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此次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对于整个行业格局的重大影响。首先是在deepseek诞生的首日,英伟达的股价单日暴跌达到16%。市场怀疑英伟达的芯片是否具有“不可代替性”,因而投资者开始抛售英伟达股票。同样,deepseek打下英伟达几乎终结了“技术股”推高股价的前景,前沿技术股票价格相对虚高,而技术无法被证实垄断。技术可以被相对超越,价格随时可以相应地逝如秽土。因而在算力研究行业,技术研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生存和死亡不过是转瞬的事情,被超越即是宣判死刑。但是deepseek似乎并不把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放在眼里。它依然积极地与各友商展开合作,并分享自己的非核心技术以接入其他应用领域。“共赢”一定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或许有一天,deepseek或者很多其他技术,终将被更加前沿的技术所取代,我们也希望,它们的一部分,会广泛存在于世界发展的每个角落,不断延续、哺育新的技术,这才是技术的“永生”。
我们再来看看deepseek 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震动。众所周知美国在2025年年初启动了一系列法案,试图与中国ai技术脱钩。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脱钩的大方向似乎出现了一部分动摇。一方面,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乔治·霍利(Josh Hawley)拟起草法案以禁止进口中国开发的技术或人工智能技术,违法规定最高面临20年监禁。同样,NASA、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国会都对自己的雇员展开了一系列禁用deepseek 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脱离了政府意志,deepseek在美下载量跃居榜首,人们几乎是以不可思议的热情去拥抱这项来自东方的新技术。同样,巨头公司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同日接入deepseek以用于拓展自身云服务,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也委婉表达了对于这个新兴软件的看好和合作意向。技术往往在政治上容易被凝视,政治家幻想、忌惮存在的潜在危险由此生发出因噎废食的想法与主张。而在同样追求技术的眼瞳孔里,往往可以通过映射共同构建出和美的新世界。
一向对先进技术相对保守的欧洲大陆也表现出了对于deepseek的极大兴趣和隐忧。法国隐私监管机构“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表示,将对deepseek进行质询以预防潜在的对于用户隐私造成的风险。deepseek 也表示愿意积极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商讨更好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安全的新方法、新规定。不可忽略的是,人工智能的春风这次也吹进了欧洲。不管是民间的热切讨论,还是官方的谨慎态度,无疑证明,中国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不再是一个国家的自娱自乐,而是终将面向全世界开放,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共同体验,共同攻克难题的世界性议题。中国或许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或许带来了普罗米修斯的圣火。但无论如何,这个结果都将由全世界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