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34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1
线控悬架与自动驾驶
所谓“悬架”,指的是车轮和车身之间连接装置的总称。常见悬挂的类型有扭力梁、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等,除了扭力梁是非独立悬挂,其他的都是独立悬挂。
但本次讨论的重点是悬架的力学模型,它其实就是一个二阶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学过《机械振动学》的读者应该会有映像。弹簧和阻尼器可以起到支撑车身、过滤路面震动的作用,可以达成更好的驾驶品质和NVH效果。
被动悬架:
对于大部分的中低端车型,多采用并联的螺旋弹簧和液压减振器,这种形式的减震装置相当常见,在摩托车、汽车、乃至火车上都会用到。其物理模型可以抽象为车身与轮胎之间存在一个弹簧和阻尼,然后车轮与地面间也存在一个“弹簧”(车轮也有一定的弹性)。此种悬架的弹簧刚度k2和减震阻尼特性C在出厂后都是无法更改的,悬架的高度也无法更改,因此我们称其为“被动式悬架”。
PS:所谓“悬挂调教”,更多的就是出厂前对弹簧刚度和阻尼曲线的设定:偏运动的车辆刚度和阻尼都更大,驾乘感受偏“硬”,弯道极限更高,而偏家用的车辆刚度和阻尼都更小,驾乘感受偏“软”,不适用于激烈驾驶。德系车的调教偏“韧”,日系车的调教偏“软”,这些都是通过悬架系统塑造的不同的风格。
主动悬架:
在ECU的控制下,弹簧刚度
那么线控悬架又如何与自动驾驶扯上关系呢?简而言之——改变车辆的动力学特性。下面列举几个典型场景:
A. 熟悉汽车操控性评价的应该都听过绕锥桶的麋鹿测试(moose test),其目的是为了测试汽车在高速时作出S转向的性能。一般地,悬架刚度更高的车辆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过弯,而刚度较低的车辆极限较低,甚至在速度过快时会导致翻车。
显然,当车辆行驶在弯道较多的道路上,或者需要紧急转向避让时,线控悬架可以提升其刚度,抬高外侧悬架,降低内侧悬架,这些措施都可以保障车辆不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到的ESC刹车系统也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也与最终的决策高度相关。
B. 如果路面存在沟坎,那么通过激光雷达或者摄像头可进行感知。然后相应地调整悬架刚度,提升驾乘感受,保护悬架系统。
通过沟坎
C. 大油门起步会车辆会“抬头”,大脚刹车车辆又会“点头”,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控制悬架刚度和高度来解决。这都可以提升轮胎抓地力,起步时防止打滑,制动时缩短距离。
D. 由于车门的强度一般比较低,因此侧碰一般是碰撞事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奥迪A8就通过侧面摄像头感知来自侧面地碰撞,抬高碰撞一侧的悬架,让强度更高的底盘承受撞击,从而保障乘员安全。
Audi侧碰优化
E. 抬高悬架高度,可以提升车辆通过性,走一些烂路时候不会拖底。
F. 扯点更远的,奔驰的M-ABC系统可以极快的速度抬高/降低车身,使车辆在地上“跳舞”,这对于非铺装路面的脱困是一项利器,可以省一笔拖车费用。因此,线控悬架之于自动驾驶,绝非花拳绣腿,车辆动力学也是自动驾驶无法忽视的点。
下面来写线控悬架的实现方式:可变刚度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可调稳定杆。
这部分内容相对简略,大体了解原理即可。
2
可变刚度的弹簧
目前,可变刚度弹簧的实现方式主要是“空气弹簧”,有膜式和囊式两种结构,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通过空气泵打入气体即可实现对悬架刚度和高度的调节。
并不难看出空气弹簧的一些特点:由于采用空气介质,充气过程相对缓慢,因此刚度和高度的调节响应速度不快,很难做到瞬时响应;高压气体使得充放气口很容易失效,因此寿命一般也都比较短。我上学时特别爱看英国修车节目《Wheeler Dealer翻新老爷车》,他们维修的车辆里,只要带空悬的,几乎就没有不出问题的
当然,采用空气弹簧并不意味着完全弃用机械弹簧,很多空悬系统也都在内部集成了传统的弹簧。
另外,一般采用集中式的一套气泵和储气罐驱动四个气缸,通过阀体来分配充气量。给每个车轮单独分配气泵和储气罐体积上不允许,同时也不经济。
3
可变阻尼减振器
3.3.1 普通的液压减振器
首先介绍普通的液压减震器,其原理十分简单: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候活塞下方的液压油受到挤压,从活塞的开口流入活塞上方,从进油阀流入储油筒;活塞向上运动时,液压油从活塞上方流入活塞下方,同时储油筒中的液压油经进油阀流入活塞下方。
液压油通过小孔和进油阀时会产生阻力,将动能转化为内能耗散。流量一定时,通道截面积的大小与流体的阻力成反比。实际的阀体设计十分复杂,通过对多个阀体的人工调节,会构造出一条“阻尼曲线”,从而影响车辆的驾乘感受。
3.3.2 筒间流量调节减振器 CDC 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
CDC的原理非常简单:使用电磁阀改变液压油通道的大小,就可以改变阻尼系数。这就像我们玩注射器时,带着针头推注射器阻力更大,不带针头阻力更小一样。
CDC的调节速度适中,成本不高,且寿命较长,因此使用非常广泛。最大的供应商一般是德国的采埃孚-萨克斯ZF-Sachs,比亚迪自研的FSD减震器原理基本类似。
3.3.3 主动电磁感应悬挂系统 MRC Magnetic Ride Control
MRC并不改变液压油通道的大小,而是通过改变液压油的粘度来控制其流动速度。MRC使用的液压油加入了磁性物质,并且减振器中安装了电磁线圈。当线圈通电时,液压油分子根据磁场方向规律排布,导致粘度增大,因此在缸体中的流速变低,减振器的阻尼增大;并且这个阻尼增大的程度是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进行控制的。
与CDC相比,电磁液压油粘度变化的速度要远快于电磁阀的开闭速度,因此MRC的悬架刚度调节响应可以达到1ms以内,其调节范围也更大一些。MRC最显著的缺点就是贵,当然这不是MRC的问题,是我的问题。MRC主要的供应商是美国的德尔福Delphi,也因此MRC最先用在美系车上。
咬文嚼字:我们经常听到“空气悬挂”和“电磁悬挂”两个概念,其实这两个概念的类比并不合适。空气悬挂主要改变的是的是弹簧刚度,而电磁悬挂改变的是阻尼系数。很多文章还煞有介事的对比其不同点,事实上,空气弹簧和电磁悬挂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3.3.4 奔驰的主动车身控制 ABC Active Body Control
奔驰采用的悬架方案与前面又不一样,其原理是通过电子液压泵,给阻尼器中泵入液压油,推动阻尼器活塞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根据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M-ABC和E-ABC系统。
其中M-ABC是通过一个中央泵+阀体来来控制四个车轮上的悬架,而E-ABC则是在四个车轮侧各配备一个电子液压泵驱动来阻尼器,其架构有点类似于之前讲过的电子机械刹车EMB。
M-ABC的特性与EMB也十分相似,首先由电机带动阻尼器,其响应时间十分快,可以在1秒内实现车身高度的升降,这要比空气弹簧迅速的多。因此,奔驰可以做出原地“起伏跳舞”这种匪夷所思的动作。
同时,四个液压泵需要支撑起上吨的重量,因此其需要很大的功率,且其位于车轮侧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其面临的难题某种程度上与EMB电子机械刹车是类似的,实现难度都非常大。因此,目前E-ABC系统仅在旗舰级车型上配备。
4
一些客观现实
工业产品的铁律就是:越是复杂的结构,其故障率就越高。可调刚度、阻尼的悬架已经出现了20多年,其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寿命一直很难撑过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此类悬架在行车过程钟出现故障,很可能引发车身姿态的剧烈变化,从而导致重大事故。前些时的理想L8空悬在碰到地面凹坑时爆裂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线控悬架增加了电机\液压泵、控制器、传感器、储气罐等配置,重量和能耗都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