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优化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保障青光眼日间手术护理质量与安全。方法医护管理团队基于青光眼科日间手术护理临床实践与流程管理现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构建并实践应用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并评估应用成效。结果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已为3 928名患者提供服务(患者每月扫码率由48.06%升至71.00%,使用平均满意度达99.38%)。该系统不仅可以解决日间手术模式下延续护理不足的弊端,还可以优化日间手术患教形式、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结论该系统可为建设和改进日间手术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意义与实践参考,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
杨春艳 黄颜怡 郑维鑫 郭晓欣 肖惠明 黄文敏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60
通信作者:黄文敏, Email:huangwenmin@gzzoc.com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日间手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1]。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以高效、便捷、安全为特点,不仅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2-3]。由于眼科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以微创手术为主,创伤小、时间短、风险相对较低,适合开展日间手术[4]。因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自2012年10月以来,日间手术率已达99.31%。日间手术模式的成功开展,也带来了新的护理挑战。患者在院时间缩短,与护士沟通时间减少,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护理问题凸显;未完全康复状态下出院及延续护理服务与患者需求不适配,均增加了患者不安全感和焦虑[5-6]。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7]。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可加速青光眼患者病程[8]。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数量已达2 180万人,约占世界青光眼患者的1/4,致盲率约为27%[9],我国青光眼防盲治盲形势不容乐观。故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10],并提出应探索、完善青光眼等慢性眼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后,全球多个国家在眼科运用信息技术部署新的护理模式[11]。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12]强调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护理服务,信息化健康教育方式可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13-14]。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提高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的认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疾病发展进程[15-16]。因此,本研究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city,opportunity,motivation-behavior,COM-B)模型为理论框架,搭建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健康教育精准连接系统(health education accurately linking system,HEALS)、“青光眼之家”自我管理平台和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随访平台组建而成,精准服务日间手术全流程,为探索青光眼日间手术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青光眼日间手术流程
作为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以下简称“我科”)依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现行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本研究基于该日间手术流程设计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
图1 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全程管理模式
二、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组建医护一体化管理团队
我科医护一体化管理团队人员共31名,其中包括1名护理部主任,1名青光眼科护士长,13名青光眼科护士,15名青光眼科医生,以及1名计算机工程师。护理部主任负责整个管理系统的构建;青光眼科护士长负责监督实施及质量控制;13名护士是主要执行者,指引患者加入系统、编写健康教育内容等,同时承担系统线上咨询等工作。15名专科医生则负责健康教育内容的审核及患者的诊治管理工作。每名护士与1~2名医生组成团队,实现医护一体化管理。计算机工程师则负责运维管理。
(二)系统基本框架
1. 理论框架。COM-B模型认为行为改变的条件包括能力(知识、健康素养)、机会(支持条件)与动机(自我管理效能),三者相互作用,可改变患者健康行为。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多种慢性病健康行为管理中[17-18],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
2. 系统架构。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由HEALS患教平台、“青光眼之家”自我管理平台、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随访管理平台三个部分组建而成,分别实现患教、自我管理、随访三大模块功能。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基本框架。COM‑B为能力、机会、动机‑行为理论,HEALS为健康教育精准连接系统
(三)系统功能模块
1. HEALS患教平台:据调查,我国青光眼患者对该疾病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均低于期望值[19]。HEALS患教平台模块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以提高其能力(知识、健康素养)和增设咨询沟通途径,提供解答疑惑的机会(支持条件)。据前期调查结果[20],基于临床实践经验、查阅参考文献[21-22]及专家审核后制订健康宣教内容,并采取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因此,患者只需使用微信扫码进入HEALS患教平台,即可自主查看日间手术流程、疾病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复查指引等宣教内容。利用智能推送功能,责任护士将重点知识分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精准推送给患者,并可在医护端对患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或重点内容再次对患者进行提问或重复提醒。通过设置医护患沟通模块,患者可随时向医护人员发起咨询。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患者充分掌握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提高康复质量,保障日间手术安全。
2. 自我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利于自我管理的机会(支持条件)与动机(自我管理效能)。对于部分配有智能手机、有使用微信的习惯及条件,且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主管医生会引导其加入青光眼自我管理平台。该平台为我科自主研发的微信小程序,无须下载应用即可使用,操作便捷,支持上传视力、眼压、视野等检查结果和病历记录信息。医护人员可在医护端查看患者上传信息,远程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安排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
3. 随访平台:延伸日间手术管理,定时随访提醒提升患者自我管理动机(自我管理效能)。①患者信息管理: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随访平台与医院系统对接,可实时同步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就诊记录、手术等情况,实现信息管理的延续。②随访管理:医护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随访频次和随访内容,系统自动生成短信链接,精准推送给患者,并将随访结果反馈至系统,如有异常系统将自动发送触发事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跟踪处理;若患者没有主动填写随访问卷,系统则自动向医护人员发送提醒,再由责任医护人员致电患者,从而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享受随访服务,实现日间手术管理的延续。
三、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应用成效评估
本研究已获得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IIT2024011)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一)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评估
统计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我科扫码加入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患者数量和每月扫码率变化、患者使用平均满意度、日均访问人数、日均访问页面数(日均访问页面数=浏览量/访问次数),以及随访平台实现短信推送随访率和患者随访满意度。
(二)患者在HEALS患教平台的阅读行为特征评估
分析在HEALS患教平台有阅读行为的患者平均阅读率(阅读患者率=阅读患者数/扫码患者数×100%)、平均有效阅读率(患者平均有效阅读率=每名患者的有效阅读率之和/阅读文章的患者数×100%)、文章平均有效阅读率(文章平均有效阅读率=每篇文章有效阅读率之和/患者阅读文章数×100%)、平均阅读时长。
(三)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
采用自制健康知识问卷对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和滴眼液使用注意事项共10道是非题,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计0分,总分范围为0~10分。选择系统应用前2021年1—6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系统应用后2022年5—12月的94例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健康知识得分如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应用现状
(一)院前管理
患者确定需手术治疗时,主管医生引导患者在自我管理小程序上传检查结果,预约手术。办理预入院时,责任护士指引患者扫码加入HEALS患教平台,介绍各模块的内容和功能,教会患者获取青光眼日间手术的相关知识,智能推送术前须知——《青光眼日间手术术前指引》《青光眼科术前护理小知识》和《如何正确点眼药水》等文章,帮助患者了解科室的各项服务和日间手术流程,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减少患者手术焦虑及陌生环境的不安感。
(二)院中管理
智能推送术后须知——《青光眼术后须知》《术后病情自我识别》《如何正确涂眼药膏》等文章。责任护士参考患者在HEALS患教平台的阅读情况,根据患者的术式、视力状况、年龄层次、职业背景以及文化差异等信息再次实施精准宣教,以确保患者能充分了解病情,掌握术后护理方法和自我识别病情的技能,促进患者康复。
(三)院后管理
1. 随访管理:利用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随访系统实施随访管理。①术后当天随访:调查患者是否安全回到住处、眼睛疼痛和/或其他不适症状情况。②术后第6日随访:术后恢复情况、用药依从性和就诊满意度。当患者回复信息出现异常情况时,如眼痛等不适,系统自动触发提醒,通过短信通知护长及责任医护人员。责任护士致电患者,了解详细情况后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指导并记录相应的处理措施。若患者没有填写短信,则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确保日间手术随访百分百全覆盖。
2. 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居家康复阶段,HEALS患教平台智能推送居家须知——《青光眼7大基础知识》《复查指引》《心理健康护理》等文章,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提高依从性。主管医生提醒患者将复查检查结果、病历资料继续上传自我管理平台,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查阅和跟踪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如果患者需要帮助,可发起在线咨询,责任医护提供远程解疑答惑。
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对使用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进行患教流程应用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在进行患教流程应用前后的对比情况。HEALS为健康教育精准连接系统
二、应用成效
(一)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
HEALS患教平台从2022年5月开始试运行,2023年4月正式应用。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我科共有3 928名患者扫码加入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每月扫码率由最初48.06%上升至71.00%,见图4。患者使用平均满意度为99.38%。自我管理平台累计1.21万名患者(包含门诊和日间手术患者)使用,日均访问人数为16人,日均访问页面数为199次。随访平台实现100%短信推送随访,患者随访满意度为94.30%。
图4 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加入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人数的情况
(二)患者在HEALS患教平台的阅读行为特征
共2 639名患者在HEALS患教平台有阅读行为,患者平均阅读率为62.24%,患者平均有效阅读率为66.91%,文章平均有效阅读率为65.99%,平均阅读时长为(9.75±2.22)min,见图5。由图6可见,最受患者关注的宣教文章为饮食指导、术后病情自我识别、复查指引、青光眼术后须知等。
图5 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患者在HEALS患教平台阅读行为的情况
图6 患者阅读量前十名的热门文章
(三)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对照组健康知识平均分为(9.47±1.07)分,试验组平均分为(9.90±0.30)分。两组健康知识得分均符合正态分布,经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后发现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23, P<0.001)。
讨 论
一、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框架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依据COM-B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信息化青光眼健康管理新模式具有科学性。该理论模型认为只有当个体具备能力(C)、机会(O)及动机(M)时才能实现某种行为(B)的改变[23-24]。建立HEALS患教平台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疾病认知度(能力);通过自我管理平台和随访平台提供机会、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自我管理;通过专家咨询途径和医护定期反馈机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驱动力、提高自我管理效能。
二、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患者使用意愿高
在本次研究中,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使用HEALS患教平台的趋势呈现稳步上升,超过65%的患者主动获取健康信息,表明患者对青光眼日间手术信息化健康教育的需求较高,使用意愿强烈。通过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患者对围手术期自我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系统应用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系统应用前,平均满意度为99.38%。
三、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提高青光眼日间手术护理的管理质量
(一)实现医护患双向反馈,提高就医体验
我科构建的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配备实时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功能,使得患者能够轻松通过手机联系到医护人员,获得及时、专业的健康指导。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能提供平台,促进患者主动获取青光眼有关健康信息,提高知晓率并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视力障碍患者不必要的出行,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
(二)分时段、分内容智能宣教,提高工作效率
既往术后宣教工作由护理团队口授完成,由于教育形式单一、一次性宣教内容过多,导致患者吸收能力较低、宣教效果不理想[25]。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可依据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不同健康需求智能推送宣教内容,确保患者在日间手术全流程中都能够得到及时、标准、精准的健康指导。责任护士可采用开放式提问形式检验患者掌握情况,对未全部掌握的患者再行针对性宣教。患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护士从宣讲者改为监督者和指导者,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重复性宣教的工作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得到保障。
(三)数据监测,促进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
质量控制者可依据系统根据扫码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有效阅读率、随访率、回复咨询频次、满意度5个维度综合评价并监测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对管理者而言,该系统应用于临床将宣教工作量化成可测量的指标,有利于管理者监控临床护士护理宣教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可监测用户阅读情况,判定是否为有效阅读。相比传统宣教手段来说,有利于管理者利用数据监测患者的宣教效果,从而优化护理管理流程、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促进青光眼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量化、规范化。
四、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本研究所述的信息化系统涵盖三个平台,然而,鉴于老年患者在应用智能技术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使用该系统对老年患者而言存在较大的学习负担。为解决此问题,针对有年轻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我们建议家属代表患者加入系统,先行学习,再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患者。对于无年轻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我们则采用传统的患教流程。责任护士需对这两类老年患者,及其年轻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重点评估和监督。
综上所述,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为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应用该系统不仅可以解决日间手术模式现存问题,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可为建设和改进日间手术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见本刊网站
引用本文:杨春艳, 黄颜怡, 郑维鑫, 等. 信息化健康支持管理系统在青光眼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J]. 数字医学与健康, 2024, 2(4): 224-230. DOI: 10.3760/cma.j.cn101909-20240128-00013.
杂志介绍
《数字医学与健康》(CN 10-1909/R,ISSN 2097-3349)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多学科交叉性学术期刊。本刊已被“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
办刊宗旨:聚焦国内外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刊载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打造学术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报道范围:国内外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前沿进展;数字和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精准医疗、辅助决策、药物研发、临床科研、行业治理、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保险、数据管理及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医学和健康与现代信息学等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等;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国家政策和法规、行业标准和共识、循证指南、伦理要求及产业信息。
主要栏目:述评、专家笔谈、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方法与报告、综述、产业研究、未来医学、技术介绍与评估、伦理与监管、讲座、文献速览等。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405室,邮政编码:100052。
联系电话:010-51322158,Email:dmh@cmaph.org。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