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大年初一,0时14分,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中心传来响亮的哭声,在大家的期待和祝福声中,该院第一位“蛇年宝宝”出生了。助产士牛婷婷望着刚结束阵痛的产妇温声安慰道:“你太棒了!宝宝非常可爱。”
从监测胎心观察产程进展、台下巡回辅助、检查婴儿健康状况、与家属确认婴儿信息、按脚印、记录产程……牛婷婷与产房内其他几名助产士分工明确,一系列的操作行云流水。直到把母婴送出产房,她才抹了抹头上的汗水,进行了短暂的休息。
春节期间的产房里,有待产的、有即将分娩的,还有刚刚结束分娩的孕产妇……牛婷婷和助产士们脚不沾地地穿梭于手术室、产房、病房之间,每一次宫缩的监测,每一次胎心的听诊,都凝聚着她们对新生命的无限关爱与期待。从大年初一零时至上午8时,牛婷婷和同事们共迎接了4位“蛇年宝宝”。
“虽然不能和家人在除夕夜团聚,但能迎接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我觉得非常幸运。”牛婷婷说,每当听到新生儿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她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满足。
“喂,120吗?这里有老人突然晕倒……。”除夕夜,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接到医院120调度指挥指令后,太和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医生徐清华、驾驶员和护士已箭步冲上救护车。
徐清华是一名院前急救医生
何为院前急救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120急救。当有需求时,我们将随医院的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在救护车到达医院前对患者进行急救,直到与在院医生完成交接。”徐清华说。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院前急救工作需要时时有人在岗。徐清华说,“每年春节期间,都是心脑血管疾病、车辆肇事、外伤、醉酒以及因情绪波动引发疾病的高发期,急救任务非常重,出车量也比平时有所增加。
走上救护车后,徐清华立马拨通报警者电话,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这次出发的目的地是太和县大新镇。当晚,一家人都在热闹地聚在一起过年守岁,却发现家中62岁的老人昏迷不醒。在电话中,他一边安慰患者家属,一边指导家属注意现场情况,并做好接车准备。
到达现场,血糖检测患者的血糖仅为1.4mmol/L,徐清华根据临床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患者为低血糖。徐清华一边指导做急救,一边快速转运患者。一系列急救措施后,当到达医院后,病人已经苏醒。
抢救脑出血患者、为外伤病人包扎、除夕夜接诊的病人各种各样,一整夜,徐清华救急小组出车7次,几乎没有休息。大年初一早上八点下班后,回到家中与家人短暂团员后,大年初二一大早,他立刻返回岗位,“虽然春节不能守护在家人身边,但是能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就算春节不能回家,还是值得的。”徐清华说。
今年高一帆的值班安排是大年初一、初三、初五和初七。大年初一早上7:50 ,高一帆就准时来到医院,开始当天的值班。刚接班,高一帆和同事就接到出车指令:有人酒后晕倒,需要到医院救治。接到指令后,高一帆急救小组立即向事发地赶去。赶到现场时,只见患者躺在田地里,浑身泥巴,几人合力把他从泥巴地里抬出来,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这个春节,也接诊了不少呼吸道病人。一名一岁的小宝宝高热惊厥,孩子不停地抽搐,父母吓得慌了神,连孩子都抱不住了。高一帆连忙把孩子抱在怀里,帮着吸氧,做紧急处理,直到送到医院。初一当天白班期间,高一帆急救团队出车7次。
文字:全媒体记者 高红 段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