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 看防城港】王十月:防城港漫笔

美食   2024-12-29 13:54   广西  


中国的海岸线,东起辽东鸭绿江口,而西南最末端,则在广西防城港市的北仑河口。具体来说,是防城港市下属东兴市的北仑河口。

我曾经从北海到过东兴,知道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三大红树林示范保护区之一,却缘悭一面。此次来,原是专为北仑河口的红树林。不巧,从酒店出发时天便阴沉欲雨,快到红树林时,果然暴雨如注。终是不甘心,车开到一处高冈,隔着车窗、雨幕,朦胧中一大片深深浅浅的绿在风中起伏如巨浪——红树林比海还要阔大。在狂风暴雨中,海、天、雨、树混沌一色,分不清天上或人间。

世界三大红树林示范保护区之一——东兴北仑河口红树林。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雨一时半会儿没有要停的意思,我等候了许久,只好作罢。

红树林绵延的更远处,北仑河从名唤白沙仔的地方汇入北部湾。出发前一晚,临时抱佛脚,我查阅关于北仑河的资料,知道北仑河发源在广西的十万大山之中。《清史稿·地理志》有载:北仑河“其上源曰文义河,出拷邦岭,东北至北仑汛,屈而南,嘉隆江自西南来注之。其南岸则越南界也。”站在北仑河入海口时,雨小了下来。越过眼前这片红树林,——其南岸则越南界也。过了架在北仑河口的桥,便是镌有中越两国文字的东兴中越人民友谊公园。说到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便要提起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这条起于中国防城港,止于越南海防的海上物资通道,在20世纪的抗美援越战争中际会风云,如今只留下简陋的纪念碑和模糊且遥远的传说。倒是给我们讲解的那位身着京族传统服饰的女子,将我从历史的沉思中拉回眼前的现实。

我见过越南女子穿着奥黛,知道奥黛是越南的民族服装,女子解释说她是京族,奥黛和京族的传统服装有相似之处。又说,中国有京族,越南也有京族。两国京族语言相近,文字却不相同。有史可查的是,约在南北朝时,京族人借汉字造出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喃字造字法又分为三种,其一为假借喃字,就是借纯汉字,但只借其音不借其意。其他两种是形声喃字和会意喃字,更是借了汉字造字法。越南被法国殖民后抛弃了传统喃字,走了拉丁化的拼音文字的道路,中国的京族则保留了喃字。随着发展,两国京族在文化上渐行渐远。当然,也有斩不断的根,比如两国京族都传唱的传统戏剧嘲剧,唱词多是中国古典诗词,或脱胎于古典诗词,“妾身不想为征妇,君身岂为学王孙,须臾中兮对面,顷刻里兮分程……”这类嘲剧听上去多带悲腔,唱者肠断,听者唏嘘。古往今来,征人思妇,大体如此。此时再看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友谊”二字,分外沉重。

到东兴,一定要到北仑河入海口,到北仑河入海口,则一定得到竹山村看大清国钦州界碑。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碑身镌有“大清国钦州界”六个大字,字写得大开大合,颇得颜鲁公法度,书法铁划银钩,刀法利落劲道。特别是刀法,仿佛用了削铁如泥的宝刀刻半干的泥板,一笔一刀,能见出毛笔书写时的使转提按、入锋回锋,刻得又极深,刀刀力透碑背。右上首一行小字“光绪拾陆年贰月立”,左下首落款“知州事李受彤书”。一行人在大清国钦州界碑处驻足,七嘴八舌,或评书法之美,或论刀法之妙,心追手摩,又感叹如今机器刻碑有字形无笔法。中国书法,到有清一代,帖学衰而碑学盛。我偶尔写点毛笔字,崇尚帖学,以为碑学粗率,及至见了大清国钦州界碑,始知从前看拓片误人。原来好的碑刻,既得刀法之刚健,又不失笔法之精妙。又感叹好的碑刻之难得,刻碑者必得同时深谙刀法书法之妙也。如此又谈碑文内容,谈到碑文没有写“大清国界”,而是“大清国钦州界”,是否暗含了另一重解释?若书大清国界,则指大清国与另一国的边界,而大清国钦州界,又可以解释为大清国钦州与另一州郡的边界。又猜测书写者是否有意为之,若果真如此,则文字游戏,其中委屈,非我等隔了时空指点历史所能体会,不知知州李受彤何许人也。
王十月接受媒体采访。韦佐 摄

李受彤本该是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地方官员,因了中法战争将名字刻入了石头。熟悉中法战争历史的都知道,战场分布于海上陆上,涉及越南北部、中国东南沿海等地。战事之初,清军海战连连失利,法舰进犯基隆、淡水。时开缺回乡、养疴田园的原淮军第一猛将刘铭传受命出山,以巡抚衔前往台湾督办军务。刘铭传定下战略,放弃基隆,坚守淡水,以待战机,先后取得淡水大捷、基隆大捷,并困死法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于澎湖岛。陆路战线,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连破文渊、谅山,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史称镇南关大捷。法军战败,消息传至巴黎,总理引咎辞职,清朝政府本应乘胜扩大战果,奈何李鸿章力主“乘胜即收”,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机会,下令北越驻军撤退回国。中国以战胜之国的身份签下辱国条约,同意法国与越南之间“所有已定与未定各条约一概不加过问”,堪称空前绝后之奇闻。左宗棠大骂李鸿章“误尽苍生”,清流哗然。当此情形之下,李受彤奉命勘定边界,有着怎样的心境处境,虽不得而知,却也可想而知。

李受彤,字彦伯,广西临桂人。史书上说他“迁移书院,奖励文人,以礼耆者”,“唯其施政,崇尚刑威……民多敬而生畏”,看来是个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狠角色。再看“大清国钦州界”六个大字,刚健雅致,霸悍敦厚,果然字如其人。这样的人,奉命与法国勘界中越国界,自然是软硬不吃。果然,法国人为了在勘界时占得上风,又搞起小动作,越境抢占江平、八庄等地。李受彤针锋相对,举兵收复江平、八庄,从竹山循北仑河至滩散、垌中立下数十块大清国钦州界碑,确立了中越边界。竹山村的这块碑,现编号为1号碑。据说其余界碑多保全完好,惜此行匆匆,有机会,该沿着李受彤勘定的边界一一走访。

余动笔作此篇短文时,离开北仑河口一月有余矣。回想此行,脑海中浮起几个片段——风雨中的红树林、穿传统服饰的京族女子、立于1890年的大清国钦州界碑。以上文字,记防城港之行。

行文至此,补一事:李受彤完成勘界任务后旋即离任回籍,卒年不详。

作者简介

王十月 

王十月本名王世孝。1972年生于湖北,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现居广州。出版有长篇小说《烦躁不安》《无碑》《31区》《米岛》《活物》《收脚印的人》《如果末日无期》《不舍昼夜》,中短篇小说集多种。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百花文学奖等。

2024年5月,受邀参加“共赴海边山·相约防城港”文学名家走进防城港市采风活动。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编辑| 颜  娜
校对| 卢镰太
核| 廖雪杏
终审| 丁   蕾
防城港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精彩推荐

● 防城港微报丨12月29日

● 【防城港】蓄势前行正当时 笃行实干再出发

● 防城港微报丨12月28日

防城港市新闻网
防城港日报、防城港市新闻网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