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在门诊的应用进展【2024年6月第3期】

学术   2024-09-29 18:05   北京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摘要

近年来,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医学领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以综合医院门诊为代表的系列诊疗场景中发挥的作用持续提升。本文重点介绍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在门诊的应用,分别从优化预约挂号体系、优化就诊流程、提高信息化辅助诊疗过程、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的应用方面进行梳理,探讨医疗电子信息化系列技术在提高门诊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诊疗服务、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门诊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孙莹任亚晴许金侠吕晗3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5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北京10005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科技处,北京100050

通信作者:吕晗,Email:chrislvhan@126.com


随着医疗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数字化医疗服务已成为医学领域发展的大趋势1]。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5G、大数据等电子信息技术与临床诊疗相互融合,组建医疗服务电子信息化系统,利用精准高效的数据储备、数据处理等能力,显著加快了医疗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改善医疗服务”,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改革和改善举措,强调了医疗电子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2-3]。电子信息化技术已深入医学诊疗的多个环节,在不同医疗场景中发挥的作用持续提升。


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电子信息化建设已有多年历史。美国公立医院协会2004年的调查发现84%的医院已实现医疗电子信息系统的双向集成,且2005—2007年呈现迅速增长趋势4]。我国医疗电子信息化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较晚,经过多年的酝酿,2003年医学信息标准化才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推动门诊信息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建设,解决了门诊患者实名就诊和医学图像传递的问题5]。综合医院的门诊是诊疗场所中接触患者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的重要部门,是体现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主要场所。近年来,门诊常面对就诊患者在一定时间段内显著持续增长的情况,预约挂号体系不完善、就诊流程不流畅、辅助诊疗过程信息化有限、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增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多种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破解了上述难题,我们将重点介绍医疗电子信息化系列技术在门诊中应用的典型诊疗场景,增加医护人员对新技术的了解。


一、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在门诊的应用

(一)优化预约挂号体系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看病难”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常态化人流量压力过大,应对措施欠完善,门诊运营效率较低6]。依据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 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7],通过应用系列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设计“互联网+医疗”的互联网诊疗的管理方案,改进便民就医服务管理。通过搭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包括网络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IE)集成引擎、IE公用服务、医疗信息化系统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和临床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center,CDR)等,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构建微信预约挂号体系,具备预约查询、叫号等待、诊疗信息、挂号支付等功能,实现向患者提供精准信息推送、查询诊疗信息和医院最新动态信息等功能8]。通过应用系列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能够相对改善普遍的预约量低,爽约率较高的遗留问题,实现就医实名制与加强患者就医效率等效能。


(二)优化就诊流程

以往门诊就诊流程较为繁琐,就诊时段不均衡,患者留滞度高9],依靠电子信息化技术可改善以上问题。其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1.应用导医AI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诊疗数据库与触屏等技术支持,实现精准分诊、院内导航、业务咨询、健康教育等功能服务。其中精准分诊主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对患者进行门诊分诊与挂号指导,并提示患者到相应诊室挂号就医10];院内导航功能可识别患者下一步就诊的区域(如检验、检查区等),自动路线导引;业务咨询功能可帮助患者了解医生信息、医保信息等;健康教育功能可帮助患者了解最新的门诊相关医疗知识。应用导医AI机器人可有效减少工作人员压力、减少分诊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11]


2.应用智慧门诊服务系统。门诊空间相对有限,如果不明确区分就诊类型,高峰时段常面临就诊分配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根据患者就诊类型,将门诊患者分为初诊和复诊,为合理安排患者有序就诊,应用智慧门诊服务系统,使初诊和复诊队列独立排序。一方面,通过自动抓取患者就诊类型,在就诊前即完成就诊分类,有效梳理就诊秩序;对于完成检验或检查后的初诊患者,自动归为复诊类型,同时根据自动抓取的结果生成时间,自动将该患者加入到复诊等待队列中;进一步优化叫号逻辑,实现“一位患者就诊,另一位患者候诊”的方式12]。系列技术可合理优化就诊流程、自动调整患者的就诊顺序和时间,合理分配门诊患者就诊时间的管理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三)提高信息化辅助诊疗过程

1. 提高检验效率

传统的检验及检查方式面对大量检验,通常依赖人工经验,且纸质版化验报告出具速度慢,导致检验技师工作任务繁重、化验时间慢、患者等待结果时间长的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应用多种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率与精准度、缩短检验结果等待时间、减轻医务人员压力、增进患者就医体验。具体应用如下:


(1)应用知识和数据双驱动的检验AI疾病诊断系统。对检验数据通过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s regression,LR)、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三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选择,组成三种不同的检验AI系统数据驱动模型。其次,应用知识驱动AI建立检验知识图谱,对检验结果精准推算,并对检验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等预处理,这些数据再通过知识图谱的过滤,最后传输到知识和数据双驱动的检验AI疾病诊断系统,该检验结果以检验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实现对患者高准确性预测相关系统疾病,减少疾病的漏诊与误诊13]。通过周泉等14]对AI为检验医学发展的研究,发现AI技术不仅能够辅助检验数据处理,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还可以提高检验精准度、提升检验医师检测效率、减少医务人员压力。


(2)应用互联网检验报告查询系统。该系统以传统互联网终端为基础,进行改进开发而成,实现和智能手机Web访问式的研发并与微信互联。主要通过检验技师对检验报告审核,并使电子检验报告项目匹配相应临床意义,且电子报告异常检验指标显示不同颜色,再将此检验结果传输至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和互联网检验报告查询系统。在检验查询系统中查询数据库,可根据个人信息进行匹配,确认无误后检验医师即可看到对应的检验项目结果,并可预览检验报告单,这将利于患者便捷地查询检验结果、更好地了解自身情况。同时,该系统应用还能够节约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提高医疗水平和节约医疗资源成本15-16]。其次,根据张建等17]的研究,分析检验报告电子化发放与归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报告电子化发放和归档应用进行整理,其研究表明检验报告电子化具有时效性,加快检验报告时间,增进患者的体验与信任。


2. 提高检查效率

影像检查是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18]。以耳科CT为代表,科研人员在硬件、算法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双源与双探测器的系统设计,攻克制约CT空间分辨力的硬件难题,研制具有自主产权的10 μm级临床耳科CT专用整机系统的新检查方式,在提升耳科影像诊断效能与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价值19]。然而,在门诊就诊患者数量多、影像检查集中增多的情况下,如果仅依靠数量有限的技师进行影像采集及质量控制、依靠医师人工判读影像检查结果,可能造成放射科技师及医师工作压力增大、患者等待结果时间长等问题。同时,患者集中取影像胶片和结果,也可能造成等候区人员集聚等问题。为此,多个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应运而生:


(1)多种非诊断类AI新技术在提高图像质量、辅助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等技术处理低剂量CT,可在降低扫描计量、减少采集时间的同时有效提高影像检查结果的图像质量20]。利用多种AI技术还可辅助扫描定位、进行检查结果的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21]。利用诊断类AI工具,如基于AI的病毒性肺炎智能辅助系统,通过AI软件将信息传送至工作站,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标注病灶位置,缓解影像医师诊断压力,并大幅度提高CT检查的灵敏度与临床诊断准确率22]


(2)应用互联网联合医疗引入云电子胶片技术,通过构建影像云平台,实现数字化影像数据共享。该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有效提高了数据获取及传输能力,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方便患者就医、减少患者在院留滞时间、节省医疗花费、减少胶片耗材使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23]


(四)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医院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包括对环境定期消毒与通风、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对感染性患者的隔离与诊疗、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在人群密度高、空间通风系统差的环境下,会极大增加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若仅依赖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感染性患者进行识别与诊疗,不但大量增加医务工作者负担,还有可能由于局部疏漏而造成不良后果。多类型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强化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 智能消毒机器人

智能消毒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包括气溶胶喷雾、紫外线消毒和自身消毒。一方面可应用消毒液体或气体的喷洒,根据预设路线对指定区域实施自动化消毒杀菌,也可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通过交互系统启动紫外线灯对室内进行分格消毒。消杀过程还可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进行可视化远程操控,使过程可视化、控制远程化,避免消毒时人员暴露风险24-25]


2. 物品传送系统

物品传送系统可借助传感器、互联网与医院中央信息平台连接,由传感器探测物体,按照事先输入的信息锁定位置,确定行走路线并修正运送路线,可以运送医疗器械、实验样品及实验结果等25]。通过物品传送系统的应用可远程遥控或自动设定的方式达到非接触物品运输,既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又可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多种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在门诊的应用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此外该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及法律问题在医学领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医疗电子信息化包括大数据、AI、5G等技术,该系列技术需要依靠大量数据支持,其中不仅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还包括既往诊疗记录等重要医疗信息,因此会增加患者个人信息与医疗信息的泄露风险26]。此外,针对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地区而言,网络设备相对滞后、智能医疗设备与专业人员供给有限、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导致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受限。然而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有望助力门诊优化预约挂号体系、优化就诊流程、提高信息化辅助诊疗过程、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因此门诊应用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应用此新技术任务艰巨,不仅要保证数据质量和保障隐私安全,同时也要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此可见,多种医疗电子信息化技术在门诊的应用发展中仍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与维护,以引领门诊领域结合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新发展,为医护人员减轻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新手段,为患者优化诊疗服务和保证隐私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多类型的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已经在优化预约挂号体系、优化就诊流程、提高信息化辅助诊疗过程、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的典型诊疗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长等突出问题,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诊疗服务、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以及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应高度重视医疗电子信息化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见本刊网站)

杂志介绍



《数字医学与健康》(CN 10-1909/R,ISSN 2097-3349)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多学科交叉性学术期刊。本刊已被“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


办刊宗旨:聚焦国内外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刊载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打造学术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报道范围:国内外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前沿进展;数字和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精准医疗、辅助决策、药物研发、临床科研、行业治理、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保险、数据管理及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医学和健康与现代信息学等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等;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国家政策和法规、行业标准和共识、循证指南、伦理要求及产业信息。


主要栏目:述评、专家笔谈、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方法与报告、综述、产业研究、未来医学、技术介绍与评估、伦理与监管、讲座、文献速览等。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405室,邮政编码:100052。


联系电话:010-51322158,Email:dmh@cmaph.org。


更多阅读:

《数字医学与健康》投稿方式及说明

数字医学与健康
聚焦国内外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刊载数字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打造学术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