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丨75年日新月异,听一听酉阳这些古稀老人讲述生活变迁

政务   2024-09-30 19:09   重庆  

编者按: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酉阳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特别报道。通过采访县内75岁以上的老人,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参与、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生活变化。通过这些喜人的变化,折射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接续奋斗,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


李仁才(77岁):步入现代化的农业产业

“水稻根部软了是怎么回事?”“稻瘟怎么防治?”……打开手机进入一个名为“水稻科普联系群”的微信群里,108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水稻种植户,每天都会发布关于水稻种植、管理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的李仁才则总是第一时间回复解惑。


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开展水稻田间管理培训、线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一名离退休老干部,今年77岁的李仁才依旧活跃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关切着田间水稻的长势,心系着农民秋日的丰收,致力于良种、良法、良机的推广工作,是酉阳农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


时间回到1982年1月,刚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的李仁才放弃在涪陵地区农业局工作的机会,申请回到酉阳,最后分配到县农业局农技站工作。此后,他主要负责全县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综合配套技术田间科学试验研究工作。1984年至2007年期间,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担任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一直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扶贫等工作打交道。


“农业,是发展的基础,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酉阳的农业都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李仁才回忆说,在80年代初,农民种地最大的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以水稻为例,水稻栽种宽窄比例不合理,一亩田栽种的水稻远不足1.5万窝,亩产粮食最高仅有800斤左右,且大多都在400至600斤。


“除了水稻栽种技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李仁才坦言,当时由于农民文化不高,对良种、良法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导致国家大力推广的先进种植技术和选育的优秀作物品种很难一时间遍地开花。“如今,经过多年发展,不断更迭升级的优质水稻品种一经推出就引得农民争相选购,水稻亩均产量都在1000斤左右,最高的接近1400斤。”


事实上,水稻产业的变化,只是酉阳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发展大潮奔涌向前,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显得愈发重要。


“过去为了解决温饱,农民种地只看产量高不高,现在种地,首先看的是品质和管理难易;过去种地,全仰仗耕牛,现在从耕地、栽种、管护、采收、烘干,全过程都有机械化助力。”李仁才感慨说,“酉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正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眼下,更让李仁才惊喜的是,酉阳的农业正不断摘下传统的标签,与现代的经验理念、生产方式碰撞出绚丽火花,迭代出了农旅、农产品加工等丰富业态,突出“品牌强农、质量兴农”,依托“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赋能,为满足人们更高品质生活追求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为一名年近8旬的“老农民”,李仁才也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有农民朋友需要,我愿继续发挥余热,为酉阳农业发展多献绵薄之力。”

彭玉枝(77岁):住房改善见证时代变化


酉水河畔,在离镇政府不远处的集镇上,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依次排开,让这个历史文化名镇更添韵味。


行至民族街72号,一曲悠扬动听的山歌吸引了记者注意,一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对着手机录制视频。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每天都要唱唱歌、跳跳舞,拍拍抖音玩。”看到记者的到来,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老人名叫彭玉枝,今年77岁,年少时一直居住在离集镇较远的罗家坡(小地名)山上。一家人挤在2间茅草屋里,不但厨房铺了床,连猪圈、牛圈的房梁都铺了床。因为屋顶是茅草铺成的,灌风、漏雨、长虫是常态。每到雨季,经常都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有一次,彭玉枝睡着了,感觉到脸上有东西在动,随手抓来一看,一条又粗又长的虫子赫然眼前,把她吓了个半死。


一直到长大结婚后,彭玉枝才搬离了罗家坡,随丈夫居住在大河码头(小地名)。那时候的大河码头船来人往,很是热闹。穷怕了的彭玉枝特别勤劳,推豆腐、织衣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碌。终于,1976年,在她和丈夫的努力下,她们在大河码头修建起一栋三柱四骑的平层木房子,一家7口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后来,随着移民搬迁,彭玉枝一家又搬到了现在所居住的地方。靠着集镇便利的条件和一家人的勤劳,她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你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空调、电视、冰箱什么都有了。”彭玉枝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她家房子,两楼一底的房子,每层楼都设置了5个房间,房间内全是现代化的装修及家具家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她还骄傲地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房子,她家还有2栋。


虽然如今生活富足,但彭玉枝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机会多上学。好在得益于国家的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家里的几个孙子都念上了大学,也算弥补了她当年的遗憾。


如今的彭玉枝,紧跟时代潮流,不但物质生活上没有亏待自己,精神生活上也丰富多彩。她从2019年起就注册了抖音账号,如今有了4438个“粉丝”。她说,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都在抖音上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

储再德(78岁):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从历史上来说,酉阳的教育都是走在渝东南前列的,酉阳民族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酉师校)早在1904年就成立了……”来到酉州小学校(原酉师校)内,曾在此工作多年的储再德说起学校的发展如数家珍。


出生于1946年的储再德是涂市人,现年78岁。储再德从小就喜欢读书。那时候根本没有公立学校,都是靠群众自筹修建,学校条件异常简陋,一间没有门窗的破木屋就组成了一个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储再德非常刻苦。小学毕业时,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龙潭中学就读。


初中毕业时,品学兼优的他收到了当时酉阳一中校长抛来的“橄榄枝”,校长找到他问他想不想读大学,想的话就来读酉阳一中。


“考高中,上大学,那是多少学子的梦呀,怎能不想呢?”纵有万般渴望,但是由于家庭困难,储再德不得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在来到酉师校报名的那天,他躲在被子里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


师范毕业后,储再德被分配到了涂市中心校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任教第一天,他竟然看到自己的小学同学端坐在教室里。看到曾经的同学变成了自己的学生,储再德没有嘲笑,只有心酸,他曾与其感慨,是贫穷阻挡了他们的求学路。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储再德异常激动,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高考,最终被当时的南充师范学院录取。好不容易获得了读大学的机会,他特别珍惜,每天都抢着去图书馆看书学习。


储再德被分配到酉师校工作后,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在40多年的从教生涯里,他参与并见证了酉阳教育的发展变化。他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都忙着解决温饱问题,读书成了贫穷人家的一种奢望。改革开放后,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酉阳一中、酉阳二中成为了享誉渝东南的名校,酉师校也成为了为渝东南地区培育中小学教师的人才摇篮。近十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均衡教育等一系列国家利好政策的实施,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再也没有学生因为家庭贫穷而上不起学了。


如今,随着我县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学校软硬件设施逐渐提档升级,全县校舍建筑面积增加到195.4万平方米,设施设备总值增加到35.9亿元,县委也适时提出将酉阳打造成为西部教育强县目标。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已成为酉阳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储再德希望酉阳能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优质素质教育,力争早日实现“西部教育强县”目标。

杨昌贵(76岁):越过越红火的新农村


沿着一条水泥路进村,道路两侧,洋楼林立,随处都能见着成片的果园,定睛一瞧,琵琶、柚子、柑橘,种类丰富,面积不小。踏着两米多宽的便民路进寨,成片的蔷薇花、紫薇花,花开正艳。院落外,一排排果树绿油油的,上面挂满了沉甸甸的柚子。不一会儿,今年76岁的杨昌贵便迎了出来。


“我们这里是酉水河镇后溪村(原白果村),是全县首个规模化发展水果产业的村,家家都有果园。”杨昌贵说,他家有8亩果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如今产业发展势头足,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去我们这里穷,尤其是60年代,地里种的都是苞谷、黄豆、和红薯,换不了多少钱,家家户户担心的都是温饱问题。”杨昌贵回忆说,好在到了80年代,政府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


“一开始其实群众都是不相信的,不少人还抵制,好在做了大量工作后,一部分思想前卫的村民率先参与了产业发展。”杨昌贵当了十多年的村支书,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记忆犹新,“水果种下的第三个年头就迎来了大丰收,加上市场需求大,一时间村里还涌现出了不少‘万元户’。”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水果产业早已覆盖了全村,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后溪村的山乡巨变,远不止于此。


“过去,我们这里也是出了名的吃水难。”杨昌贵介绍,虽然村子离酉水河不远,但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存不住水,每年的夏天、冬天,全村9成以上的村民都会面临吃水难题。


“有多难”?记者问。


“天干时,大家都瞅着村里一口老水井,排队挑水是常有的事,为挑水吵架、打架的事也没少发生,一来一回也得半个多小时。”杨昌贵径直走进厨房,轻松地拧开了水龙头,“你瞧,现在好了,政府不仅修建了蓄水池,自来水都安装到了厨房,一年四季都没缺过水!”


走出厨房,杨昌贵又指着墙上的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表笑着说,“以前看病要去集镇,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家庭签约医生,有个小毛小病,一个电话医生就上门来服务,现在的日子,有劲!”

刘全梅(78岁):卫生事业发展变化巨大

见到刘全梅时,78岁的她正与一群朋友在城郊的一处农家乐里聚会。她们谈笑风生,惬意又悠闲。


刘全梅是重庆涪陵人。1964年,刚满18岁的她从涪陵卫校毕业,被分配到了酉阳县人民医院。谈到那时的医疗条件,她唏嘘不已。


那个年代,能源极度匮乏。医院里的电只能供应白天,晚上如遇到病人急需手术,就只得五六个医护人员轮换着用手电筒协助照明。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医院迎来了第一台发电机,才逐渐告别了晚上打手电筒做手术的日子。


刘全梅说,她刚进医院时,整个医院就五六个科室,50余张床位,医护人员也只有50多个。但是如今,医院已有25个科室,近千名职工,700多张床位,每间病房都配置了电视、空调等设备,医院还增设了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手术室里也配备了无影灯等设备。“打手电筒、烧炭取暖做手术的时代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一去不复返了。”她感慨道。


“虽然我没有感受过那么好的办公环境,但是,看到医院的发展变化,我内心无比高兴和自豪。”刘全梅表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及好的政策,一路走来,她亲历了我县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医疗发展给群众带来的便利。以前,由于当时卫生条件差,交通环境也不好,很多乡镇病人经常从小病拖成了大病才到医院治疗,不仅人受了苦还增加了经济负担。而现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为群众筑起了一层安全防护网,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了良好的适应和满足。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刘全梅也为祖国送上了祝福,她希望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向学明(78岁):日新月异的水利建设


金秋时节,酉酬镇江西村,蜿蜒的酉水河缓缓流淌,水天一色,宛若画卷。


瞧着眼前这一江碧水,向学明感慨万千:“短短数十载,昔日涨水期经常洪水滔滔的酉水河,已然变成了富民的‘宝库’。”


今年78岁的向学明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村人。他1964年参军,1969回到家乡工作,1990年进入县水利局工作直至退休。与水利设施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谈及全县水利建设,如数家珍。


“记得在上世纪40年代,汹涌的洪水经常冲来上游的耕牛、房屋,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60年代,一艘载着几十吨小麦的大木船被洪水冲至江西湾,最后船主无奈只能含泪将一船被洪水浸泡的货物分送给了两岸的居民。”一杯热茶下肚,向学明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好了,自从这座总库容1.5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54亿立方米的水库建成后,酉水河上便鲜见肆虐的洪水了。”


1965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地方新修水利设施,酉阳也迅速掀起了水库、堰渠建设的热潮。“修建龙潭水库的时候,前后投入了几万人,为了抢抓工期,就连时任县委书记都亲自上工地挑泥巴。”回想起当年的劳动场面,向学明感慨万千,“记得修建和尚坪水渠的时候,由于全靠人工一锤一锤地凿,村民们开玩笑说消耗的粮食都能把沟渠填满,当时的困难条件由此可见一斑,可再难也得干!”


时间来到1990年,向学明调入县水利局工作。此后,他又亲历了酉阳防洪工程的建设过程。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酉阳县城长期受到洪涝灾害的困扰。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城遭受的大小洪灾就达23次之多。1998年5月21日,县城遭遇特大洪灾,3000多户居民被洪水围困;自1999年6月28日起,县城被淹6天6夜,县城下游5000多亩农田绝收,停水、停电、通信中断达半月之久,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为治水患,我县全力向上争取,筹集1.94亿元,启动了总长21公里的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县城防洪工程从1998年立项,到2003年完成一期工程,再到2005年二期工程完成,经历了近8年时间。”向学明说,随着该工程的完工,县城的防洪标准从不足两年一遇提升到了二十年一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酉阳的发展令人瞩目,水利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未来,在持续补短板的同时,也要同步提高利用率,让水利设施真正惠民、便民。”谈及我县未来的水利事业,向学明建议道。

End

记者:石嘉黎 冉 川 ▏编辑:唐 宇
值班:杨 兵 ▏总编辑:陈 杰
酉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酉阳发布
展示酉阳形象,传播酉阳资讯,提供便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