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范蠡助勾践灭吴后,辗转来到陶地定居经商。山东定陶,因此而得名。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春秋思想家左丘明、战国军事家吴起等历史先贤辈出;这也是一座风华正茂的城市,2016年定陶撤县设区,开启发展新篇章。悠扬的古风与奋进的步伐相融交织,推动着这座城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奔涌前行。
在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国网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定陶公司)坚定奋斗信念,践行“四实”作风,持之以恒强电网、优服务、谋创新,以“争先奋进”的姿态答好县公司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
电力引擎
助力交通建设加速前行
“现在坐上高铁,从青岛到菏泽只要2个多小时,比之前方便太多了。”12月14日,刚刚走出菏泽东站的定陶区居民王博开心地说。如今,在高铁加持下,已在青岛工作多年的他彻底告别了以往返家的舟车劳顿,每逢周末都能约上三五亲朋小聚,共话美好生活。
▲定陶公司加快推进涉铁线路迁改工作
如此重要的交通设施布局定陶,对电力而言则是沉甸甸的责任。
定陶公司组织设计、运维单位,对电力线路逐一排查,逐项制定迁改方案,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电力线路迁改45处72条,有效保障了高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高铁牵引站供电工程建设中,工程施工人员克服连续高温、极端严寒影响,与时间赛跑,把工期抢在前面,在高铁通车的前两年,2条供电线路完成施工,为高铁工程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陶公司工作人员到高铁建设现场帮助检查用电安全隐患
放眼定陶,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浪潮方兴未艾,牡丹机场、万福河新航运码头、雄商高铁定陶段等工程相继落地或开工,一张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陶城大地加速形成。
交通建设,电力护航。近年来,针对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用电需求,定陶公司成立重点工程服务专班,主动上门问需,现场解决各类用电问题332项。开通绿色办电通道,提升诉求响应效率,压降项目业扩报装时间,提供从技术咨询到装表接电的“一条龙”服务。
漫步定陶区,风驰电掣的列车、呼啸而来的飞机、来来往往的货轮随处可见,这背后,是高耸的铁塔和绵延的银线,电力通道与交通动脉的交相辉映,成为定陶这座城的靓丽风景。
充沛电能
推动特色农业结出硕果
在定陶,每年的早春时节,一颗颗幼小的种子便开始萌芽,在之后8个月的时间里,它们不断向下扎根,穿破近2米深的土层后,最终成熟结果。
这是一株山药的生长过程,也带动了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经过十几年稳扎稳打的经营,如今,具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的陈集山药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定陶公司工作人员到山药销售基地检查用电安全
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陈集山药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为保障山药产业用电,定陶公司成立“电保姆”服务团队,与种植农户结对帮扶,划分包保网格,提供“全过程”“菜单式”电力服务,把农机维修和用电指导送至田间地头。此外,定陶公司还在山药加工企业集中区设立3处电力彩虹驿站,定期提供综合能效分析,帮助改进生产工艺,累计为企业节约电费130余万。
▲定陶公司工作人员到阳光玫瑰种植合作社了解用电需求
在山药带动下,定陶特色农业全面开花,目前共建有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聚合多种优势农业资源,实现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打造出了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定陶模式”。
这与电力的倾心赋能密不可分,定陶公司高质量推进电网建设,在各大农业产业园周边相继完成110千伏定陶站、35千伏刘庙站升级改造,累计新建改造配农网线路257千米,新增配变容量12万千伏安,愈发坚强的配网网架,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绘就了定陶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创新驱动
引领企业发展向上向好
“项目的关键是实现电流的精准控制,这是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我认为应该从控制电流和电压两方面进行改进。”走进定陶公司“康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的激烈讨论声此起彼伏......
“康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以定陶公司齐鲁首席技师康涛名字命名。在榜样引领带动下,一批批热爱创新的有志青年汇聚于此,全力开展创新技术攻关,累计获得6项国家专利,推出创新成果35项。
近年来,为鼓励员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定陶公司持续健全创新容错机制,出台职工创新鼓励办法,明确对开展重大创新的责任主体实施豁免,从制度上消除职工对创新风险的顾虑。
▲定陶公司创新团队进行研讨交流
优良的环境激活了全速创新的满池春水,让各项成果不断喷涌而出。在定陶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中,定陶公司联合建设单位,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近电预警装置”,实现对电缆的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该装置使用以来,工程周边电缆外破率降低90%,投入人员减少70%,极大提升了电缆防外破工作质效。
▲定陶公司青年员工开展技术创新试验
供稿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张方刚
国网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 付昂
编辑
王斌
审核
侯婷 毕建伟