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骑行发疯的不止大学生

美体   体育   2024-11-12 22:04   上海  


从全网围观到戛然而止,经历大学生夜骑之后的「郑开大道」正在恢复平静,而人们围绕「骑行」的讨论仍在继续。

有人称之为一场青春冒险,有人发出激情过载的担忧。而对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来说,更真切的感受或许只是「踩上踏板,在浩浩荡荡的共享单车上,所有人共享了一种集体情绪」:既有逃离和出走,也有放松和释放。

把视线拉远,这些情绪浓缩于一场现象级的骑行,同时也扩散存在于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从打工人通勤骑车去除班味,到骑行人环城百公里激活生命力,再到生存狂千里走单骑,一辆单车蕴藏着不限人群和年龄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作为此次骑行事件中重要的视觉符号,也给骑行圈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反消费主义」思考:在卷装备卷配速卷穿搭之外,能勾起人们passion(激情)的东西原来还有很多。

从共享单车抡冒烟的大学生,到愿意投入精力金钱的城市中产,两个轮子的单车拥有无差别的吸引力。而最能准确阐释这种吸引力的词,不是年轻力,更不是购买力,而是生命力。



青春没有售价
夜骑就在当下

大学生成群结队「夜袭」开封的始末,成了近期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切始于六月份,「四名女生骑行50公里去开封吃到美味灌汤包」的故事在大学生中间不胫而走。在北方即将迎来寒流的11月初,郑州大学生的骑行血脉集体觉醒,趁着周六日骑共享单车从郑州出发,涌进开封。

坊间传言参与这场冒险的人数超过十万,以2022年统计数据推算,郑州在校大学生合计超过139万,「几乎每2个寝室里,就有一个人去夜骑。」


郑州是中国最大的「大学城」,拥有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的大学生人数

根据社媒上的攻略,每日从郑州出发的大学生一般分成两拨:一波上午9点前后出发下午2点左右到开封;第二波是半夜2点出发,早上7点抵达开封。

尽管攻略上写着总用时为「快3慢5」,但由于共享单车的速度不及专业公路车,大多数人还是经历了「从天黑骑到天亮」。

从网友分享的照片来看,郑州大学生要么浩浩荡荡堵在郑开大道上缓慢移动,规模壮观;要么扎堆在开封各大景区、餐饮店门口,游玩后等待返程。


图源小红书@Te fuir


有不少网友疑惑,「这个距离坐城轨也就18块钱,骑共享单车还要花调度费,值得吗?」「鼓楼的灌汤包真就那么好吃?」

对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追求的并非速度而是体验。有人以吃开封灌汤包为由头,夜骑50km,也有人找了个天津煎饼果子的借口,夜骑110km。

「背了书包就出发了,一路过来屁股都冒烟了,但听到天津卫方言那一刻,我又复活了。」


图源B站@趴趴走鬼,已授权


同一时间也有大学生历经12个小时的骑行,从清华大学抵达南开大学,只为了和好友的学生证摆在一起拍照留念。

有网友评论:「这不就是西南联大。」


图源小红书@溯风

事实上,年轻人「发疯」骑行早有预兆:北京长安街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贯穿了整个夏天。

因为没有电瓶车和行人的干扰,宽阔的非机动车道让长安街成了北京骑行的最佳路线。成本只要一块五起步,绿灯一亮,浩浩荡荡的人群骑着各种款式的自行车涌进了长安街。

图源小红书搜索页

某种程度上,哪里有热爱哪里就有扎堆。无论是对生活的热爱,青春的热爱,还是对骑行的热爱,作为踩上踏板就能「起飞」的运动方式,自行车总能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班味暂停
开始骑行


有人把「大学生夜骑」看作是一场青春的狂欢,是那些仍怀有冲动与热情的年轻人,才有时间和体力完成的冒险。

「别问,问就是passion!」

也有参与其中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只不过是想从太熟悉的课表和大学校园里暂时逃离,「在清晨的开封街头喝完胡辣汤,第二天还要上早八。」

共享单车是大学生「出走的决心」的具象化,但靠骑行「发疯」的不止大学生。事实上,在此之前骑行早已是更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社媒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晨练骑行经验:「北京的早高峰通常7点就开始了,工作日五点半起床,骑上30公里左右再回家整杯咖啡洗个澡,也不耽误九点准时上班了。」

对都市打工人来说,早晨短暂地骑行不仅充当了家和办公室之间的缓冲带,在骑行中分泌的多巴胺更会让自己提前进入「满电」状态。

此外,和早起上跑步机挥汗的健身人不同,骑行人更像是城市探险家,他们不仅在街道迎接晨光,也不放过下班后骑行的机会,深度感受城市的脉搏。

「骑行人有自己的早c晚c,c是cycling的c。」



如果说下班后的夜骑,是每个打工人的gap hour,那么周五之后的骑行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又激动人心的逃离。

「下班冲出办公室,踩上踏板追着日落直接骑进山里,100km把一周累积的疲惫都甩掉,我复活了。」

事实上,作为近年流行起来的生活方式,城市骑行在国内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自人类学家项飚提出「附近性」这一概念之后,激发了大批都市年轻人走上街头,通过City Ride五公里、十公里不断拓宽边界,探索城市乐趣。

而把骑行作为一种长途旅行方式的历史,则由来已久。从自行车爱好者的终极梦想318国道骑行进藏,到全程约1100公里的兰州-敦煌丝路之旅,不少经典的骑行路线上,骑行前辈们留下了同样热血,甚至残酷的骑行故事。

一辆单车,既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休闲放松,也可以展开一场计划周密的长途旅行。骑行作为一种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各个维度展现其吸引力。


骑行要购买力
 更要「生命力」

毫无疑问,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抵达」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相比用双脚徒步行走,交通工具的发明让肉体在空间移动上实现了「从运动到运送」的转变。用卢梭的话来说,人类不是坠入了自然,而是坠入了文明。

于是,才有人发现了骑行——依靠一种介于自然运动与追求速度之间的工具,帮助自己抵达更远的地方,领略不同地域的风景,解锁自由宽广的生命体验。


然而,运动让人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面,也卷进了运动的另一面。

一直以来,「骑行正在成为中产精英的运动」的声音在骑友之间此起彼伏。根据中国自协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骑行爱好者人均年消费5820元,一半以上的骑行爱好者整车消费过万元。

追求极致体验的人们卷外观卷个性卷性能卷穿搭,用购买力带动骑行市场的崛起。相关数据显示,在今年天猫双11大促活动中,骑行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自行车整车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骑行服饰、骑行装备类目均达到双位数高速增长。

对于正在发展的骑行运动来说,这无疑是好事。但中国骑行市场未来的潜力,或许仍要聚焦构成金字塔基础的大众人群,即那些骑共享单车的大学生,和期待平价、平替产品的普通骑行爱好者们。


回归骑行的初心,「生命力」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词。事实上,它可以解释骑行的意义,也是人们走出户外,参与户外运动的意义。

最新消息是,骑行被叫停后的大学生,改徒步去开封了。这再一次印证了,人们渴望的,无非是即刻出发,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本文封图来源:小红书@胖头鱼啊鱼)■ GYMSQUARE



精练GymSquare
精练GYMSQUARE是中国领先的健身和运动生活方式产业服务品牌。通过深度和前沿的行业洞察,服务中国健身和健康新经济,持续聚焦大健身产业、教练职业和用户运动趋势。我们强调原创与价值创造:与精益练习者,建造自由运动广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