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复兴:“三共”建工坊 “四金”带民富

政务   2024-11-25 18:01   贵州  

德江县复兴镇皇氏牧业劳务服务工坊位于德江县复兴镇联合村。近年来,联合村围绕“两强两富”目标,按照“一主两辅”产业布局,依托辖区资源禀赋,将强村富民工坊建在企业里、联在产业上、富在村民中。截至目前,工坊有正式员工6人,为皇氏牧业公司输送固定职工34人,储备劳务人员411人,派遣劳动力570人次,发放劳务工资421万元,人均增收1.1万元,工坊收益积累72万元;带动饲草种植6000亩,覆盖7个村(社区)。

1

村企共商,“三化”建工坊。联合村党支部依托皇氏集团德江德源牧业公司在辖区发展资源优势,针对企业用工难、饲草种植难等需求,结合本地劳动力富余、土地资源多等实际,主动与企业共商,将强村富民工坊建在企业里。规范化组建工坊。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工坊总经理,设副总经理2名、监事人员2名、财务人员1名,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工坊+村民”模式。规范化管理工坊。建立健全工坊会议、劳动力管理、薪酬分配、财务管理、保险缴纳、产业联结、利益联结等制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规范化运营工坊。摸清本村及周边地区劳务服务、装卸搬运、机电维修、土石方工程施工、农产品销售运输、保洁服务、饲草种植与加工等人员信息,并建立劳动力台账;摸清本村及周边地区土地资源等情况,并建立相应台账。同时,与其他7家企业、养殖场合作,拓展覆盖区域、领域。

2

队伍共育,“三抓”提效能。复兴镇皇氏牧业劳务服务工坊着力“三抓”,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优质原材料等,最大限度服务企业需求。抓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数据信息库、劳动力就业台账、劳动力技能台账、重点人群信息台账“一库三台账”,让原本零散、自发、无序的村民务工就业,通过工坊“桥梁”,转变为高效对接、统一派遣、稳定就业,提高了人力资源组织化程度。抓技能培训。工坊依托县、镇人力资源部门力量、平台,组织执业技师为在家劳动力开展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让农村闲散在家的劳动力转变为具备一定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目前,工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期139人,提供就业咨询211人次。抓管理服务。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对就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比奖励。签订饲草种植区域、品种等意向性协议,实现饲草“订单”种植、收购。开展法治宣传,做好务工就业人员的工资福利、人身保险、安全生产等保障服务工作,实现企业、工坊、群众“三赢”。截至目前,工坊派遣劳动力570人次,发放劳务工资421万元,工资性收入占“四项收入”的83%。

3
成果共享,“四金”富口袋。工坊探索产业“接二连三”,从用工服务拓展到饲草种植、加工等领域,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增收、工坊增收、集体增收。企业务工挣薪金。为奶牛场输送固定职工34人,月均工资4000元左右,公司购买五险,每年支付工资150万元左右;推荐80名群众为奶牛场种植饲草800亩。此外,向辖区辣椒厂、养殖场等提供季节性临时工。用人单位按照固定工每人每月100元-800元、临时工每人每小时1元-6元标准,支付工坊服务费。目前,工坊收入45万元。土地流转获租金。流转土地120亩,用于修建奶牛场,一次性支付20年租金共计120万元;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公司种植优质高产饲草,群众每年获得租金40万元,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饲草种植赚资金。签订收购协议,积极动员本村及周边7个村(社区)600余户群众种植优质高产饲草6000亩,群众总收益达3870万元,户均增收5万余元。工坊年收益27万元,实现工坊盈利、集体增收。利益联结分股金。整合资金2000万元入股奶牛场,每年递增分红,20%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80%用于复兴镇脱贫户或监测户差异化分红,2024年448户分红80万元,最高分红金额为5000元,最低分红金额为500元。
源:德江县委组织部

精彩推荐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全文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三中全会精神(全程实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侧记



细致 精致 极致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铜仁组工”微信号:trswzzb

审核:杨芬 曹洋     编辑:张伟

铜仁组工
发布铜仁市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