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观察】乡村里的中国年

企业   2025-01-31 20:27   山东  
“网红村里说新年,文化大集真热闹。农民画师绘春颜,年俗年味真不少……”在山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潍坊诸城蔡家沟村,“年货文化大集”处处透着喜庆祥和,朗朗上口的快板书,农民画家的油画展卖,洋洋洒洒的春节对联,春节期间,蔡家沟村灯笼高挂,喜迎八方来客。

蔡家沟农民群像墙

蔡家沟里的“红”与“火”,正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乡村里的中国年。一座小山村,何以摇身一变成为游人如织、八方是景的“网红村”。
电,又在蔡家沟的蜕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新春佳节之际,国网山东电力融媒体记者实地走访蔡家沟,探寻蔡家沟蜕变的答案。  
“唤醒”农村沉睡老宅
走进蔡家沟,记者立马被村口充满艺术气息的巨幅照片墙所吸引,村民们“热辣滚烫”的笑容真切烘托出了蔡家沟“红红火火”的年味。
若是将视线越过“相框”,就能眺到一片洁白小楼,那是蔡家沟的“文化大集”直播基地,借助蔡家沟的人气,诸城各地村民的“年货”有了“出圈”的销路。
蔡家沟文化大集
“现在的蔡家沟,有景、有料、有人气,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丁金坡是蔡家沟老支书,记者从他的眼中看到的是满满的幸福。
他回忆说,之前村子十分荒芜,几十户留守老人,无集体财产、无经济来源、无年轻劳动力,是典型“三无村”。直到2017年秋天,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诸城市政府提出,以文化赋能推动乡村旅游,以此带动农民致富。至此,蔡家沟迎来了发展转折点。
“受诸城市政府相邀,我考察了常山18个村落,可以说,我对蔡家沟是一见钟情。”艺术家张破来自北京,在他看来,山绕清溪水绕村,民居藏于野色的蔡家沟,只要赋予艺术表现力,就会呈现出非凡的生命力。
先有生活安稳幸福,才有乡村文化赋能。“艺术乡建”的关键,首先要让艺术家安心留下来。对此,诸城市政府依托蔡家沟自然生态优势,号召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基建、电力、旅游等资源向此倾斜。
那么,“电”作为关键一环,如何连接民生,驱动招引?
“我们将蔡家沟村纳入新一轮配网提升工程,按照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联的一流配电网建设标准,改造配电线路3.5公里,增加了3个台区,全面提升了蔡家沟的供电可靠性。”据皇华供电所负责人杨勇介绍,经过改造,蔡家沟的户均容量由1.29千伏安提升至了4.1千伏安,彻底解决了供电设施老化、线路横截面偏小、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将供电可靠率提升到了99.99%。
▲网格经理在蔡家沟文化大集开展用电宣传
在蔡家沟的一块木牌上,有这样一句话“蔡家沟,来过就不曾离开”。电足了,路通了,房新了,当地镇政府开启“村房短住”计划,对村民150套闲置老宅进行改造,有山有水有诗意的蔡家沟迅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日韩等一大批艺术家争先进驻,爆火的“人气”唤醒了农村老宅,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稳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活力股”,也为蔡家沟孕育“新生机”带来了足够的底气。
赢得“新农人”返乡创业
春节期间,蔡家沟“粗中有细”粮坊每天都门庭若市,为了抢到热腾腾的年糕、花饽饽、窝窝头,城里人不惜驱车十几公里,早早排起了长队。
“不只是春节,一到节假日就供不应求,出锅不到1个小时就会售空一批。”粗粮坊李老板给记者介绍说,原先,店里全靠炉制蒸笼,用时久,产量也上不去。为了赶春节档,在村网格经理毕吉宝的帮助下,店里突击新上了两台电蒸车,这样一来,可以同时出锅336个窝窝头,基本可以满足顾客需求。
网格经理毕吉宝与同事来到“粗中有细”粮坊了解客户用电需求
忙年,年忙!在蔡家沟,从年头忙到年尾的不仅仅只有一个“李老板”。“80后”张文祎原本在淄博做销售,前年回老家蔡家沟开办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今年春节假期一共八天,客房全部售罄,这对张文祎来说是又“喜”又“忧”。
“在蔡家沟,有句话说的好‘有事就找毕师傅’,多亏了毕师傅,大年二十九了还来帮着我们检修线路。”张文祎告诉记者,他家民宿里里外外共有13台空调,等除夕一过,满客入驻,这么冷的天万一用电出点问题,非常影响口碑。
毕吉宝是蔡家沟村的网格经理,从“空心村”到“网红村”,蔡家沟年用电量由2021年18.3万千瓦时增长到2024年36.7万千瓦时,用电量3年间实现翻番,毕吉宝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党员服务队为蔡家沟村文化剧场安装红灯笼
“这两年,村里不仅住户翻了几番,产业也越来越多,服务必须跟着变化走,这样才能帮着村里留住年轻人。”据毕吉宝介绍,近几年,已经有二三十个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招引并建成诸城古琴馆、东坡酒馆、院耕民宿、龙城有礼等富含文化底蕴的经营门店13处,打造了农民画、黑陶等30余种旅游商品,实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进店务工,户均年增收2万元,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好景好产使人归,为更好的服务蔡家沟产业发展,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派驻“尽美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和网格经理组成“1+1”服务团队,建立“村网共建”服务点,形成了由网格经理、村干部、村电力联络员组成的诉求处理网格,实现了快速响应、台区包靠,彻底消除服务盲点,村民的电力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唤得“城里人”回村过年
张则英是蔡家沟的一名农民画家,临近年关,她和往常一样打开了电暖气,把自己新作的“迎春画”挂在了堂屋北墙正中央,等待着城里儿子一家四口回村过年、围炉家话。
年近七旬的张则英告诉记者,她是蔡家沟第一批“农民画家”,起初她抱着“试一试,学不会就回家”的想法跟着村里的画家学起了画画,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半天劳动、半天画画,到以500元的价格售出自己的第一张画作,再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竟完成了从普通农民到农民画家的身份转变。
▲蔡家沟首批“农民画家”张则英
一幅画赶种几分地,之后,张则英凭借一手画作,让生活大变样,四开门的冰箱、75寸的电视,四间堂屋、三间南屋都装上了空调和电暖气。从农民,到画家,这让许多如张则英这样的“退休”农民,找到了“放下锄头,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再生活”的答案。
“从前我们都是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现在村里条件好了,要啥有啥,相比城里,还是农村更有年味儿!”张则英的儿子吴先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回老家过年,因为相比城市,现在的农村不仅有青山如黛、小桥流水,基础设施也已与城市无异,门口二里地就有充电站,夜晚的乡道灯火如昼,寒冬腊月屋里也温暖如春。
▲张则英夫妇与网格经理合影
从一村到全域,作为“诸城模式”的发源地,近年来,诸城推动乡村产业横向联合、纵向融合,创建了多个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并入选首批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而这其中,“电”是关键“注脚”。
“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我们对全市422个自然村配网进行升级改造,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诸城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尹海宁说。
如今,一张现代、绿色、可靠的坚强县域电网已在诸城山水之间徐徐展开,正不断赋予诸城乡村振兴发展新内涵:充电站实现“乡镇全覆盖”,4.2万户煤改电用户实现清洁取暖,5889口机井灌溉万亩良田......
每逢春节倍思亲,年年春节总关情。春节饱含着人们对乡土的向往,对团圆的期盼,回乡过年,永远是我们的心之所向。通过这次采访,记者看到了乡村的幸福生活、久违的烟火升腾,看到了电力先行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供稿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  葛永青  钟健宁

编辑

王斌  王月兰

审核

侯婷  毕建伟



卓越鲁电
山东电力卓越鲁电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