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着无须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健康   2024-11-17 05:27   江苏  
遇见陈果
人生格言: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幸福哲学)

你越爱自己,就会越幸福!

《透过佛法看世界》在这个技术和生活形态巨变的时代,人们的烦恼也更剧烈,甚至由于困惑和矛盾,陷入抑郁症的阴影。希阿荣博堪布以这些烦恼、迷惘为契入点,从佛法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到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具影响力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




作品简介


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我特别敬仰的大师,他能够用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把佛法阐述的特别清晰生动。我当年第一次看《次第花开》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到现在还记得。每看一次,就安静善良很久。这本书是问答体,我删掉了关于如何实修的部分,那些对于非佛教徒的受众来讲太过艰深。只保留了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无论您的宗教信仰为何,关注心灵建设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问题1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


█ █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


█ █三轮体空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各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相,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的施者、受者和行为。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与消散。


█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问题2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 █关键是你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


█ █人们的出发点大致有三类:希望生活安稳快乐、事业发达、家庭幸福;希望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希望获得圆满的智慧,以更好地帮助众生。


█ █要做到第一类,你需要诚心正意、断恶行善。佛教的人天乘便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中立己的。


█ █对于第二种人,佛教的声缘乘中有很多指导和帮助,让你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治自身的烦恼,寻求个人解脱。


█ █第三种人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并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的帮助其他众生。这种智慧和善巧在佛教的菩萨乘中有广泛的指导。


█ █从佛法中能得到什么,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然后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了。



问题3

佛祖拥有过很多所以才能放下,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如何放下?

█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 █拥有不是放下的前提,同样是拥有不多,有人能安贫乐道,有人连一根针也放不下;放下也不是拥有的必然结果,一些人有了能放下,一些人有了更放不下。


█ █佛陀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世人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


█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报,放下需要的是智慧。



问题4

我已经生活无忧了,为什么常常有不安全感?

█ █不安全感主要是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


█ █如果没有对无常和无我的认识,生活越富足,拥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就越没有安全感。



问题5

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难道没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吗?

█ █真正证悟的人不会自称看空一切,看空一切并不是证悟空性。


█ █证悟空性时,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的。见到空性时,必然也升起无伪的慈悲。在圣者心中,每一个众生的苦乐他都关切在意。


█ █然而这种在意不是我们凡夫的在意,我们只在意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在意我的。如果没有我的的观念,失去的概念也会淡化,人与事的远去,不再那样难以接受、无法释怀。


你的转发,我未来的10万+

温馨提示:收听到哪一本了,就将本书分享到朋友圈,方便下次继续收听

加入遇见陈果,遇见更加幸福的自己



幸福哲学观
知识,知心,知行合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