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赴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回避阿拉伯之春

旅行   2024-12-23 11:00   江苏  





2024年的冬天,就像俄罗斯所经历过的无数个冬天一样严寒而漫长。但显然,这个冬天漫长的有些焦灼,仿佛带来压抑的并不是西伯利亚的寒风,而是地中海的季风。

俄罗斯舰队从塔尔图斯港口离开的时候,脑子里可能会闪回很多冬天。击溃拿破仑的冬天,粉碎希特勒的冬天。所有以欧洲为基点辐射世界的理想好像最后都碎裂在俄罗斯茫茫而无尽的冬天,但俄罗斯自己的理想好像一直行驶在漫长的冬天的海岸线,时而得见天光,时而消失雪原。这个冬天,他们可能彻底但不是失去,也可能会重新回来,就像之前一个个迂回曲折的传奇一样。曲折可能最后会构成王冠,可能会画地为牢,也有可能只是无穷无尽的循环为莫比乌斯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知道天平最后会倾斜向谁。


1

中东惊变


巴沙尔·阿萨德在2024年12月8日宣布辞去叙利亚总统的职位,并实现权利的“和平”交接。在各种层面的评论中,叙利亚政府的崩溃似乎都是必然的事实,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事情会来得如此突然。同样,基于对这个结果的未曾预计或

对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中东局势的过于低估,大鹅在这次惊变中也翻了大车。毕竟俄罗斯依靠叙利亚扼住中东的手毕竟挥洒的也是金钱和汗水。目前俄方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对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大规模政治、金融和军事投资(包括在叙利亚的两个军事基地)感到非常沮丧。

在这些投资当中尤为显眼的是位于叙利亚西部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尔姆空军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几乎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唯一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海军设施,该基地的存在为俄罗斯海军提供了作战和补给的可能: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甚至可以为俄罗斯的非军事船只提供一系列长途航行需要的辅助,使它们不必须返回黑海港口就可以在地中海沿岸持续运作。这在今天尤为重要,由于漫长的俄乌冲突,俄罗斯在黑海的不冻港索契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封锁,这无疑是对黑海局势的重要规避手段。

同样,该基地甚至可以为核潜艇提供相关设备。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该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2017年签署的一项条约允许俄罗斯免费使用该基地49年。

上面两个基地完全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它们暂时都是安全的。不过这两个基地的未来仍然很难确定。在新的中东局势下,人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莫斯科是否有能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占有或者使用这些设施。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事变比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普京更悲伤的人,是失去江山败走麦城之后,依然贯彻灰太狼精神,坚持自己只是暂时避走且终将回来的阿萨德。吊诡的是,对于其“辞职”或是“被辞职”的说法,阿萨德仿佛忘了和俄罗斯商量得出一个普遍的足够让所有人信服的借口,也或许这从来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毕竟中东关系,来去往复,你方唱罢我登场,阿萨德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确保自己依然还在舞台上:毕竟据多家媒体披露,阿萨德仍然留有26吨黄金留在叙利亚境内,或作为其最后的政治遗产,或作为他日回去的路费,或是作为某种类似“靖难”的见面礼,我们不得而至。另一方面,叙利亚多年的同事、中东的另一位重要金牌配角,俄罗斯的百年仇敌土耳其即将重新加入战局。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土耳其及其民兵盟友目前正在叙利亚边境集结部队,这令人担忧埃尔多安政府可能正准备大规模入侵由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控制的领土,这股武装力量长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同样,自12月8日以来,以色列也在对叙利亚“紧锣密鼓”采取军事行动,大规模摧毁军用机场、防空基地等军事项目。这一系列打击将接踵而至,谁也不知道这场战局的每一个人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最后的受害者是谁,最后会以什么形式或者代价取得短暂的和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或将在这样的乱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大俄的苦心经营


欧洲大陆文明大多诞生于海洋,地中海、黑海、红海的独特地理条件和运输优势助力了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兴盛与崛起,并给兴起的文明提供交流传递的机会。显然此中并不包含俄罗斯。俄罗斯的初始地理位置,严格来说对比自己欧洲的老朋友们并不算好,既在北方高寒地带,又处内陆。于是俄罗斯从莫斯科公国的时期就一路打怪升级,扩张了10倍地盘拿下了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众多港口,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得陇望蜀”之路。但这些港口或多或少并不能完全满足俄罗斯的需求:俄罗斯纬度高,冬日极度严寒,许多港口会被冻结因而失去大量运输能力、俄罗斯真正想要的,百年未变的依然是各方向上的不冻港。

不冻港这玩意俄罗斯自己也不是没有。但是出于各种原因都凑了巧地不太好用。比如说俄罗斯的北大门摩尔曼斯克,虽然作为不冻港全年终是“门户大开”,但是冬季其全程还是冰山半浮,无论如何,俄罗斯总是要找一个可以用到的不冻港,这个的位置也有相关的讲究:如果不能正对着自己家门口,那么不妨拿出去正对着自己的枪口:于是俄罗斯把手伸向了塔尔图斯港。 俄罗斯走进塔尔图斯港,一是给自己一个通往地中海的舒适通道,二是旁边国家战火连天无暇顾及自己,同时也能在旁边起到相应的威慑作用,以避免别的国家过于操纵中东局势。俄罗斯驻扎在叙利亚的同时,也在叙利亚作出了相应的投资,本质上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分析推算,仅仅在军事一方面的指出,俄罗斯9年内就花费约86.4亿美元。对此数据,西方国家提出质疑,美国国防部甚至估计俄罗斯在叙利亚每日花费达到一亿美元。俄罗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放弃叙利亚的港口。叙利亚对俄罗斯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在俄罗斯的天然气等能源对欧洲断供之后,俄罗斯需要在中东留下一只手区钳制中东石油走入西欧。如果俄罗斯彻底失去叙利亚,那欧洲对于俄罗斯的能源将彻底断奶,从此在与西欧的牌桌上彻底消失,俄罗斯并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3

终曲?No,序幕!


前文我们讲过了,俄罗斯需要的是叙利亚,并不一定是阿萨德和叙利亚。俄罗斯对近期爆发的战事采取积极态度并未介入冲突。叙反对派希望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方面”建立正常关系。“如果合作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原则之上,与俄合作并无任何障碍。”但是“相互尊重”在国际关系上向来是一个过于冠冕堂皇的话,说到底无非是双方各退一步或是退许多步的问题。谈判要的是腰杆子硬,叙利亚终究是一个刚刚从头开始的政权,如果想要腰杆子硬,那就要看有没有人能在后面托住,只要托得住,便能一寸一寸进,托不住,便是一尺一丈退。

对于叙利亚背后的人物,首先是隔岸观火积极参与中东事物的土耳其,我们前文已经提及过。除此之外,有目击者称,当俄罗斯军队从叙利亚北部的科巴尼基地撤出后,美军特种部队迅速接管了该基地。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俄罗斯撤退的回应,也标志着至少叙利亚局势还有说得上话的其他力量会着重参与,俄罗斯的重新入局显然不会这么容易。由此,叙利亚局势也当长期观看。






俄乌战争给我们示范了在不使用大范围杀伤性武器之前提下,局部战争的焦灼与内耗;叙利亚十二日事变则显示且将长期反应了现代民族内部矛盾带来的政权更迭的迅速与起伏。见证了这些无可奈何的悲剧与流离,我们才能学会笃信,和平是世界最好的状态。


平哥闲聊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里的大小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