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
“蛇”成为新晋顶流!
风靡朋友圈、消费圈
......
其实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被称为“小龙”的蛇
代表着灵动、机敏、聪明
象征着生命力
“龙蛇共舞”“蟠虺(huǐ)纹”等都是传统的蛇形象代表,古代被广泛用于生活、祭祀物品中。近日,记者来到阜阳市博物馆,探寻文物里的那些“蛇”。
“蟠虺纹”又称“蛇纹”
是一种传统纹饰
以盘曲抽象的小蛇
构成几何图形
在阜阳市博物馆
有不少文物上都有此类纹饰
秦源(摄)
钲是一种古代乐器
古代多在行军时敲打
市博物馆里
就收藏着一枚
春秋铜蟠虺纹钲
“这枚钲材料为铜质。”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黄海燕介绍,上世纪60年代,原馆长韩自强在蚌埠土产站偶然间发现了这枚钲。
秦源(摄)
钲长8.7厘米、宽8.1厘米、高38.2厘米,上面密布有蛇样纹路。黄海燕介绍,这种蛇样纹路被称为“蟠虺纹”,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蛇的特征很明显,有三角形或圆形的蛇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呈卷曲长条形等。
市博物馆收藏的还有一枚春秋蟠虺纹铜盘,1969年于太和出土。铜盘为青铜质地,高10.5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26.7厘米,为春秋时期人们的生活用品或祭祀用品。
秦源 (摄)
黄海燕介绍,该盘虽然身有锈斑,但纹饰精美,主题突出,立体感较强。盘外面的蟠虺纹刻画细腻,灵动写实,集浮雕、线刻工艺于一体,在周围云、龙纹的烘托下,显得生机勃勃。
春秋蟠虺纹铜车辖
是目前市博物馆收藏的
唯一一对车辖
“这对车辖是在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蒙城。”黄海燕介绍,车辖为车轴配件,将其安放在车轴两端,可固定车轮,防止车轮向外脱落,同时调整车轮的轴向位移,是马车上的关键部件。古代早期车辖多为木制,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到了商朝出现了青铜车辖。
只见两枚车辖外侧布满了蟠虺纹,纹理细致。“说明早在春秋时期,铸铜师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铸铜技艺,铸铜工艺得到较大发展。本地出土的车马器较少,所以这对蟠虺纹铜车辖显得尤为珍贵。”黄海燕说。
市博物馆收藏的两面汉四乳蟠虺纹铜镜,一大一小,直径分别为8厘米、9.3厘米,中间带孔洞,可穿绳将铜镜固定在架子上 。
铜镜背面的蟠虺纹均为四条首尾相连的蟠虺,中间有四枚乳钉。“蛇纹出现在古代生活用品上,是幸运、吉祥的象征。”黄海燕解释。
近日,市博物馆推出“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本次展览以生肖“蛇”为主题,分为“生肖文化的源与流”“幽幽蛇影”“腾蛇乘雾”和“蛇舞丰年”四个板块,有蛇纹玉佩、蛇纹陶罐、蛇化石、蛇标本等。从生肖文化、自然现象、历史故事以及民俗传统等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蛇”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
秦源(摄)
文字:全媒体记者 周珊珊
图片: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秦源
审核:曹亚伟 杨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