡谷上从简易桥、钢木混搭悬索桥到高等级的悬索大桥,给人以对比强烈的直观感受。每一座现代化桥梁的画面,壮美到令人窒息,每一帧都可以作为屏保。沉浸式体验“怒江72拐”,最低海拔3100米,最高处海拔4658米,短短12公里,却包含了72个连续的“之”字形,体现了筑路人匠心独运的巧思。而随着高速公路桥隧的修建,“怒江72拐”将成为历史,带给人无限感慨。

四是每一段采访和口述都感人肺腑。片中采访了60多位亲历者或后代家属,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回忆了自己或父辈建设“两路”的过程和难以割舍的情缘。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原军长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女士回忆父亲时动情地讲到:“他一生都在秉行国家的需要,党的需要,就是他的选择。”年近百岁的樊志华老人,他至今对当年筑路的经历记忆犹新。那是在雀儿山的寒冬时节,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队伍中不少人因缺氧和高山病倒下,甚至有队友永远留在了那片冰雪之地。

主旋律的纪录片实现了“叫好又叫座”,该片收视率和观众反馈都非常好。23-27日5天累计总计观众规模达2337.3万。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客户端、央视社教、央视科教,以及中国交建、中国交通报、《中国公路》杂志社、中国西藏网等融媒体矩阵各平台账号共发布《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节目相关短视频286条,阅读总播放量超849万次。网友们纷纷留言:“感谢先辈们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写下不朽篇章。” “致敬70多年前筑路英雄,两路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总台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跨越70年时光,追溯历史足迹。纪录片以宏大的叙事、细腻的呈现,直抵人心,带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影像之中,感受川藏、青藏公路从无到有、从艰难到辉煌的壮阔历程。其精良的制作,践行总台“满屏皆精品”的目标,成为值得典藏的彰显“两路精神”的国家相册。

撰稿:王永利

推荐阅读

👉 解开人类生老病死背后的秘密《顶尖科学》第二集《生死攸关》

👉《我的大学》| 向海图强的蓝色华章


总监制 | 杨继红      岩 

监   制 | 田               磊 

主   编 | 刘   铭   张德宏   蔡   瑛

编   辑 |  李苗青(实习)

央视科教
感谢关注科教频道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