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宅基地建房工地
“今年春节孩子们回家过年就有地方住了!”陈大爷眉开眼笑地说道。陈大爷有三个儿子,均已成家,常年在外地工作。每逢团圆佳节,陈大爷的儿子携妻带儿回家团圆却无处落脚,这个遗憾成了陈大爷的“心病”。
陈大爷的房子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间老平房,现已破旧不堪,一家十几口人要居住,空间明显不够。2022年村中重新规划宅基地,陈大爷分得一块120平方米的宅基地。为了让孩子们尽早住上新房子,陈大爷东奔西跑填表格、开证明、补材料,宅基地建房申请了一年多,审批手续却迟迟没有进展。
这是吴川市纪检监察干部廉政下访了解到的情况。
该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获悉相关情况后,当即在随后召开的市纪委常委会上研究。
会议认为,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进一步压实各主管部门、各镇(街道)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责任担当体现在细微之处。
会议决定,在吴川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督促解决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办证“难”问题,重点围绕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效率与质量、审管衔接、中介服务等三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随后,针对各部门、各镇(街道)存在问题,吴川市纪委监委制发监察建议书16份,逐步压实主管部门、镇(街道)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建章立制15项,督促各镇(街道)健全审批工作机制、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办理指南,明确材料审查和办理期限。
群众办理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事项
在专项治理的推动下,各镇(街道)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办理宅基地审批事项的效率有效提升,办理期限从六个月缩短至一个月以内。两个月内,15个镇(街道)239条村(社区)已有469户村民成功办理了宅基地证件。
“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政府的办事效率就提高了。不仅审批速度‘飞起来了’,各项审批手续也更加规范明了,大幅度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一名回乡建房的群众在办理审批业务时感慨道。
群众回乡建房的施工现场
“为了推动群众工作更加透明化,我们还将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情况纳入了村级组织监督公开内容,督促各镇(街道)及时将建房审批情况在村中进行公示,坚决防治暗箱操作、违规报审等违规违纪行为。”吴川市纪委监委有关领导介绍。
“房子建好后,我们在廉政下访时又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很多村庄路无名、宅无牌,群众日常生活十分不便。”廉政下访组同志介绍,“如博铺街道沿江社区的居民最担心的事就是遇到医疗救援、火灾等紧急情况,救援人员无法快速到达准确位置。因为没有门牌,日常生活时有困扰,如快递及外卖配送困难、户籍业务办理受限等。”
获悉群众反映的需求后,街道纪工委马上展开行动。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沿江社区19条街巷491户住宅不仅是住宅没有安装门牌,甚至连路牌都没有,整个社区处于“有路无牌、有宅无址”的情况。
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首责,进一步压实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的责任。博铺街道办成立工作组,召开居民议事会,充分听取民意,以龙江、桥东、财兴、霞江四个居民小组为基础,对社区住宅分布进行登记造册。按照从旧兼新的原则,以老地名为主不予变动,对于无名路则由居民小组提供新地名,再由街道民政办及时将新地名上报吴川市民政局,对该社区的19条街巷命名进行查重和确认。最后,街道办在确定地名的基础上进行梳理门牌号,并统一编制。
讨论社区门牌安装方案
街道纪工委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督导,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推进。设立居民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和处理居民关于门牌安装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居民需求得到有效解决。
统一编制的491户门牌号
“社区的路再也不是‘无名路’,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再也不用担心遇到紧急状况出现救援困难的问题。”沿江社区的龙先生高兴地说道。
社区安装好的路牌
“街道将以沿江社区为试点,分层推进各社区的门牌建设安装工作。我们将持续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落细主体责任。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现场督查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尽责,高效办理群众事项,暖心服务基层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街道纪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