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艺评丨谢宗玉:天书千载无人省——论禹王碑
政务
2024-11-04 17:39
湖南
天书千载无人省——论禹王碑
文丨谢宗玉
黄昏,似有雨来,风飒飒满山树摇。雾不知起于何处,从林木间斜穿过来。风凉侵肌,乍然惊醒,眼前的一切,已消失在茫茫云雾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移进了幽深历史。
我已在禹王碑前伫立良久。山雨来前,我似乎早已跌进时空逆旅。眼前的石亭,明明是为保护禹王碑而筑,我被拦在亭外,碑被圈在亭内,可刚与石碑对视一眼,心魂就像被石亭拿住了一般,连同禹碑一起,双双被送进某个独立时空,与历往任何文明都没关联,与眼前这个鲜活世界也完全脱钩了。
我身子僵硬,大脑疯转,仿佛全身能量都集中在一处。我在不停追问,碑上这77个斗折蛇行的文字究竟何意?前人雕刻它时,又处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为什么至今仍无人破译?它不是甲骨文,不是籀文,不是石鼓文,不是蝌蚪文,与先秦诸国的文字皆不相同,那它究竟是什么字体?历史的河流,似乎在这里被谁凭空截去了一段,只遗漏了这数十粒文字。它是来自某个已消失的南方国度?或者干脆来自宇宙外空?
想想,真是泄气,如果把地球的存在,用一天时间来概括,人类的出现,就是午夜那最后十几秒。而文明就像末尾两秒出现的夜露一般,是那么短暂,那么珍稀。偏偏就这两秒钟,我们能弄清楚的,也少得可怜。我们就像一群只能处在现在进行时的糊涂虫,时光稍一翻页,真相对我们就不可企及。
随着人类加大对地表的改造,尘封的历史不断从地下翻出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将中华农耕文明推至一万五千年之前。而四川三星堆遗址里的物件,距今也已有三五千年,它的蓬勃期应该就在舜禹时代,其文明程度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
正因为这样,谁敢肯定中华文明就一定起源于中原,而不是南方?或许岳麓山这块石碑便是证据之一?上面的文字,明显比商周甲骨文要成熟得多。如果真是大禹祭天衡山时所刻,或是当时人们为大禹所竖的治水功德碑,那它显然比甲骨文要早得多。
南方有传说,大禹生于南方,长于南方,是湖湘一带的远古英雄。天降暴雨,洪水滔天,大禹神力有限,在西南高、东北低的湖湘水系,因势利导,尚有可作为的空间。而在四野平阔、黄河悬顶的北方,则难以功成?
史前如果真有那么一场昏天暗地的大水,并且数月不退,北方文明恐怕早被摧毁殆尽,唯有洪水奈何不了的南方山岭,反而把史前文明给保存下来了?
之后很多年,洪水退去,北方平原又陆续聚集了一群以游牧为生的野蛮人,因贪图南方的财富和文明,发起了一场场入侵南方农耕文明的古老战争?就像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一样?这或许正是炎帝陵和舜帝陵都出现在湖南的真正原因吧?不管他们分属哪方,战死于南方,就只好归葬南方。
战争结束,南方文明被彻底摧毁,湖湘培育成熟的谷种连同先进的文明,随着大量俘奴,被迫流入中原?到了信史时代,我们就只能看到北方文明远盛于南方这个事实了?
二
首次将石碑认作禹王碑的,是曹魏时期的《广雅》:“衡州南岳有岣嵝峰,上有神禹碑。”东晋《湘中记》继之:“岣嵝山有王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南岳记》再续:“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
……
可是,我们距曹魏只有一千余年,而曹魏距大禹时代则长达数千年。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去考证曹魏历史,都觉得千难万难,那如何让人相信,曹魏文人就能一言而断禹碑?谁知那是不是书斋里的想象?传说大禹曾治水南岳,作者顺势将此碑加在了他身上?问题是,全国各地都有大禹传说,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大禹就算马不停蹄,三过家门而不入,一生恐怕也走不了多少地方。
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对岳麓山禹碑的来历,倒是有清楚的记录。嘉定壬申年(1212年),一个叫何致的文人,经樵夫引路,从南岳岣嵝峰下,将禹碑内容仔细拓片,然后复刻在长沙岳麓山上。
从那以后,南岳的母碑便少有人问津,好奇者皆涌入麓山,来欣赏拓碑。原因无他,衡岳山高路远,神碑难觅踪迹。而长沙作为湖湘重镇,往来之人临时起意,想要观赏此碑,去去便是,一水之隔,一点都不劳神费力。
应该说来,何致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让禹王碑从此天下闻名,几百年时间,就已在武汉、南京、绍兴、昆明、大理、汤阴、西安、兰州、烟台等地“开枝散叶”,连日本韩国都有十几处相关的拓片石刻。
与此同时,它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自他之后,再没有文章声称见过南岳母碑了,何致的拓片竟成了孤本。南岳母碑上的文字究竟长相如何?只有天知道。反正从岳麓山拓刻出去的碑文,高矮胖瘦不一,妍媸俊丑不一,精神气质不一,就像同一棵树上相同又不同的花,不同又相同的果。由此推之,麓山拓碑与衡山母碑,又岂会相差无二?
唐代韩愈贬谪被赦,羁留湖湘待诏之时,曾去寻访过母碑,不过没见着。只听得道士绘声绘色地描述,于是怅然作诗:“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这句诗对石碑字体形模的概括,也算生动形象,但其实并不能让人们在心中呈现出清晰图像。
如今我面对石碑,不仅只字不识,甚至连字形都无法向他人形容。细细看来,数十文字竟没有重复的。哪怕是拆成偏旁部首,也找不到相同的。象形文字的四大造字法,在这里找不到半点依据。这些文字完全被符号化了,看起来就像一次性消费,专为这块石碑设计建造的,再不会在世间出现第二次。
基于这种情况,有现代学者认为石碑是汉代谶纬神学盛行下的产物,跟所谓的河图洛书差不多。这份猜测甚至具体到了人,认为石碑是王莽为加强新朝的合法性,而刻意炮制出来的祥瑞。王莽篡位前后,的确热衷于此类造假,以致祥瑞遍天下。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此碑刻于远古,那为什么曹魏之前的几千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直到三国,才被人发现?要知道,南方天气潮湿炎热,霉菌苔藓异常活跃,何致寻得此碑时,字迹已被青苔侵漶,何致剥离苔藓,清洗石头,才拓得文字。
而麓山禹碑仅仅几百年,就在明代和清代,经过两次重新洗刻染色。民国24年碑亭重建时,估计对刻字又做了一次修饰,这才使得网上流传的那几张代表性照片岩面明净,字迹清晰,颜色鲜艳。如今才过去几十年,碑面又渐渐生霉、发黑、结垢、长苔,字迹重新模糊不清。这还多亏有石亭保护,若是曝于苍穹,栉风沐雨,其漫漶速度恐怕会更快。
然而,后世工匠只要一动手,它就不再是原来的石碑了。斧凿之下,旧有的时光和气息被完全磨洗。而无论多精巧的工匠,也不能在重新修磨时,让原先的字迹没有一丝走样。看看全国从这里临摹拓印出去的其他石刻就知道了,不说保持原汁原味,有些甚至大相径庭。这里的字迹明明纤瘦如蝌蚪尾巴,到了某些地方,笔形竟如胖胖的娃娃鱼。
涉笔至此,头脑中突然萌生一个提议,那就是各地的文物保护,在科技时代或许得有一整套规范化章程了。可不可以这样?原物就不再去动它了,就让岁月将它一点点重新带进历史的洪荒中去。在原物旁边,用3D打印一件复制品,隔几十年,就整饬一番,让它历久弥新。
修葺仿品时,再给原物拍一张照片,刊置旁侧,附以年月。这样,后世游客就能从这一张张照片中,清晰地看到原物在时光中的嬗变过程。这时的游览,就不仅是惊讶于眼前之物了,或许还有一种周游时光隧道的恍惚感吧?
三
杨慎,天资聪颖,被后世称为明代第一才子。从小好学多思,眼界极高,在诗词、散文、杂剧、散曲、儒学、文献考古等诸多方面浸淫很深。其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可媲美任何一首宋词。麓山禹碑立世三百年,无人敢认,杨慎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声称自己读懂了这篇天书,并将译文公之于世: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这份译文,后世多有诟病。愚鲁如我者,也有疑问。译文中两个“岳”字,分别是第30字和第46字,而石碑上这两个字的形状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可能会是同一个字?
另外,“华岳泰衡”出现得也比较蹊跷,人类对山脉的命名,会那么古远吗?既然华、泰、衡皆有所指,那么岳是指哪里呢?如果岳不是指衡山,那么“宿岳麓庭”,又是指哪座山的山脚呢?未必就是岳麓山不成?
那就更巧了,何致从衡山将碑文拓来岳麓山。碑文译出,二山的名字居然同时出现?只能说冥冥中自有天意了,不然完全无法解释呀。只是大禹时期,连巍巍大山都来不及命名,岂会先给长沙旁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坡命名?杨慎未免太自以为是了吧?
何况大禹时代的碑刻,不太可能会出现连词,形容词也不会太多。应该多为动词和名词,譬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种。
还有,这77个字,二二、三三、四四数之,皆不整除,唯有除以七,才可除尽。杨慎将文章四四数之,得19句,惟中间某句是五字,看着挺怪异的。我觉得此文也许是散篇,而不是诗骈文。
再是,甲骨文在明代尚未发现,杨慎只能依凭篆文揣摩,禹碑字迹虽然弯弯绕绕,很像篆文,但就算是外行,只要细察,都会发现它与篆文有本质区别。篆文是甲骨文简化、修饰、变形而来的,而此碑已没有多少甲骨文痕迹,或者说,此碑与北方甲骨文已旨趣迥异。它更像湖湘远古巫族完全符号化了的祈神文字。
换句话说,杨慎翻译此碑,并无多少文献依凭,更多的是凭空想象。第一才子还真是豪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身不惧天地的胆略与豪情,才让这个明代三百年不世出的天才,竟有三十年终老云南的悲惨命运吧?
甲骨文专家郭沫若先生曾惭愧宣称,他花了三年时间,只辨认出了其中的三个字。然而杨慎的译文一出,明代、清代及现代勇敢者纷纷各显其能,五花八门的译文陆续出笼,大家各执一词,纷纷借处于时间末端独霸当下的优势,否认前人,自认正统。
明清译文,因译者头脑禁锢在了禹王身上,所以都没跳出“大禹治水”的窠臼,译文多少有一些类似。现代学者眼界宽了,多了些横向比较的手段和途径,思维更加活跃,往往自出机杼。浙江曹锦炎教授认为禹王碑属于南方的鸟虫篆,与越王剑上的铭文一脉相承。碑文是前456年越国太子朱句代表越王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湖南刘志一教授则认为此碑为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消灭庸国的历程与功勋。这跟大禹治水,差别可就大了,然而谁知道呢,或许他们更接近真相吧?
出于好奇,我在网上查看了几代越王剑的铭文,的确与禹碑有几分相似。其中最为相同的地方,是某些字以弧圆起头,弧圆最窄处,线条稍微向外延伸,圆中间还有一点,这些像极了鸟的头、喙和眼睛。越王剑上的铭文,能明显看出是甲骨文向大篆过渡,字体象形的成分居多,也有装饰的成分。铭文无论多复杂,还是能找到诸多相同的偏旁,这就与禹碑不同了。禹碑的每一个字都像横空出世,字与字毫无关联。这大概也是郭老三年只识三字的原因吧?也不知这三个字公布出来没有?估计他也不是百分之百肯定吧?
四
衡山当地有个传说,说是大禹羞于表功,又难却衡岳先民的好意,就排出77个天书般的奇字,让衡民刻在岣嵝峰下,以彰自己治水之功,却不让世间任何人认识。几百年后,有云游老道经过碑前,仔细辨认字迹,晨夕交替,共识得76字。待要考证最后一字时,忽然脚下生凉,低头一看,洪水浩荡,正漫上峰来,一时吓得魂飞魄散,所辨之字全部忘却,洪水这才消退,世界瞬间复原。老道士下山后,四方告诫,禹碑本属天书,凡人不可辨认,否则洪水重临,将要祸及九州。
这个传说真好,为后人的无能找到了永久性借口。可其实绝大多数人不需要这种借口,就比如我。如今立在麓山禹碑前,我不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内心只有对远古先人的钦敬。
也不知道那时他们究竟有多少常用汉字?而要把这些结构复杂、扭歪无常的汉字认全、记熟、会写,大概得需要一个像王昱珩那样的超级大脑吧?若要让现代儿童去习这种文字,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小学都毕不了业。可见人类大脑的进化,也良莠不齐,千差万别。
也不知远古那些超级大脑都遗传给了谁?后世那些搅动风云的帝王诸侯、权臣将相、门阀士族、豪强地主,估计就是超级大佬们的子孙吧?文字都发明了四五千年,而我家先祖,上推三代,竟全是文盲了,既然血脉深处,已注定我与此碑无论对视多久,也只能形同陌路,那我还用得着羞愧吗?一株草面对一株松,是不会自卑的。物种不同嘛。
相反,我倒生出几分作为华夏人的自豪来了,我现在用五笔打出来的这横撇竖捺、点折弯钩,跟碑文比起来,的确简明多了,互相之间,也有章可循。可如果细拆结构,依然发觉绝大多数文字都来得莫名其妙,毫无头绪,而我竟然全部认识,并且还能熟练运用,能不自豪吗?中国人超群的记忆力,跟从小就得熟记这些复杂的汉字不无关系吧?
我在想,在某段历史时期,人类是不是经历过一个造字高潮呢。当第一个部落出现文字后,是不是就像“牵手门”董小姐的低胸大花吊裙一样,突然就成了一种时尚?部落里若没有一个造字官,部落主都不好意思出门混了。这些造字官通过往来“国书”,彼此借鉴,又互相创新,形成一种种相同又不同的文字。
这些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部落里可能只有造字官一个人认识。“国书”往来的象征意义也大于实际意义,人与人交流,部落与部落交往,还得靠口头表达。“国书”则是文明化程度的一种衡量,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青年,喜欢将一支钢笔插在上衣口袋,以便将自己从文盲中摘出来。
可惜的是,受科技制约,人们只能用木炭或彩石,在岩壁、地面或兽皮上书写,新生的文字,都像嫩芽一样脆弱,只要一阵狂风暴雨,就夭折了。
一个部落战败,就意味一种文字消失,就像战国七雄的文字消失在大秦人面前一样。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禹王碑,非常可能就是南方某个部落的文字。可惜那个时代不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若在消亡之前,都能勒石铭记,那该是一番怎样的文字盛宴啊。人类就是这样,对现实的琐碎,往往心生厌烦,却对过去的点滴,有着无穷的好奇,只能是自讨苦吃,徒增忧烦了。
因为对自己的不看重,我在文章《暮事》里表示,想悄无声息地将自己处理在某段时间的河堤上,不留任何痕迹。现在面对这孤例般的麓山禹碑,我突然改主意了。现有的地表文明,虽然庞杂繁复,但如果又有恐龙灭绝般的史级天灾降临,依然可以将这一切摧毁殆尽。当新纪元诞生在这个星球时,那时的考古学家虽然挖掘了现代文明的遗址,却始终苦恼于无法还原这个时代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那该有多抓耳挠腮呀?
我是不是该助他们一把?将现在自己写的书,所吃的五谷杂粮,常用的各种物件,都收集起来,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瓶真空密封好,找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埋下去,等待下一个纪元,或下下下个纪元的有缘者?写到这里,望着满桌零七乱八的什物,心里竟涌出一份从未有过的珍惜感。
噫,人类朝着广袤的宇宙进发,一直致力于空间探寻,可成就终究有限。为什么不反过来,去往时间深处,打捞真相?如果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当发达的科技将物体的速度提高到数倍于光速时,我们就能派飞船进入过去岁月,直接将那个正在衡山捣鼓的家伙缉拿回来,细细盘问,就知道他在搞什么鬼了。如果地球真是外星人的囚牢,我们甚至还可以揪出当初将我们祖先放逐地球的那班家伙来。而当我们的飞船能数倍于光速时,无垠宇宙可去的空间,也就多了去。
END
实习编辑 | 王博雯
一审 | 施俊杰
二审
| 陈 薇
三审 | 蒋蒲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k1ODU0Mw==&mid=2247540913&idx=1&sn=1756448982e94c06852b39ac25b25c91
湖南文联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的,由湖南省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市州文联、省企(事)业文联和全省性的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湖南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
艺评|陈果:逐光而行 沐光而舞——评舞蹈《村里来了艺术家》
对谈|江再红VS程潇:一生都那么幸福的钟宜淳
第十一个“流量之星作品”产生!
艺评|《平潭映象》——一张赏心悦目的闽南文化名片·李干慧
展讯|问道南山——石峰中国山水画作品展11月16日在湖南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开幕
王一博、赵丽颖、沈腾...你更喜欢谁???你喜欢的影片、明星入围金鸡奖了吗???金鸡奖主视觉海报和提名名单公布,大家看过来!!!
第二届湖南省美术创作专题研修班(中国画)暨冲刺第九届国家画院双年展培训班在衡阳南岳举行
芳龄95、从艺75的第一代“刘大娘”钟宜淳来湖南文联宣讲文艺行风艺德!——湖南省文联开展文艺行风宣讲报告会暨道德讲堂
艺评|袁硕望:大湖深处的乡愁——读彭润琪散文诗集《洞庭之南》
艺评丨何世华:困而知之 憨山不“憨”——观纪念王憨山100周年诞辰特展
湖南省文联召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公告|这些微短剧集体下架
艺评|曹露浩:以舞为媒拓展高雅艺术的“文化半径”
艺评丨倪锐:这个MV有点意思
艺评|朱敏:时代洪流中的温暖烟火——评电视剧《小巷人家》
2024年度湖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综述
艺评丨贺胜:风起潇湘 花开艺苑
名单公布!22个项目入选
乐奕:奋力书写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文艺答卷——在湖南网络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年度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个人会员申报终审公示
艺评丨周宏亮:后人类表演的典范之作——评音乐剧《智造未来》
艺苑 | 钟全昌专题
艺评丨施俊杰:时代画卷中的民族乡村之美
公告|新时代的春联2025年度原创大赛,正式启动征稿
资讯|艺术分享走进课堂:湖南省委党校基本培训班次学员开展现代诗歌创作沙龙,分享交流诗歌创作
艺评|贺秋菊:对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路径的探索
艺评丨蒋蒲英:画里话外 清澈的爱 —— 从《永玉六记》到黄永玉新作展
索玛花开,网络文艺绽放民族火把之光
2024年全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怀化洪江举办
湖南省文联组团赴阿联酋参加“共筑未来之桥”中阿建交40周年庆典活动
赏析|倪文华:西北访简
立冬: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访谈丨《日光之城》文学责编龙波:逐梦而行 抵达更远的远方(二)
习近平参观秦汉简牍: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访谈丨《日光之城》制片人张筱玺:逐梦而行 抵达更远的远方(一)
湖南文化艺术交流团赴阿布扎比参加中阿建交40周年庆典活动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调研
艺评丨张纯:文化之使命 时代之精神——在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讲师团改稿会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谭建明参与创作主题雕塑《伟业》获“中国美术奖”特别奖 杨浩东召开座谈会表示祝贺
2024年湖南省首届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圆满落幕
艺评丨何世华:以音乐形式唱响中国人的自豪——评刘德华台湾演唱会
中国文联印发《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工作规划(2024-2026)》
艺评丨谢宗玉:天书千载无人省——论禹王碑
用心一者技必良——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讲师团岳阳改稿会述评
“荷花奖”湖南巡演震撼星城
艺评丨邱榕:浏阳河畔的俄式交响——评瓦吉姆·列宾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
艺评丨乐奕:名利甘居人后,学问不让前贤——在“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莫立唐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潇湘神韵——首届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长沙开幕
艺评丨李凌云:“田园宰相”王憨山——观《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有感
湖南省文联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检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