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谢宗玉:天书千载无人省——论禹王碑

政务   2024-11-04 17:39   湖南  


天书千载无人省——论禹王碑


文丨谢宗玉

黄昏,似有雨来,风飒飒满山树摇。雾不知起于何处,从林木间斜穿过来。风凉侵肌,乍然惊醒,眼前的一切,已消失在茫茫云雾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移进了幽深历史。

我已在禹王碑前伫立良久。山雨来前,我似乎早已跌进时空逆旅。眼前的石亭,明明是为保护禹王碑而筑,我被拦在亭外,碑被圈在亭内,可刚与石碑对视一眼,心魂就像被石亭拿住了一般,连同禹碑一起,双双被送进某个独立时空,与历往任何文明都没关联,与眼前这个鲜活世界也完全脱钩了。

我身子僵硬,大脑疯转,仿佛全身能量都集中在一处。我在不停追问,碑上这77个斗折蛇行的文字究竟何意?前人雕刻它时,又处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为什么至今仍无人破译?它不是甲骨文,不是籀文,不是石鼓文,不是蝌蚪文,与先秦诸国的文字皆不相同,那它究竟是什么字体?历史的河流,似乎在这里被谁凭空截去了一段,只遗漏了这数十粒文字。它是来自某个已消失的南方国度?或者干脆来自宇宙外空?

想想,真是泄气,如果把地球的存在,用一天时间来概括,人类的出现,就是午夜那最后十几秒。而文明就像末尾两秒出现的夜露一般,是那么短暂,那么珍稀。偏偏就这两秒钟,我们能弄清楚的,也少得可怜。我们就像一群只能处在现在进行时的糊涂虫,时光稍一翻页,真相对我们就不可企及。

随着人类加大对地表的改造,尘封的历史不断从地下翻出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将中华农耕文明推至一万五千年之前。而四川三星堆遗址里的物件,距今也已有三五千年,它的蓬勃期应该就在舜禹时代,其文明程度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

正因为这样,谁敢肯定中华文明就一定起源于中原,而不是南方?或许岳麓山这块石碑便是证据之一?上面的文字,明显比商周甲骨文要成熟得多。如果真是大禹祭天衡山时所刻,或是当时人们为大禹所竖的治水功德碑,那它显然比甲骨文要早得多。

南方有传说,大禹生于南方,长于南方,是湖湘一带的远古英雄。天降暴雨,洪水滔天,大禹神力有限,在西南高、东北低的湖湘水系,因势利导,尚有可作为的空间。而在四野平阔、黄河悬顶的北方,则难以功成?

史前如果真有那么一场昏天暗地的大水,并且数月不退,北方文明恐怕早被摧毁殆尽,唯有洪水奈何不了的南方山岭,反而把史前文明给保存下来了?

之后很多年,洪水退去,北方平原又陆续聚集了一群以游牧为生的野蛮人,因贪图南方的财富和文明,发起了一场场入侵南方农耕文明的古老战争?就像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一样?这或许正是炎帝陵和舜帝陵都出现在湖南的真正原因吧?不管他们分属哪方,战死于南方,就只好归葬南方。

战争结束,南方文明被彻底摧毁,湖湘培育成熟的谷种连同先进的文明,随着大量俘奴,被迫流入中原?到了信史时代,我们就只能看到北方文明远盛于南方这个事实了?


首次将石碑认作禹王碑的,是曹魏时期的《广雅》:“衡州南岳有岣嵝峰,上有神禹碑。”东晋《湘中记》继之:“岣嵝山有王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南岳记》再续:“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
……

可是,我们距曹魏只有一千余年,而曹魏距大禹时代则长达数千年。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去考证曹魏历史,都觉得千难万难,那如何让人相信,曹魏文人就能一言而断禹碑?谁知那是不是书斋里的想象?传说大禹曾治水南岳,作者顺势将此碑加在了他身上?问题是,全国各地都有大禹传说,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大禹就算马不停蹄,三过家门而不入,一生恐怕也走不了多少地方。

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对岳麓山禹碑的来历,倒是有清楚的记录。嘉定壬申年(1212年),一个叫何致的文人,经樵夫引路,从南岳岣嵝峰下,将禹碑内容仔细拓片,然后复刻在长沙岳麓山上。

从那以后,南岳的母碑便少有人问津,好奇者皆涌入麓山,来欣赏拓碑。原因无他,衡岳山高路远,神碑难觅踪迹。而长沙作为湖湘重镇,往来之人临时起意,想要观赏此碑,去去便是,一水之隔,一点都不劳神费力。

应该说来,何致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让禹王碑从此天下闻名,几百年时间,就已在武汉、南京、绍兴、昆明、大理、汤阴、西安、兰州、烟台等地“开枝散叶”,连日本韩国都有十几处相关的拓片石刻。

与此同时,它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自他之后,再没有文章声称见过南岳母碑了,何致的拓片竟成了孤本。南岳母碑上的文字究竟长相如何?只有天知道。反正从岳麓山拓刻出去的碑文,高矮胖瘦不一,妍媸俊丑不一,精神气质不一,就像同一棵树上相同又不同的花,不同又相同的果。由此推之,麓山拓碑与衡山母碑,又岂会相差无二?

唐代韩愈贬谪被赦,羁留湖湘待诏之时,曾去寻访过母碑,不过没见着。只听得道士绘声绘色地描述,于是怅然作诗:“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这句诗对石碑字体形模的概括,也算生动形象,但其实并不能让人们在心中呈现出清晰图像。

如今我面对石碑,不仅只字不识,甚至连字形都无法向他人形容。细细看来,数十文字竟没有重复的。哪怕是拆成偏旁部首,也找不到相同的。象形文字的四大造字法,在这里找不到半点依据。这些文字完全被符号化了,看起来就像一次性消费,专为这块石碑设计建造的,再不会在世间出现第二次。

基于这种情况,有现代学者认为石碑是汉代谶纬神学盛行下的产物,跟所谓的河图洛书差不多。这份猜测甚至具体到了人,认为石碑是王莽为加强新朝的合法性,而刻意炮制出来的祥瑞。王莽篡位前后,的确热衷于此类造假,以致祥瑞遍天下。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此碑刻于远古,那为什么曹魏之前的几千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直到三国,才被人发现?要知道,南方天气潮湿炎热,霉菌苔藓异常活跃,何致寻得此碑时,字迹已被青苔侵漶,何致剥离苔藓,清洗石头,才拓得文字。

而麓山禹碑仅仅几百年,就在明代和清代,经过两次重新洗刻染色。民国24年碑亭重建时,估计对刻字又做了一次修饰,这才使得网上流传的那几张代表性照片岩面明净,字迹清晰,颜色鲜艳。如今才过去几十年,碑面又渐渐生霉、发黑、结垢、长苔,字迹重新模糊不清。这还多亏有石亭保护,若是曝于苍穹,栉风沐雨,其漫漶速度恐怕会更快。

然而,后世工匠只要一动手,它就不再是原来的石碑了。斧凿之下,旧有的时光和气息被完全磨洗。而无论多精巧的工匠,也不能在重新修磨时,让原先的字迹没有一丝走样。看看全国从这里临摹拓印出去的其他石刻就知道了,不说保持原汁原味,有些甚至大相径庭。这里的字迹明明纤瘦如蝌蚪尾巴,到了某些地方,笔形竟如胖胖的娃娃鱼。

涉笔至此,头脑中突然萌生一个提议,那就是各地的文物保护,在科技时代或许得有一整套规范化章程了。可不可以这样?原物就不再去动它了,就让岁月将它一点点重新带进历史的洪荒中去。在原物旁边,用3D打印一件复制品,隔几十年,就整饬一番,让它历久弥新。

修葺仿品时,再给原物拍一张照片,刊置旁侧,附以年月。这样,后世游客就能从这一张张照片中,清晰地看到原物在时光中的嬗变过程。这时的游览,就不仅是惊讶于眼前之物了,或许还有一种周游时光隧道的恍惚感吧?


杨慎,天资聪颖,被后世称为明代第一才子。从小好学多思,眼界极高,在诗词、散文、杂剧、散曲、儒学、文献考古等诸多方面浸淫很深。其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可媲美任何一首宋词。麓山禹碑立世三百年,无人敢认,杨慎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声称自己读懂了这篇天书,并将译文公之于世: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这份译文,后世多有诟病。愚鲁如我者,也有疑问。译文中两个“岳”字,分别是第30字和第46字,而石碑上这两个字的形状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可能会是同一个字?

另外,“华岳泰衡”出现得也比较蹊跷,人类对山脉的命名,会那么古远吗?既然华、泰、衡皆有所指,那么岳是指哪里呢?如果岳不是指衡山,那么“宿岳麓庭”,又是指哪座山的山脚呢?未必就是岳麓山不成?

那就更巧了,何致从衡山将碑文拓来岳麓山。碑文译出,二山的名字居然同时出现?只能说冥冥中自有天意了,不然完全无法解释呀。只是大禹时期,连巍巍大山都来不及命名,岂会先给长沙旁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坡命名?杨慎未免太自以为是了吧?

何况大禹时代的碑刻,不太可能会出现连词,形容词也不会太多。应该多为动词和名词,譬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种。

还有,这77个字,二二、三三、四四数之,皆不整除,唯有除以七,才可除尽。杨慎将文章四四数之,得19句,惟中间某句是五字,看着挺怪异的。我觉得此文也许是散篇,而不是诗骈文。

再是,甲骨文在明代尚未发现,杨慎只能依凭篆文揣摩,禹碑字迹虽然弯弯绕绕,很像篆文,但就算是外行,只要细察,都会发现它与篆文有本质区别。篆文是甲骨文简化、修饰、变形而来的,而此碑已没有多少甲骨文痕迹,或者说,此碑与北方甲骨文已旨趣迥异。它更像湖湘远古巫族完全符号化了的祈神文字。

换句话说,杨慎翻译此碑,并无多少文献依凭,更多的是凭空想象。第一才子还真是豪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身不惧天地的胆略与豪情,才让这个明代三百年不世出的天才,竟有三十年终老云南的悲惨命运吧?

甲骨文专家郭沫若先生曾惭愧宣称,他花了三年时间,只辨认出了其中的三个字。然而杨慎的译文一出,明代、清代及现代勇敢者纷纷各显其能,五花八门的译文陆续出笼,大家各执一词,纷纷借处于时间末端独霸当下的优势,否认前人,自认正统。

明清译文,因译者头脑禁锢在了禹王身上,所以都没跳出“大禹治水”的窠臼,译文多少有一些类似。现代学者眼界宽了,多了些横向比较的手段和途径,思维更加活跃,往往自出机杼。浙江曹锦炎教授认为禹王碑属于南方的鸟虫篆,与越王剑上的铭文一脉相承。碑文是前456年越国太子朱句代表越王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湖南刘志一教授则认为此碑为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消灭庸国的历程与功勋。这跟大禹治水,差别可就大了,然而谁知道呢,或许他们更接近真相吧?

出于好奇,我在网上查看了几代越王剑的铭文,的确与禹碑有几分相似。其中最为相同的地方,是某些字以弧圆起头,弧圆最窄处,线条稍微向外延伸,圆中间还有一点,这些像极了鸟的头、喙和眼睛。越王剑上的铭文,能明显看出是甲骨文向大篆过渡,字体象形的成分居多,也有装饰的成分。铭文无论多复杂,还是能找到诸多相同的偏旁,这就与禹碑不同了。禹碑的每一个字都像横空出世,字与字毫无关联。这大概也是郭老三年只识三字的原因吧?也不知这三个字公布出来没有?估计他也不是百分之百肯定吧?


 衡山当地有个传说,说是大禹羞于表功,又难却衡岳先民的好意,就排出77个天书般的奇字,让衡民刻在岣嵝峰下,以彰自己治水之功,却不让世间任何人认识。几百年后,有云游老道经过碑前,仔细辨认字迹,晨夕交替,共识得76字。待要考证最后一字时,忽然脚下生凉,低头一看,洪水浩荡,正漫上峰来,一时吓得魂飞魄散,所辨之字全部忘却,洪水这才消退,世界瞬间复原。老道士下山后,四方告诫,禹碑本属天书,凡人不可辨认,否则洪水重临,将要祸及九州。

这个传说真好,为后人的无能找到了永久性借口。可其实绝大多数人不需要这种借口,就比如我。如今立在麓山禹碑前,我不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内心只有对远古先人的钦敬。

也不知道那时他们究竟有多少常用汉字?而要把这些结构复杂、扭歪无常的汉字认全、记熟、会写,大概得需要一个像王昱珩那样的超级大脑吧?若要让现代儿童去习这种文字,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小学都毕不了业。可见人类大脑的进化,也良莠不齐,千差万别。

也不知远古那些超级大脑都遗传给了谁?后世那些搅动风云的帝王诸侯、权臣将相、门阀士族、豪强地主,估计就是超级大佬们的子孙吧?文字都发明了四五千年,而我家先祖,上推三代,竟全是文盲了,既然血脉深处,已注定我与此碑无论对视多久,也只能形同陌路,那我还用得着羞愧吗?一株草面对一株松,是不会自卑的。物种不同嘛。

相反,我倒生出几分作为华夏人的自豪来了,我现在用五笔打出来的这横撇竖捺、点折弯钩,跟碑文比起来,的确简明多了,互相之间,也有章可循。可如果细拆结构,依然发觉绝大多数文字都来得莫名其妙,毫无头绪,而我竟然全部认识,并且还能熟练运用,能不自豪吗?中国人超群的记忆力,跟从小就得熟记这些复杂的汉字不无关系吧?

我在想,在某段历史时期,人类是不是经历过一个造字高潮呢。当第一个部落出现文字后,是不是就像“牵手门”董小姐的低胸大花吊裙一样,突然就成了一种时尚?部落里若没有一个造字官,部落主都不好意思出门混了。这些造字官通过往来“国书”,彼此借鉴,又互相创新,形成一种种相同又不同的文字。

这些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部落里可能只有造字官一个人认识。“国书”往来的象征意义也大于实际意义,人与人交流,部落与部落交往,还得靠口头表达。“国书”则是文明化程度的一种衡量,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青年,喜欢将一支钢笔插在上衣口袋,以便将自己从文盲中摘出来。

可惜的是,受科技制约,人们只能用木炭或彩石,在岩壁、地面或兽皮上书写,新生的文字,都像嫩芽一样脆弱,只要一阵狂风暴雨,就夭折了。

一个部落战败,就意味一种文字消失,就像战国七雄的文字消失在大秦人面前一样。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禹王碑,非常可能就是南方某个部落的文字。可惜那个时代不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若在消亡之前,都能勒石铭记,那该是一番怎样的文字盛宴啊。人类就是这样,对现实的琐碎,往往心生厌烦,却对过去的点滴,有着无穷的好奇,只能是自讨苦吃,徒增忧烦了。

因为对自己的不看重,我在文章《暮事》里表示,想悄无声息地将自己处理在某段时间的河堤上,不留任何痕迹。现在面对这孤例般的麓山禹碑,我突然改主意了。现有的地表文明,虽然庞杂繁复,但如果又有恐龙灭绝般的史级天灾降临,依然可以将这一切摧毁殆尽。当新纪元诞生在这个星球时,那时的考古学家虽然挖掘了现代文明的遗址,却始终苦恼于无法还原这个时代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那该有多抓耳挠腮呀?

我是不是该助他们一把?将现在自己写的书,所吃的五谷杂粮,常用的各种物件,都收集起来,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瓶真空密封好,找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埋下去,等待下一个纪元,或下下下个纪元的有缘者?写到这里,望着满桌零七乱八的什物,心里竟涌出一份从未有过的珍惜感。

噫,人类朝着广袤的宇宙进发,一直致力于空间探寻,可成就终究有限。为什么不反过来,去往时间深处,打捞真相?如果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当发达的科技将物体的速度提高到数倍于光速时,我们就能派飞船进入过去岁月,直接将那个正在衡山捣鼓的家伙缉拿回来,细细盘问,就知道他在搞什么鬼了。如果地球真是外星人的囚牢,我们甚至还可以揪出当初将我们祖先放逐地球的那班家伙来。而当我们的飞船能数倍于光速时,无垠宇宙可去的空间,也就多了去。




END

实习编辑 | 王博雯

       一审 | 施俊杰

       二审 | 陈   薇

       三审 | 蒋蒲英




湖南文联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的,由湖南省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市州文联、省企(事)业文联和全省性的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湖南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