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陈果:逐光而行 沐光而舞——评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

政务   2024-11-16 19:12   湖南  


 逐光而行 沐光而舞

——评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

文|陈果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参展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饱含着中国精神、时代特征和湖湘气韵。其中,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选送的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以宁远县水市镇大元村文化创意人才刘休和周燕为原型,讲述夫妇二人放弃北京事业,回到大元村,自费创建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用艺术温暖留守儿童,为孩子们提供情感寄托的故事。

鲜活的舞蹈是一个时代人们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激荡在每个人的心中。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犹如一幅生动而感人的乡村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生动地为观众演绎了乡村孩子对美的向往、对舞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

点燃乡村艺术之光,打造“诗和远方”

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以光起势、追光而行、沐光而舞。开场时,一群留守儿童在暗淡的灯光下摸索前行,她们迷惘、彷徨,找不到方向;随着舞美灯光的转换,艺术之灯被点亮,女孩们沐光前行向阳而生,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道光。一张张绽放的笑脸,传递着积极乐观的人生姿态。舞蹈以新颖别致的视角、充满力量的舞姿、自然流畅的律动、灵活多变的手法,落笔于“舞”又着墨于“光”,寄情于“光”又言志于“舞”。作品舞台形式感极强,追求各个细部质量的总和,达到一种纯正格调的舞台效果,让观众在作品中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乡村往往被视为远离喧嚣的宁静角落,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境。刘休、周燕夫妇回到宁远水市镇的老家,创办了艺术孵化基地大元社,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点亮了乡村,为乡亲们提供了亲近艺术的机会,为孩子们带来了“诗和远方”,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舞蹈以“村里的艺术家”为主题,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艺术同乡村的碰撞与融合,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充满了时代气息。

乐舞相融突破创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村里来了艺术家》通过民族与现代的对比与融合,以极具创新性的舞蹈编排方式,将现代舞的动作元素融入民族舞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富有变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舞蹈中间和结尾部分歌曲的加入,为舞蹈注入了灵魂,堪称点睛之笔。变换的节奏、舞乐的融合、插曲的二度应用,整个音乐创作也为舞蹈平添了渲染力。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叠加,而是对两种舞蹈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融会贯通。舞者们不仅是动作的表演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舞蹈元素与优美音乐的有机结合,将艺术家对乡村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孩子们对艺术家的接纳与感激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认为舞蹈整体用力过猛,其实不然,正是在这用力过猛的舞中,不断放大了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即使迟暮老矣、余力不足,但恣意滂沱的激情更使我们坚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定要站在光里,梦想就在前方!

美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魅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乡村振兴的“魂”。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乡野、扎根农村。和周燕夫妇一样,他们凭一腔热情、一片真心、一份执着,用知识、文化、科技深耕家乡沃土,帮助村民在美的浸润中生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的舞台,构建起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的来说,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的优秀作品。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细节处理方面,作品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舞蹈的编排上,有些场景的转换还可以更加流畅自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些角色的性格特点还可以更加鲜明突出。此外,舞美可以大胆采用田野、大山等乡村自然环境为背景,让人与景、舞与情更好地呼应与融合。艺术向乡村回归,就不能回避土地、牛羊以及人类共同构筑起的生态系统。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将个体价值、艺术创作和乡村文化生态融为一体,这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相信经过艺术家们的精雕细琢和自身的打磨历练,作品会散发出更加夺目的艺术光彩。




● ● 




END

实习编辑 | 王博雯

       一审 | 施俊杰

       二审 | 陈   薇

       三审 | 蒋蒲英




湖南文联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的,由湖南省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市州文联、省企(事)业文联和全省性的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湖南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