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古建细节,探索历史切片中的“美丽密码”|图鉴

文摘   2024-09-03 06:00   北京  


董严

文物摄影|杜广磊

制图|夏文瑾



故宫,摄影杜广磊


中国古建有多美?随手一拍都是黄金比例。古人将古建看成一种“表达”,于细节处为我们呈现了几何设计、美学观点、朴素世界观等内容,探访古建,不只要看见整体,还要看见其中藏着的无数细节。


古建构件




01


屋脊兽


屋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安放的兽形构件,又叫脊兽,包括正脊两端的吞兽(又叫鸱吻)和四条垂脊上的蹲兽。



从建筑结构来说,屋脊兽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木栓、铁钉,防漏防嚷面采取的措施。因为飞檐翘角的戗脊上都盖有瓦,但因翘角上翘很高,瓦容易滑下,所以这些瓦中都有一孔,以此用铁钉把瓦固定在戗脊上,为了防漏、防锈,于是在钉之上再压一件装饰兽。


一般来说,宫殿等级越高,脊兽数量越多,太和殿作为故宫等级最高的宫殿,其屋脊兽数量达到了 10 个。


故宫太和殿的屋脊兽,从上至下分别为:嘲风、行什、斗牛、獬豸、狻猊、狎鱼、天马、海马、狮子、凤、龙、骑凤仙人



02


瓦当


瓦当,又名封头瓦,是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秦 夔龙纹大瓦当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03


梁架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唐佛光寺东大殿梁架剖面图(《中国建筑技术史》)

佛光寺为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从梁架做法上,中国传统建筑梁架形式可分为三种: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抬梁式结构就是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能很好的将建筑本身受到的作用力一层层向下传递至台基,从而保证了建筑的一个整体的稳定性,有很好的减震作用。抬梁式木构架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是皇家建筑群首选形式,也是古建筑木构架的代表。


唐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唐代晚期遗构)


唐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解剖图


七檩抬梁式屋架剖面图


提到梁架,就不得不说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北魏 悬空寺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店琮楼阁 40 余,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依靠榫接结构,嵌入崖内而不倒。


悬空寺 抬梁结构


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这座重达数十吨的 3 层寺庙孤独地悬挂在半空,建筑下方的柱子竟然会动?其实,悬空寺看似是这几根立柱在支撑,其实是上边的 27 根直径 50 厘米的横梁起主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横梁选用质地坚硬的铁杉木,通过桐油长时间浸泡后,一头做成剪刀型,插上木楔,再插入石孔,像膨胀螺栓一样,越打越紧。最终,打进三分之二,外露三分之一,这就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每根可以承受数吨之重。在力学原理的作用下,悬空的部分就被横梁牢牢拖住,只要横梁不断,寺庙就不倒。


穿斗式结构,其最大的特征是无梁,先用串枋将柱子串接起来,构成一榀榀(pǐn)的房架,另一个方向用斗枋把柱子穿起来,其网状结构的牢固性强,整体的韧性较强,整体结构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清 范家祠 传统穿斗式川西民居建筑


瑶族穿斗式民居


井干式结构不采用柱子和大梁,仅用圆木或加工的木头从下到上层层堆叠,形成房屋四面墙。四墙交接处木头交叉咬合,实质上是用木头筑成的墙体。这种结构最早出现在商朝后期的陵墓内,周到汉时期的陵墓长期沿用。但由于需要大量木材,耗费较多,多在木材充足的少数地区应用。



04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组成元素,通过榫卯之间纵横交错的组合,在不使用一根金属连接件的情况下,保证了许多木构古建筑能够屹立千年而岿然不倒。


在这个结构里,像弓一样的称为“栱”;如米斗造型的称为“斗”;枋就是横截面呈矩形长条形构件;而屋檐下挑檐的斜向杠杆类木构件,恰似鸟嘴或飞翼托举着屋檐,称为“昂”。


北宋 晋祠斗拱


明 故宫中和殿斗拱



山西应县木塔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它曾经历过明代 9 级大地震,以及近代邢台、唐山、大同等多次大地震的洗礼,依旧屹立不倒,岿然不动。


辽 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公元 1056 年),是一座位于山西北部的古建筑奇迹,被誉为“斗拱博物馆”。应县木塔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构造。作为一座纯木结构的高塔,高达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总重量约为 7400 多吨,八角五层六檐,外观上看似五层,实际上内部分为九层。它相当于现代建筑的 20 多层楼高,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


整座塔身未用一根铁钉,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斗拱的存在,赋予了木塔结构上的“弹性”。


辽 山西应县木塔斗拱


斗拱纵向支撑屋檐荷载传递至柱头,横向则连接左右的梁枋,使力量在建筑中得以交织和承载。斗栱系统由多个小木料榫接构成,形成小型悬臂梁,可以调整倾角并平衡弯矩。这些特性使得斗栱系统在地震或炮击时发挥阻尼作用,通过摩擦和错位消耗巨大的外部能量,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


辽 山西应县木塔斗拱


应县木塔的斗拱是其最为人称道的部分,全塔共用斗拱 54 种, 480 朵,形态各异,功能明确,既有支撑作用,又兼具装饰之美,堪称中国古代斗拱艺术的集大成者。


每一种斗拱都经过精心设计,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赋予了塔身以灵动之美。而按木塔斗拱所在的位置功能就有外檐柱头铺作、内槽补间铺作、一层副阶转角铺作等十几种。这些不同部位不同楼层所选用的斗拱均有样式差异,人站在木塔脚下,一眼望去,全是各种斗拱的交替铺陈。


05


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独特构件,宋代称“角替”,清代称“雀替”,它形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其作用主要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


雀替可以分为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骑马雀替、通雀替、花牙子、龙门雀替七种类别。


宋 宁波保国寺大殿雀替


明 阳泉水峪村关帝庙正殿雀替    


明 故宫雀替


清 骑马雀替



这是徽州古建中的人物雀替。徽商奔走于江湖行旅,或对酒当歌,或锱铢计较,这些生活场景为徽州民间艺人所采撷,一笔一划落在木材商,便有了人物雀替。


06


明瓦


从宋朝开始,在东南沿海逐渐流行一种名为明瓦的透光材料,明瓦比油纸更坚固耐用,被富人家中广泛采用。在苏州的拙政园见山楼,依然能看到使用明瓦的窗户。


明 拙政园见山楼  

明 拙政园见山楼的明瓦


明瓦起源于江南水乡,是用蚌壳制成的方形薄片,四角圆滑。制作过程包括刷洗、晾晒、切边、打磨、切片、打眼、固定等多道工序,非常繁琐。虽然原材料不昂贵,但由于工艺复杂,产量极少,因此在古代被视为奢侈品,多见于大户人家的花窗木格中。


最出名的明瓦当属故宫养心殿后檐上的窗罩,阳光洒下来时堪比现代阳光房。在故宫博物院 600 年大展上,展出了养心殿明瓦的结构模型,其材质被称为“海月”,海月其实是一种双壳纲贝类,因其透光且扁平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作明瓦。


明 故宫养心殿明瓦


透光扁平的海贝原料


打磨后的明瓦


清朝明瓦制作广告


07


透风


在故宫参观时,你可能会注意到宫殿两侧的红墙上有几个小窗户,比 A4 纸还小,用青砖制成,上面雕有花纹。这些窗户通常成对出现在墙面与墙根上下,有些高大墙体上甚至是一组三个。这样小的窗户显然不是为了采光。它们的实际用途是什么呢?


它叫“透风”,顾名思义,其功用就是给宫殿内作为支撑的柱子通风透气。


故宫墙面“透风”


中国古代宫殿采用木结构,真正支撑建筑的是柱子,因此有“墙倒房不塌”之说。柱子不直接打入地基,而是放在石头柱础上,以隔绝地下湿气。然而,有些柱子包裹在厚墙体中,柱子与墙体交接处的湿热空气容易滞留,长期会导致柱子糟朽。古人因此发明了“透风”技术。在砌墙时,用板瓦围住柱子,留出约5厘米的空隙,并在柱子上下端对应的墙体位置开15厘米宽、20厘米高的砖洞作为通风口,直达墙外,以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增强除湿效果,为了美观,通风口用镂空花纹的青砖装饰。


为了美观,通风口用镂空花纹的青砖装饰。



08


徽州民居


作为“徽州三绝”之一的民居,一大特色就是门楼或门罩,既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又起到装饰作用,这是徽派建筑对“门面”的一种典型装饰方式。


在形制上有字匾门、拱形门、垂花门、八字门、牌楼门等,门罩顶部通常采用青瓦翘檐,檐下用青砖嵌砌堆成富有变化的图案。门楼则更为复杂,由“楼”和“罩”两部分构成,仿照牌楼式样,用砖石砌出柱坊斗拱,上加屋檐,雕刻精美,这种门楼主要用于官宦或富商之家,侧面彰显着民居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



民居之妙还在三雕——木雕、石雕与砖雕


徽州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以质地细密的水磨青砖为原料,通过选砖、放样、打坯、精雕、打磨、修补等工序,制作出造型各异的砖雕。


徽州砖雕常用建筑位置图


徽州砖雕题材广泛,“游春图人物”便是最好的注脚,由 78 块砖石雕砌六层,花样各异。



徽州木雕是工匠们就地取材,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将多种纹样镌刻于窗扇、栏板、粱拖、檐条等处。戏曲人物宝相花窗扇是徽州木雕的代表作。


戏曲人物宝相花窗扇


窗扇中间的戏曲人物


龙纹镂空窗扇使用了大量镂空雕法,在造型上更为灵动。


龙纹镂空窗扇及局部


徽州木雕常用建筑位置


明清以来,牌坊的石材普遍采用“茶园石”和“黔县青”,浮雕以平面雕和浅层透雕为主,“大门有石雕门罩,堂前有石雕鱼缸”,石雕常用于牌坊、石阶围栏、基座、漏窗等处。


徽州石雕常用建筑位置图


抱鼓石是徽州民居的门第符号,也是石雕的代表作。



抱鼓石,中国传统民居的门第符号,一般位于传统四合院大门底部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09


马头墙


马头墙,其本质是封火墙,是为了防止密集的民居,在某户着火时牵连周围,加重损失,其形制分为印斗式马头墙、鹊尾式马头墙、坐吻式马头墙。



印斗式马头墙:座头上端装饰有“田”或万字纹的方形砖,形似金印,有“金印如斗”之意,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激励子孙奋发读书取仕。



鹊尾式马头墙,座头雕刻成喜鹊尾巴的样子,有喜事临门的寓意。



坐吻式马头墙,座头为窑烧的吻兽构件,有祈求平安、驱邪避灾之意。


10


徽州宗祠


祠堂是徽州村落重要的文化和议事中心,是当地宗法社会的基础。这些祠堂分为宗祠、统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祭祀和管理规模逐渐缩小。祠堂作为家族部落的仪式性建筑,大多为“三进五凤楼”的砖木结构。三进指祠堂的三大主体空间——仪门、享堂、寝殿。



三进平面分布图。一进为大门,也叫“仪门”。二进为享堂,是宗族举行祭祀礼仪和商议宗族大事的地方,是祠堂内的重点装饰空间。三进为寝堂,多为五开间,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中间置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前设置供桌摆放祭祀用品。


五凤楼立面图


五凤楼则是指祠堂大门的屋顶装饰:五对檐角,两两对称,飞檐翘角,似凤鸟展翅,取“有凤来仪”和“五凤朝天”的美好意象


在结构上,徽州祠堂融合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的结构形成新的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


抬梁式结构


穿斗式结构


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


11


徽州戏台


徽州古戏台多为祠堂戏台,以祠堂前进门屋作为戏台,条石做底,青瓦覆盖。因其功能不同,被划分为家庭戏台、祠堂戏台和庙宇戏台,其中以祠堂戏台保存最多,而在古徽州所遗留的祠堂戏楼中,以馀庆堂古戏台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会源堂古戏台形式较为少见。这两座古戏台分别代表了古徽州戏台的两种制式:活动戏台以及固定戏台。


馀庆堂古戏台


12


徽州牌坊


徽州有“牌坊之乡”的美称,从门式牌坊、标志性牌坊到纪念性牌坊,牌坊的功能由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转变,并根据功能分为功德坊、节孝坊、忠义坊等。关于牌坊起源说法不一,根据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门即由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木搭建的城门,牌坊古称中“绰楔”、“绅楔”的楔,即指门两旁的木柱。


牌坊的演化


牌坊的形制规格通常以“开间”、“立柱”、“楼”三种基本空间单位来划分。古代牌坊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帝王神庙可用“五间六柱十一楼”,而一般百姓不能超过“三间四柱七楼”。



开间:柱与额枋组成的空间,正中为明间,两侧为次间,再次为稍间。


立柱:牌坊结构构建,根据形制氛围柱出头式(冲天柱式)和柱不出头式。


楼:开间的屋顶,明间上的楼为主楼、明楼,次间上的楼为边楼。楼顶高低随主次顺序依次递减。


牌坊构造


徽州牌坊分为四个等级标准,按级别分为:敕建、圣旨、恩荣和御制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点个“在看”,分享图鉴

文博时空
文博时空,博览古今智识,传承文化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