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之解·
赋能全域旅游发展“出圈”又“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如何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对于蚌埠来说,谋定而后动,禀赋是底气、也是方向。依靠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蚌埠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在蚌埠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后,文旅“蜕变”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清晰可见,绘就了蚌埠“诗”和“远方”新画卷。
如何下好文旅融合发展先手棋?
精准布局,吹响文旅发展奋进的号角。
蚌埠有效整合文旅资源,组织开展全要素、多方位、广覆盖的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吸引着游客纷纷来蚌打卡。蚌埠市第一届文化旅游美食季系列活动快速“破圈”,传统民俗悉数回归,国潮风文创市集遍地开花……2023年接待游客5590.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3.68亿元,分别增长70%、78%。
今年,第二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跟着演艺去旅行暨蚌埠之夜,与蚌埠正在火热开展的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动叠加共振,特色文旅活动从四月燃到金秋十月,2024年系列活动扩容到50多个大项、几百个小项,蚌埠的“好戏”接续登场。
国庆期间,禾泉小镇满目紫色的花海吸引了各地旅游爱好者,灯光秀、民俗表演等旅游体验让游客印象深刻。“仿佛进入了一个紫色的童话世界,这里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来自江苏的游客吴女士高兴地说。
“文化和旅游是让蚌埠家喻户晓最直接的方式。文旅融合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蚌埠文旅高质量发展必须打好的一张牌。”在市文旅体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贾伯剑看来,近年来,蚌埠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营造宜居宜游的休闲环境。在文化和旅游的赋能之下,蚌埠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蚌埠精心绘就全域旅游发展“一张图”,推出“美食游、踏青赏花游、一日游、二日游、非遗游、乡村游”等精品路线。同时,融入“春来探花、夏嬉山水、秋收丰盈、冬寻农趣”四季美景轮转,蚌埠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可赏。赏春景——去固镇桃花节,看“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去花博园,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花海如油画一般铺陈在林间、湖畔;去梅园,共赴一场“梅”好花事。避夏暑——在龙子湖上游船纵览碧波万顷;在八大集千亩荷塘赏尽夏日莲花;在桃花源记玩水进入清凉一“夏”。品秋色——五固公路两旁,稻田纵横阡陌,秋风徐来、稻浪滚滚;怀远石榴文化旅游节,以石榴为媒,以节赋能,以丰收为乐章,用五彩“丰”景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五河螃蟹节,邂逅秋日里的鲜美,吸引众多游客聚集沱湖品蟹赏景。享冬韵——信步黑牛嘴生态园,冬季里大片的绿色成为各种鸟类天然的栖息地;在滑雪乐园激情开板,体会北方冰雪快乐……
在文旅领域,蚌埠不断破壁出圈。
立足文旅资源,“项目为王”理念一直都是蚌埠文旅产业发展的灵魂。
双墩文化、大禹文化、大汉文化、淮河文化、铁路文化,蚌埠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湖泊、河流、湿地、青山,蚌埠自然风光秀美怡人;淮河大铁桥、建桥烈士纪念碑、宝兴面粉厂旧址、抗日战争淮河阻击战遗址及纪念墙、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淮上军纪念碑等,蚌埠红色标识特色鲜明……
近年来,蚌埠持续深入挖掘大淮河、大遗址、大涂山等特色资源,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蓄积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势能。
蚌埠与宁波签订游客互送协议;蚌埠与黄山签订“靓淮河”牵手“大黄山”文旅合作框架协议;蚌埠成首届“盟主”,皖北6市4县成立联盟共唱文旅“大戏”;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走进上海、南京等多地市,重点推介文创产品、非遗美食,展示蚌埠投资热土的开放形象,实现了区域城市互惠、游客互送、线路互动、节会互参格局;突出“线上传播引流+线下体验变现”,着力推进城市特色文化街区、城市打卡点、文商旅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皖C三件套”系列美食品牌、玉器淘宝消费市场及《淮河风情》《霸王别姬》《大禹治水》等沉浸式演出场景,让市民和游客近悦远来、可感可及。
在建的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打造旅游城市的重点支撑项目。“垓下遗址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入选第二批100个“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今年8月,由香港旅游业界代表、议员组成的香港中旅首发团来蚌考察。香港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开发总监林德成感叹,蚌埠的历史、文化、自然、高科技等资源的联结共融,让合作的新机遇不断涌现。蚌港携手,两地正式签订文旅合作协议。
在今年的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上,重点路演推介了怀远白乳泉景区综合提升改造及周边城市更新项目、蚌埠农业科技园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五河沱湖康养度假中心项目、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改造提升及扩建项目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了龙子湖景区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大型沉浸式主题乐园项目、“文旅+教育”全域研学旅游项目、怀远县古城镇向湖栖民宿项目、五河县大巩山樵子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农文旅项目等15个项目,总投资23.63亿元。
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市委宣传部招商小分队,拓展引资领域。据统计,2024年1-9月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营收72.1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加5.45亿元,同比增长8.18%。全市纳入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文化产业项目13个。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73.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19亿元,1-10月已完成投资19.23亿元。
“政策加持与资源优势叠加,不仅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也将擂响我市新一轮文旅项目建设的激越鼓点,让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更加后劲十足。”市文旅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聚势如虹的蚌埠,正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用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绘就秀美山水“画卷”。
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产业跨界融合。
蚌埠先后出台《蚌埠市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大力提振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措施的通知》,调整《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等。蚌埠不断推动商文旅、农文旅、工文旅、体文旅、科文旅、红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城市文旅IP,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同时,融合出一片新天地。
一部手机,一张地图,即可开启一段按图索景的蚌埠探秘之旅。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打造全新的智慧旅游体验成为新的行业趋势。“数字化已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强大引擎。目前,蚌埠建设完成了旅游数据资源库、文旅云平台,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努力提升智慧文旅服务。”市政协委员白石提出,应将景区景点融入数字科技,利用沉浸式场景增强游客“五感”交互体验,积极运用角色扮演、游戏互动、全息投影等多样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旅游者的新体验。
在阿财老铺特色美食体验街区,怀旧的“蚌埠火车站”、二马路供销社等依次呈现的近百年蚌埠老街老物老景,唤起了蚌埠人的城市记忆。罗扇轻摇,衣袂飘飘,依托街区的一场场精彩演艺犹如还在眼前,游人如织,流光溢彩。“在政府支持下,阿财老铺特色美食体验街区新旧结合推陈出新,通过餐饮美食的串联,用夜市这种新型业态多元化展现了蚌埠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生活,增添城市活力。”阿财老铺总经理朱海霆表示。
位于龙子湖区李楼乡红塔村的迯林露营地,树荫葱茏、潺潺流水、清风徐徐……撑一顶帐篷,约三五好友,围坐于树林之间,感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乡村旅游能够把乡村自然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带动乡村产业融合、人居环境改善和村民增收致富。”露营地负责人杨迪说,露营地的前身是一片不起眼的荒地,当时他瞅准了蚌埠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时机,决定“大干一番”。按照“露营基地+团建+火锅烧烤+网红打卡”的发展思路,打造了这片露营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蚌埠实现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市人大代表平凡经过调研提出,要以农业为基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立足乡村实际,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文旅新业态。积极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开发“农业文旅”精品线路。围绕产业要素,培育“康养村”“非遗村”“红色村”等主题村,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附加值。
多业态多领域拓展延伸,“文旅+”的例子在蚌埠不胜枚举。在龙子湖畔的夕阳里Citywalk(城市漫步),在普吉岛音乐露营基地与音乐浪漫邂逅,在涂山脚下的民宿里体验围炉煮茶,在彩虹步道上与清新的山风撞个满怀......
不难发现,蚌埠“文旅+”跨界融合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牵绊”住了全国各地游客的脚步,留住了城市的“烟火气”。蚌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目标清晰,步履铿锵,未来可期!
2024年12月6日《蚌埠日报》01版
来源:蚌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