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卢培嘉1,韦燕飞2,童新华1,姚胜3,苏鹏宗3,刘星3,黄婷雯2,覃文韬2
1.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
3.西安城市发展资源信息有限公司
科学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与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对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秦岭北麓山水重大工程的西安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气象和地形地貌等多源数据,采用InVEST模型、水量平衡模型、(RUSLE模型)、MSP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西安市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结果显示:西安市共含生态源地36处,总面积达2 591.96 km2,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骊山北部及渭河水系等重要水库周边;西安市共有生态廊道70条,总长度为686.23 km,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湿、峪等生态要素特征,构建“一屏一带,一环多廊,多片”的总体生态安全格局;识别西安市生态夹点45处,面积共计33.56 km2,大部分夹点均位于低阻力区域和较高生态水平的廊道上;识别生态障碍点25处,面积共计39.32 km2,大部分集中于研究区东北部人类干扰较强的城市交通高流量区。综合考虑西安市自然本底特征和生态问题,提出了强化源地保护、提升源地规模,重视廊道防护、优化廊道体系,修复与优化夹点、移除或改善障碍点的生态修复建议,助力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图1 研究区高程及土地利用类型
图2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结果
图3 西安市2010年、2015年、2020年MSPA分析
图4 西安市生态源地
图5 西安市综合生态阻力面
卢培嘉,韦燕飞,童新华,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14(6):1877-1891.
LU P J,WEI Y F,TONG X H,et al.Study on identification of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taking Xi'an City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4,14(6):1877-189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